天人地 |
2016-02-06 08:42 |
提倡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养精蓄锐,要记得增添衣物防寒防风,适当饮食温补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黄启辉副主任医师
今天是大寒,作为24时节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意味着冬天就要结束,春天就要到了。然而,对于“四季随机播放”的广州来说,小寒、大寒意味着凛冬的真正到来,而且大寒后寒冷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天气预报说,24日,广东多个地市将迎来最强冷空气。大寒过后如何养生进补呢?广州日报特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 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黄启辉副教授给大家准备了三个“保暖养生贴士”。
贴士一:
早睡晚起,注意保暖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
黄启辉说,大寒应该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养精蓄锐,要记得增添衣物防寒防风。在“大寒”节气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因为一般昼夜温差较大,人体容易 受寒,引发疾病。许多女性体质寒凉,女性在阴阳里属阴,往往被形容为月亮,水容量高,更易受寒。在大寒节气,更应做足保暖功课。重点部位就是腰、膝、双 脚,尤其是经期,要添加衣物,适当饮食温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此时正值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冬季,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藏”的原则,最简单的方 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时。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上班族特别提倡早睡1小时。每年 大寒过后,患心肌梗死、脑出血、急性肺炎、慢支等疾病的老年人就会增多。因此,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宜过早起床,晨练要推迟一些,最好待日出后再出门。早晨 寒气生发,有时还有雾气,极易寒邪侵入。
除此之外,老年人还有几个保暖原则要特别注意。
一要注意颈背部保暖。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二要注意脚的保暖。“寒从脚下起”,除白天注意对脚的保暖外,每晚还应坚持用热水洗脚,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和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
三要注意室内温度,要经常开窗换气,居室温度最好保持在15~18℃,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
四要外出时要穿着暖和,头要戴帽,脚要穿袜,以防冷空气侵袭。
贴士二:
按摩理疗,养肾为先
黄启辉说,大寒养生要以养肾为先,尤其在广州,大寒是养肾的最佳时令。老百姓可以选择下面几个按摩方法在家自行保健。
1.按肾俞。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嵴突下旁开1.5寸处。方法: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36次,两侧交替进行。可治肾虚腰痛。
2.按摩涌泉穴。涌泉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方法: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两侧交替进行,各按摩36次,按摩到足心发热为止。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效果良好。
3.揉关元、气海穴。关元穴位于肚脐下1.5寸处 ,气海穴在肚脐下3寸处, 方法:将手搓热,用右手在该处旋转按摩36次。能健肾固精,改善胃肠功能。
4.艾灸神阙穴。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贴士三:
药食补肾,可用膏方
黄启辉建议,大寒进补,大家不妨选用以下食物和药方。
壮阳药膳常选用的中药有鹿茸、鹿角胶、巴戟天、肉苁蓉、川杜仲、胡桃仁、海马、菟丝子、蛤蚧、淫羊藿以及牛鞭、鹿鞭等;选用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公鸡、鹌鹑、麻雀、乳鸽、虾等;还可饮用防寒防感冒茶。
1.橘红茶。取橘红5克,红糖20克,用开水冲泡,每日1剂,随时食用,有润肺消炎、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多痰、黏痰多者。
2.姜苏茶。生姜、苏叶各5克。先将生姜切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具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效。适用于胃肠性感冒。
3.姜枣饮。生姜5克,大枣5枚,开水冲泡,每日1剂,随时食用。疏风散寒防感冒。
膏方也是冬日养生圣品,推荐一款“补精膏”。
原料:牛骨髓、炒胡桃肉、巴戟、 杞子各200克,山药250克,蜂蜜500克。
做法:将炒胡桃肉、巴戟、杞子各200克,山药250克同捣成膏,加入炼熟蜜500克,与炼牛骨髓和匀,入砂锅内,沸汤煮熬,以瓶收贮,每日早晨空腹温水冲服1匙。
特点:牛骨髓甘温,润肺补肾,益精填髓。胡桃肉、巴戟、杞子润肺补肾,补血益胃;山药益气补中,与蜂蜜同用具有补精润肺、健胃壮阳之功。此方对体倦乏力的中老年人是可以经常服用的保健佳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