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6-07-16 20:47 |
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常有心悸、气急、疲劳、头晕、紫绀、下蹲习惯、呼吸道感染及发育不良。传统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近年来日渐成熟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所引用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是由镍钛合金网密集编织而成的自膨性双伞结构,双伞间有一短的腰部连接,腰部直径与房间隔缺损大小一致,双盘及腰部充填的三层聚脂补片由聚脂线牢固缝合至每个盘,通过聚脂片诱导血凝增加装置的封堵能力,从而达到完全封闭缺口的目的。该技术是1967年德国专家Porstman率先发明的,经过不断完善及发展,现于广泛的应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却损,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中。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具有明显的优点: 1.不需要开胸。采用介入方法将缺损的部位封堵,以达到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目的。创伤小,不留刀痕、不影响美观;不需要全麻及体外循环,避免了因全麻和体外循环带来的风险;术中失血少,不需要输血;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2.相比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术后也无需长期服用药物;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 3.治疗效果好。封堵器植入心脏后1个月人体自身的内皮细胞就已覆盖在其表面,3个月后内皮细胞就完全将封堵器包埋,不会发生封堵器脱落。 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目前,对合适做介入治疗的患者,各种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在98%以上,术后并发症少于外科手术。同外科手术一样,可起到根治效果。但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