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早盘小幅下跌,中间价大幅调低逾200点,报6.6444,上日中间价为6.6195。 交易员称,强劲的美国ADP就业数据提振美元指数,导致中间价大跌。但市场忌惮干预力量,汇价成交在中间价上方。早盘结购汇较为均衡,客盘仍略偏购汇。 据华尔街见闻网报道称,过去七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有六日大幅调升,合计升值665个基点。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经济数据降低市场对于经济增长势头放缓的忧虑;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美联储在2016年加息的预期在下降。 从外部因素来讲,近期人民币走升,与美元指数下行关系较大。继上周公布的美国第二季度GDP数据低于预期之后,美元指数受到打压,使美元持续走弱。本周五(8月5日)美国将公布非农数据,如果这一数据表现不佳,美元指数将走低。如果这一数据高过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才会升温,进而利好美元。 8月3日,中国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发布《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文章,称“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但当日晚间,上述字句已被删除。此举引发社会各方强烈关注。 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构成“跷跷板”关系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这是篇政策研究性质的报告,并不具有市场所猜度的那样是释放某种政策信号,删改是为了避免市场过度解读。也有观点认为,降息、降准的政策决策权在央行,甚至是国务院,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此次发文建议择机降息、降准可能会误导市场,这或许是上述建议被删的主要原因。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称,从经济增速情况来看,企业融资成本要下降还是有必要、有空间的,这种情况下还是要降息。 但他同时强调,降息还是要考虑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带来一定压力。眼下,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如果此时降息,人民币贬值压力会更大。这会带来两方面效果:一方面,对出口可能有效果,但不见得很大;另一方面,贬值或许会加速资本流出,导致中国投资增速的下降。 是否继续降准,要根据流动性情况判断,这要看外汇占款是否继续减少。今年6月中国外汇占款较5月减少了977.27亿元(1人民币折合约0.1506美元)。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解读,减少主要与英国“脱欧”公投导致的金融市场波动有关。在此之前,5月外汇占款环比减少337亿元,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 对此,连平表示,除了降准,目前央行有很多可替代的调控工具未满足短期、中期的流动性安排。而降准对各方面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 有分析认为,今年人民币或将在6.70附近迎来一个拐点,甚至可能是年内低点。人民币有望迎来一次波澜壮阔的绝地反弹,时间至少持续2-3个月,预计反弹目标指向6.45附近。不过,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双向波动趋势会更趋明显,人民币贬值压力仍未释放完毕,未来人民币不排除跌破6.70并有机会进一步考验7整数关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