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yys2427 |
2016-08-16 00:20 |
半年报数据透露,机构投资者今年二季度增减持上市公司有了一些新变化。截至14日记者发稿时,数据显示,基金新增持了180家上市公司;券商新增持了142家上市公司;保险机构新增持了33家上市公司。从机构增持的具体情况看,扎堆增持现象比较明显。例如,有10家上市公司出现40只以上基金集中增持的情况。 绩优公司受青睐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记者发稿时,二季度基金增持了180家上市公司;券商增持了142家上市公司;QFII增持了19家上市公司;保险机构增持了33家上市公司;社保基金增持了32家公司。 从机构增持上市公司的情况看,基金扎堆增持现象最明显。数据显示,有10家上市公司出现40只以上基金扎堆增持的情况,其中扎堆增持前三家上市公司为:中国核建(17.310, 0.39, 2.30%),有189只基金增持;小康股份(33.600, 0.70, 2.13%),有127家机构增持;上海沪工(80.190, 1.57, 2.00%),有109家基金增持。险资等其它机构也存在扎堆增持现象,如同时有3家保险公司增持上海贝岭(16.630, 0.32, 1.96%)。 从基金扎堆增持的公司看,业绩普遍较好。有40只基金以上增持的10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每股收益(TTM法)在0.5元以上。 从机构增持的上市公司股份占流通股比例看,单个机构持股比例通常不大,但机构整体持股比例在有一些公司比较高。基金增持股份占流通股的比例在10%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家。回天新材、华联矿业两家上市公司都有8只基金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机构二季度退出了一些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基金在二季度退出了497家公司,其中10只以上基金退出的上市公司有7家;5-10只基金退出的上市公司有39家。 选股思路较开阔 二季度,机构选股的思路十分开阔。部分基金增持大盘股,如中国核电(6.880, 0.12, 1.78%)总股本超过155亿股,但也有基金偏爱小股本公司,如上海沪工总股本只有1亿股。 不少基金偏爱绩优股,如基金增持每股收益在1元(TTM法)以上的上市公司有10家,其中有公司每股收益最高达1.49元。有一些基金关注绩差甚至亏损公司,如在二季度基金新增持的180家上市公司中,有44家公司每股收益在0.05元(TTM法)以下,其中有20家公司亏损。有的基金喜爱高价股,如基金新增持的上市公司中股价在50元以上的有24家,其中6家在1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150元。相反,一些基金增持了低价股,如基金增持公司中股价在10元以下的有44家,其中股价最低不到3元。从行业看,有被市场普遍看好的智能、手游、信息、网络等,也有一些不被市场看好的造纸、钢铁、煤炭、电力、零售等。
保险机构新增持的上市公司各有特点,既有总股本超过33亿股的陆家嘴(24.700, 2.25, 10.02%)、总股本超过18亿股的航天信息(23.340, 0.75, 3.32%),也有总股本较小的润欣科技(62.490, 2.40, 3.99%)(流通股本更是只有0.3亿股)、燕塘乳业(28.020, 0.79, 2.90%);股价有超过50元的如润欣科技,也有低价只有6元多孚日股份(6.440, 0.13, 2.06%)等。从所增持的公司业绩看,每股收益超过0.5元(TTM法)的上市公司有8家,有的公司每股收益达到1.4元以上;但也有每收益较低的公司,甚至有今年半年报仍在亏损的公司。 业内人士分析,机构会根据其持股时间长短,其资金量的大小等选择不同的标的。有的机构选择现金流充裕、成长稳健的公司,有的则选择成长较快的新技术公司,还有的注重企业的重组预期。即使选择的标的具有一些相同方面,但也可能其侧重点并不同。例如,同样选择钢铁类上市公司,有的机构重在其主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有的机构则是着眼于公司并购重组带来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