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虎的兄弟 |
2016-08-25 19:12 |
创新部成立之初旨在监管金融创新行业,然而,如今回看,金融创新行业风险频发,该部门似乎更像是一个摆设。因而,成为证监会最短命的部门也不足为奇。
8月17日早间时候,财新社发布独家消息,证监会创新部正式解散,编制归内审部。 原创新部主任张思宁履新打非局局长;副主任欧阳昌琼(正局级)履新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副主任黄明履新投保局副局长;原创新部副主任刘洁任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并被提名为证金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至此,这个成立于2014年2月的部门匆匆结束了其2年的短暂生涯。 究竟,创新部为何会解散?这或许得从创新部成立至今的监管成效谈起。 监管股权众筹,效果甚微 根据证监会官网显示,创新部的职能共有7条,总结来看,其主要职责就是对金融创新行业的监管。其中之一,就是股权众筹。 然而,纵观股权众筹这两年的发展来看,几乎看不到创新部有任何监管的成效。 2014、2015两年间,是股权众筹平台发展最为迅猛的两年,平台数量以超过10倍的速度增长。随着平台数量的增加,股权众筹行业的各种问题,也开始大量出现。 因为人人无门槛可参与,股权众筹行业自身存在的乱象,融资造假、过度包装等问题屡见不鲜。 近日,创业服务平台36氪股权众筹平台参与的一个新三板项目,就被爆出平台方涉嫌虚假宣传、企业财务数据造假等多个问题。在推荐过程中,36氪将“定向增发”改为“老股转让”。 不仅如此,各家股权众筹平台也出现大规模倒闭的现象。据统计,2016年前4个月,全国倒闭的众筹平台已达43家,而2015年全年,倒闭的众筹平台总共也只有40家。 这一切,似乎犹如一只巴掌,一次又一次地“呼脸”创新部。即使直至今日,创新部仍未出台相应的股权众筹监管细则。 金融创新行业风险频出,引起多方不满 除了股权众爆出了各种倒闭、违约、欺诈等风险,另一个金融创新衍生品P2P的问题则更为严重。 e租包、中晋、金鹿等知名P2P平台相继出现欺诈问题,涉及金额甚至超过百亿元,风险规模如此之大,必然引起了市场对于监管不力的广泛质疑。不仅如此,据业界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有约660家平台跑路,而2016年1~2月又有约200家平台跑路。 对此,中国金融时报的评论直截了当地指出,近期部分融资平台相继出现问题,原因之一在于这些所谓的“金融创新”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这样的业务创新无异于饮鸩止渴。 评论还指出,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局部金融风险的爆发可能形成全局性、系统性风险。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非法集资等行为会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因此需要在强调金融创新的同时做好风控,把握二者平衡。而把握平衡的关键则需要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引导资金合理有序地进入实业领域,防止资金“脱实向虚”。 从中国金融时报的评论中可以看出,目前监管层对于金融创新领域的监管制度不完善是导致金融风险频发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金融时报》一直被冠以是党和国家在金融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和传播金融政策和信息的媒介,换而言之,中国金融时报的此番评论可以说是国家向公众传递的信息。 所谓欲速则不达,风险频出的关键不在于金融创新的本身,而是在其发展与监管间脱离的太远。 创新部解散预示着未来将有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出台 对于未来的监管形势,金融界网站连线到证监会相关人士,他表示:“不排除未来有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将出台,而IPO和并购重组依然会是监管的重点。”与此同时,他认为,对于今年券商创新大会也不要有太多的期待,去年的券商创新大会也因为股灾而被迫“流产”。所以现在一切监管措施和行政变化与去年股灾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目前的资本市场,他也有担忧。他说:“第一,现在股灾已经过去一周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官方的定性分析和解读。从全球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2015年的股灾都是很罕见的,但是对于股灾没有深刻反省,没有充分地分析,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该怎么办? 第二,分业和混业经营的争论,分业监管有其问题,混业经营也有问题,事实上根本问题在于行政体制改革。问题不解决,单纯的就事论事,就技术问题谈技术问题,最终的目的无法达到。不管是分业和混业监管都要人来监管,人的行为不改变,人的行为监督政策不改变,如果换一个监管机构现实就能改变吗? 第三,法律体系建设要推进。如果没有整体的法律体系的推进,单纯依靠资本市场的政策条例来规范市场,这是不现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