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裸奔时代,网络诈骗究竟有多凶猛?
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很好地诠释了何为“世态炎凉,人心淡薄”。一则是即将上大学的山东18岁女孩徐玉玉,遭电话诈骗损失近万元学费,伤心猝死;另一则是清华大学教授被冒充公检法的不法分子诈骗1760万元。看到这两则消息,不少人嘲笑被骗的人太傻太愚蠢,认为事情如果落到自己身上,根本不会被这种小儿科骗术所蒙蔽。这种想法,不得不说,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面对极度专业的高智商不法分子,或许有一天,聪明的你也会被骗的一无所有。 惊心动魄的数据披露先来看一组官方披露的数据:2013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30余万起,涉案金额100亿元;2014年,发案40余万起,涉案金额107亿元;2015年,发案59万起,涉案金额超222亿元(参见下图)。数据不会说假话,这电信诈骗的发案数与涉案金额年年屡创新高,从一个侧面表明,欺诈案件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你、你的亲戚、你的朋友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谈之色变的鲜活案例笔者的一个朋友两年前曾遭遇一件带有暴力性质的骗局,至今回忆起来 都面有惧色,用她的话说“想想都后怕”。以下是她对整个事件的回顾:“两年前,我刚到上海发展,因为做生意的缘故,微信加了不少人,也不清楚那犯罪分子是怎么加我好友并混迹于我的朋友圈的,且逐渐摸清了我的基本情况、出行轨迹、生活方式。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出租信息,那犯罪分子留言说要租房,并要求上门看房,事后想想这步应该是犯罪团队的踩点工作。随后一天的凌晨,在我意识、智商最薄弱的时候,犯罪分穿着‘警服’警服上门,大声呵斥我开门接受检查,理由是有人举报我藏毒。我住的是高档公寓,楼下24小时保安值班,就赶紧打电话叫了保安过来。保安一看这架势,也要求我开门配合,说有他们在,不会有事的。对方依然叫嚣,玩心理战,说有这么多保安在,你可以放心开门了。 至此,我开始有点慌乱了,被恐吓得稀里糊涂差点就开门自证清白了。关键时刻,对方的一句问话露出了破绽,他问我是不是姓杨?我瞬间明白了——他们肯定不是警察。因为我只对上门踩点的不法分子说过本人姓杨,但实际上我姓陈,他们应该是一伙的。我隔门说保安全部留下,你拿出你的证件并把警号报给我,我向警局核实下!然后我拨打了110,故意大声说警察马上到!随后他们就溜了……事后想想,依旧毛骨悚然。如果一旦贸然开门,被他们带走,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试问,此情此景,面对如此大胆的歹徒,你还敢说你一定不会被骗吗? 网络诈骗的残酷真相进入大数据时代,网上购物、电子支付、朋友圈晒幸福等等,让人们自觉甚至不自觉地泄露出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谓网络诈骗的罪魁祸首。数据显示,约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包括电话号码、购物习惯、身份证号码等,仅2015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损失124元。 面对频频发生的网络欺诈案件,“透明”的我们是无法独善其身的。要知道,大多数犯罪分子很聪明。平常我们经常收到各种诈骗电话和短信,基本上两下子就被我们识破了。这不是我们厉害,而是我们很幸运,遇到的都是刚出道没啥经验的新手,反过来也说明我们确实很穷,没有什么可骗的,“杀鸡焉用牛刀”,还轮不到犯罪团伙主力部队倾巢而出或者骨干人员亲自出马。在此,揭露一个残酷事实:当前的网络诈骗犯罪往往是有组织、成规模的,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网络诈骗产业链,分为开发制作、批发零售、诈骗实施和分赃销赃四大环节15个不同分工(参见下图)。 在这条网络诈骗产业链上,有人专门收集信息、制造木马与病毒,有人专门卖信息、卖木马病毒,有人专门发信息、打电话,有人专门去取钱、提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有专业人士参与到网络诈骗的活动中来,如“诈骗导师”,这些拥有心理学博士学历的高端人才,会写好经得起推敲的行动剧本,以便诈骗分子更专业地攻破受害者的心里防线。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犯罪团伙,你觉得自己逃的掉吗? 更残酷的事实是,当前的法律难以严惩这些诈骗分子。为什么呢?一是犯罪分子很聪明,诈骗金额大多控制在1000元以下,超过3000元的占比很少。而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诈骗的涉案金额低于3000元,公安机关是无法立案的。即便你因为被骗去报案,警察会告诉你:对不起!我们无法立案,涉案金额太小,侦破成本太高。 二是同一个犯罪团伙的上下游成员之间相互不认识,更没见过面,骗子们与受害者也往往不在一个城市,警察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抓获去ATM提取赃款的小马仔,诈骗产业链上的头头脑脑们毫发无损。再具体点说,由于诈骗产业链分工明确,每一环节都相互隔离,个体诈骗成本很低,即便警察抓到其中某一环节作案的不法分子,依法量刑,受到的惩罚也不会很大,很多人在看守所待几天就出来了。在这样的世道之下,试问,如果我们的个人信息,如家庭情况、财富情况、行为偏好等等,掌握在不法分子手中,我们真的有还手之力吗? 毋庸置疑,我们每一个人正不知不觉地变成裸奔的“透明人”,骗局防不胜防。但如果我们能从受害案件中吸取经验,花点时间做些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不随意链接公共场所WIFI;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习惯,勿一码通用;不点击短信后附网址链接,不扫描未知二维码,不透露短信验证码;定期给手机杀毒。这些基础性工作做好了,或许能让你少受些诈骗之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