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16-10-12 06:53 |
风景不殊清气在,乱蝉声里是新秋。 最近看到一首写秋天的好诗,加上一日接一日的秋雨绵绵,越发觉得秋意渐浓,似乎昨日还是夏天,一晃眼已是秋分。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正式入秋。 一场秋雨一场寒,不知道朋友们那里怎样?反正养生君所在的成都,一言不合就下雨,一下雨就冷飕飕。当然,无论怎样,甭管天南地北,出来混总是要应付寒冷的……毕竟白露已过了。 老话说,春捂秋冻,便能百病不生,但在目前办公室疾病多发的情况下,“脖子、腰肾、脚”三个部位应做好保暖,不能瞎“冻”。 这三个部位是主要的生理支撑点,一旦受寒,就会引起相关部位的疾患,如果因为受寒而引发肩周炎、颈椎病就得不偿失了。 暖颈:寒冷让颈椎病雪上加霜 办公室疾病首要就是颈椎病,长时间保持低头或固定姿势工作,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或某些特定体位,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由于长期僵持,会引起慢性劳损。 脖子很脆弱,再加上有慢性劳损的底子,因此一旦受寒,便可能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神经水肿,诱发颈椎病或让原有的颈椎病雪上加霜。 养生助手: 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带条围巾或者穿高领衫等,保护好脖颈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气入侵。 此外,还可以做做扩胸仰头抻筋骨的动作。即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后面,同时扩胸,头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脖颈与手臂形成“抵抗”之势,这样可以锻炼头颈部的肌肉。 暖腰:先天之本喜暖怕寒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乃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大龄人群中比较高发的寒湿性腰痛,在阴雨天会加重,其主要就是因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 而对女性来说,腰部处于带脉区,由于受寒引起的气滞血瘀会影响卵巢等生殖系统的机能,因此更需要注重腰部保暖。 养生助手: 除了借助戴腰围增加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疏解受凉带来的不适。双手快速揉搓,直到把手掌搓热后,把手掌直接捂在肾俞穴上,肾俞穴就是我们俗称的“腰眼”,是护肾的重要穴位,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用手掌上的热量来温暖腰肾,同时双手顺时针按揉。 暖脚:精气之根,寒邪生于足下 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因此,古语有云:白露不露脚,说的就是在白露节气(9月7日)后,人就不能再光着脚穿鞋,需要穿上袜子,防止受寒。此外,除了穿上厚袜子外,泡脚也是保护脚踝的很好方式。 养生助手: 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不烫手)。泡脚时加些中草药效果更好。 其中具有温经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有活血通脉功效的有:红花、当归、鸡血藤、艾叶。使用时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可搭配使用,一般来说,每种选用10克即可。此外,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询问医生。 秋分养生:重在阴阳平衡 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后,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 运动方面,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 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百合、银耳、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好时光。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也不适宜多吃。 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同时,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起居方面,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