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长期护理险缘何叫好不叫座? 投保年龄限定65岁以下 价高且以万能型居 --]

武当休闲山庄 -> 理财投资 -> 长期护理险缘何叫好不叫座? 投保年龄限定65岁以下 价高且以万能型居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7-01-06 09:47
     老年人群体生活起居、医疗护理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去年11月24日,上海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曾公开明确透露,上海即将推出长期护理保险计划试点。然而,早在10年前就问世的商业老年长期护理险却呈现实际需求大、产品却少有人问津的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长期护理险在我国发展的瓶颈?究竟民众需要怎样的长护险?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上海将试点长期护理计划
      “‘长期护理险’?没听说过,不了解”、“已经失能的也可以购买吗?”……这是记者在随机询问一些市民后,得到的对于“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的好奇与疑问。很显然,对于这一险种,不少人并不了解,也不清楚该保险将会给未来的养老方式带来怎样的改变。
      其实,不为人们广泛熟知的长期护理保险并不算是新生事物。早在10年前,我国的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就已经开展了相关保险业务。然而,长期护理险真正被关注和认识,还是去年7月人社部印发的《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将在全国范围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用1到2年的时间,探索为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首批包括上海、广州等15个试点城市,试点期间,主要覆盖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群。
      如今,半年多过去,据记者了解,开展试点的城市大多采用商业保险企业与政府合作的模式,通过医疗保险划拨、政府补贴、个人自愿缴费等渠道筹集资金,由专业护理机构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长期护理照料。
      上海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预计到2020年,户籍老年人口将达500多万。去年11月24日,上海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曾公开明确透露,上海即将推出长期护理保险计划试点。
      今年1月1日,根据《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016-2020年)》,上海正式试点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可按自愿原则,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随着上述试点的开启,可以说上海距离老年长期护理保险计划试点应已不远。
      2.市售长期护理产品多为万能险
      所谓长期护理险制度,主要是为被保险客户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比如六项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已不能满足。这里所指的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是指:穿衣、移动、行动、如厕、进食、洗澡。国内市场上也有一些险企在做长期护理险,但由于没有固定的核定标准,导致险企在这方面的投入大、收费高。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长期护理险,包括有人保健康险的全无忧长期护理个人健康保险和美满今生个人护理保险、国寿康馨长期护理险、昆仑长寿宝长期护理保险、泰康附加吉祥重大疾病长期护理保险等等,不过,价格相对于其它保险产品来说,略偏高。同时记者注意到,这些产品多是万能险,而且产品设计也多注重老年后的收益和回报。
      业内人士介绍,因为护理险通常是针对自身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但这种判定标准和一般的判定标准有些不同,比如重疾险,需要医学证明,或有一些其他标准;比如意外险、人身险,则是以特定状态作为条件。而护理险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来做确认,如果投保人是在家护理,就会给保险公司的赔付带来障碍,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定价。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产品,保障全面的价格较高,一般消费者承担不起,价格低廉的,长期护理的保障功能难以很好实现。
      3.四大因素制约该险种广泛推广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上月23日发布的《2016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显示,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高龄老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愈发突出。但由于消费者长期风险规划意识薄弱、保险产品价格太高等因素,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手段的长期护理保险,普及率很低。
      报告显示,全国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实际接受的护理时间中的绝大部分由配偶、子女或亲戚提供。在有护理开支的家庭中,每月的护理费用支出集中在“低于1000元”和“1000元至3000元”这两个水平。
      “保险公司相继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后,市场反应并不热烈,购买护理保险产品的人数远低于期望值。”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陈冬梅告诉记者,而事实上,《2015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超过50%的居民意识到日后会有护理保险的需求。有70%的居民愿意付出年收入的0.5-1.5%购买长护险。
      长护险叫好却不叫座,她认为,需求挖掘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因素:
      首先,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设计原理阻碍了大量老年人群的购买。陈冬梅说,“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设计的投保条件一般在0到60岁,最多到65岁,而对护理保险需求最为急迫的人群却恰恰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
      她分析,这是由于商业护理保险的特性所决定的,商业护理保险需要投保人前期一次性或分期缴纳保费,然后在未来保单规定的时期内每年或每月向投保人支付护理保险金。因为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金要大于收取的保费,所以保险公司收取保费后不可能马上支付保险金,而是需要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资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因此,受到护理保险产品设计本身的制约,保险公司对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人只能拒之门外。
      其次,青壮年一代应是购买护理保险的主力军,但对老龄化的严重性普遍估计不足。另外,陈冬梅认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长期位列世界第一。较高的储蓄率使人们轻信自己在年老时有足够的余钱支付护理服务。最后,社会保障的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护理保险的需求。“例如经济发达的上海,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且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支付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这对长期护理保险造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陈冬梅说,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包括长期护理保险在内的商业健康险发展的重要契机。其通过研究得出,人均寿命每增加1岁,长期护理保险所在的长期健康险保费总收入就有50%左右的增幅。保险公司有必要以老龄化为背景,针对长寿风险,研究人们的长护意愿,有的放矢地设计长期护理保险产品。
      4.配套服务谁来做是难题
      长期护理若想“保险”,光有制度还远远不够,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也是关键。《2016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显示,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在长期护理服务及其保障方面的诉求以及现实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7成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护理服务需求。但是,快速增长的护理需求背后对应的却是庞大的护理缺口。目前除了2小时以下的轻度护理需求和8小时以上的刚性高度需求外,只有一半老年人的护理时间需要得到了满足。
      今年2月,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已经突破4000万。按照国际公认的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在1000万人以上。而自2010年民政系统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以来,截至2015年9月底,仅有2.5万余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其中21542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商业类的护理保险其实我国很早就有,但为什么很少有人知道,发展得也不尽如人意?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配套的服务系统没有搭建起来,没有人来提供服务。”
      针对护理配套服务的缺位,上述《2016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对此提出的建议是:多管齐下打破专业护理市场发展怪圈。建议从“加强筹资”、“优化模式”、“建立体系”等切入,着力提升专业护理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包括鼓励护理服务模式创新,加大对社区护理服务资源的投入,打造多元化服务模式;加强对专业护理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
      另外,保险行业也必须致力于改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结构和定价方法,使真正需要护理保险的人们“买得起”、“买得值”。(劳动报)

tufeiwawa 2017-01-06 09:59
现在去买保险,会被保险人员描绘的很美好的,各种美妙的收益和想象,特别是长期型的保险,到时候你拿着父母为你买的保单去领取的时候,就会遇到问题,首先是说人家的系统由于升级已经没有你的信息了,或者说是以前的临时工私下做的,我们没有这样的保险项目;或者喊你去证明你的妈老汉是你的妈老汉,或者还要证明你妈老汉在外面没有私生子女(几十年以后你妈老汉的骨头都可以拿来敲鼓了),那时,你就是哭都没有地方了,贫僧是绝不会买商业保险的。

wbyys2427 2017-01-06 17:14
如果没有什么目的性的话还是不要搞什么保险,谁能够保险呢,没有什么人能够保险的,还是自己保险吧。

wbyys2427 2017-01-06 17:16
tufeiwawa:现在去买保险,会被保险人员描绘的很美好的,各种美妙的收益和想象,特别是长期型的保险,到时候你拿着父母为你买的保单去领取的时候,就会遇到问题,首先是说人家的系统由于升级已经没有你的信息了,或者说是以前的临时工私下做的,我们没有这样的保险项目;或者喊你去证明你的妈 .. (2017-01-06 09:59) 

老人搞什么保险是最傻的,年轻人多动,意外事件会多一些,老年人基本上是静止的保险什么呢,都是忽悠钱的哦。


查看完整版本: [-- 长期护理险缘何叫好不叫座? 投保年龄限定65岁以下 价高且以万能型居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