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17-07-29 10:27 |
今日中国的家庭教育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家庭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获得迅猛普遍的发展,忧的是家庭教育学校化,家庭教育过于偏重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人格培育。
正是基于强大而紧迫的现实需要,我们开始探索和推进新家庭教育。我认为,新家庭教育有三个最为鲜明的特点,或者说三大原则,一是搞好家庭建设是新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二是尊重儿童的权利是新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石,三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甚至向孩子学习是新家庭教育的时代特征。
一般来说,新家庭教育的新不是时间概念,而是标准概念,即以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家人的幸福生活为标准,是美好的含义,是理想的追求。新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以下十大愿景:倡导科学、呼唤真爱、捍卫家庭、崇尚尊重、共同成长、平衡和谐、积极阳光、亲近自然、家校互助、文化自信。
新家庭教育是倡导科学的教育
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是新家庭教育的第一理念,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则。新家庭教育不是经验主义的教育,也不是跟着感觉走的教育,更不是跟着市场转的教育,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教育,是优良传统文化的结晶。新家庭教育可以说是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崇尚科学精神的家庭教育,是建立在心理学、脑科学和优秀文化经典基础之上的家庭教育。
新家庭教育是呼唤真爱的教育
什么是真爱可能是家庭教育领域最具争议的话题。那些逼迫孩子上超多补习班的父母,那些不把孩子逼进前几名不罢休的父母,很可能在内心里认为,自己是对孩子最有爱心最负责任的父母。他们甚至认同一种流行的理念,如“有了幸福的童年,就会有不幸的中年和老年”等等。我们不能不质疑,这是真爱吗?这是好的家庭教育导向吗?
毫无疑问,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践中锻炼出创新精神,这是新家庭教育的追求。但是,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也是有规律的,这些都是不可违背的。我们要记住老子的忠告:“强梁者不得其死。”意思是说,过于偏执和强硬的做法不会取得良好的结果。可是,今日中国,强梁者何其多啊!在如此背景之下,重温法国思想家卢梭对于童年的发现,尤其是“少年儿童时代应当在农村生活”“教育就是要浪费时间”等观点,真可谓惊世骇俗。其实,卢梭说浪费时间的真正含义不是浪费,而是给孩子自由自在成长的空间。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首诗,题为《春天不是读书天》,意思是说,春天更需要多一些户外活动,这甚至比闭门读书还要重要。显然,陶行知与卢梭具有同样的视角与观点,这才是大爱和真爱。新家庭教育的同仁们要敢于并且乐于拥抱和传播这些深刻的教育思想,而绝不做一个“强梁者”。
真爱与溺爱具有本质的区别,真爱是理解、尊重和爱护,溺爱是轻视、放纵和剥夺。
新家庭教育是捍卫家庭的教育
在新家庭教育看来,家庭建设包括恋爱、婚姻、人口、经济、文化及家庭关系等多种要素,而这一切都是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家庭的脆弱、衰落甚至崩溃是最为严重的危机。换句话说,就是有太多的家庭没有温暖,没有正常的生活,没有良好的关系,而当家不像家,父母不像父母,孩子就不可能像孩子。比如,902万留守儿童的家庭特别是36万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比如每年几百万离异特别是那些发生热战或冷战的家庭,还有更多父教缺失的家庭。
两千多年前,孟子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高度重视,即“国之本在家”。家庭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鲜明特点是家国社会,家如小国,国似大家,家国密不可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基础。
家训家风对家庭的影响是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因为它体现家庭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家风的基石,也是家风的旗帜,而家风是践行家训的标志,或者说是践行家训形成的习俗或习惯。毫无疑问,最美家庭就是拥有良好家训家风的家庭。
新家庭教育是崇尚尊重的教育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尊重。新家庭教育崇尚的尊重与联合国倡导的四个尊重相一致,即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尊重资源,尊重环境。其中,特别倡导对儿童权利的尊重。
可是,据全国妇联2015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九成以上的父母赞同“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而认真学习过有关儿童保护法律的父母不足一成。(《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更为严重的现实是各种各样伤害儿童的事件接连发生,侵犯儿童权利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或许说明维护儿童权利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建立科学的儿童观,维护儿童权利犹如在沙滩上建宏伟大厦,是注定难以成功的。
尊重儿童权利,履行父母的主体责任,这是今日父母的法律义务,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新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石。
新家庭教育是共同成长的教育
新家庭教育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这样需要学习,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甚至在积极接受新事物等多方面需要向孩子学习。
全国妇联2015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父母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不具优势,坦承“孩子比我强”“孩子跟我不相上下”的超过六成。该调查同时发现,今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面临四大困难,一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占47.4%,二是“辅导孩子学习力不从心”占40%,三是“太忙,没时间教育孩子”占37.5%,四是“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占30.3%。据分析,农村的父母困难更多。
父母靠什么教育孩子?不是靠学历、收入和社会地位,而是靠教育理念、方法和能力,这三个要素构成了父母的教育素质。显然,父母的教育素质不是先天获得的,必须依靠后天的自觉学习与实践。因此,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就成为新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任务。
新家庭教育是亲近自然的教育
思想家卢梭为什么特别主张少年儿童时代要在农村生活?教育家陶行知为什么倡导生活教育?都是因为亲近自然学会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培养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新家庭教育倡导亲近自然,不仅要养成环保的习惯,更要追求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千古绝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引导孩子能够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就是新家庭教育追求的目标。
同时,新家庭教育认为,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该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实践性,另一个是群体性,这些都离不开亲身体验,甚至可以说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因此,新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丰富多彩的体验,怎么生活比怎样说教更为重要。
新家庭教育是文化自信的教育
新家庭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自信,因为开放的新家庭教育虽然吸收了许多先进的西方文明,但更多的营养来自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家庭文化的巨大优势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新家庭教育看来,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并非只是学习借鉴儒家、道家等教育思想,还应该包括魅力四射的文学艺术。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
总而言之,中国的父母和家庭教育工作者有足够的理由做到文化自信,有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家庭教育更有可能激发孩子生命的巨大能量,更有可能让孩子获得自豪感与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得好:“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新家庭教育的提出是一个学术创新,标志着中国的家庭教育研究者开始了新的探索,或者说家庭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宏伟目标是构建新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创建新家庭教育哲学。当然,新家庭教育不是束之高阁的空洞理论,而是要具有扎根大地的实践品格,我们将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推进新家庭教育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