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建筑的时候,觉得以后应该是一个设计师,在设计院里做模型,推敲方案,特别高大上的样子。”
谁知道,前脚还在香港看车水马龙的万丽,一转身却跑到了偏远的攀枝花小村庄,皮肤晒得乌黑油亮,每天戴着大草帽,穿着一双绣花布鞋在村子里走街串巷......

原先想象中的酷酷设计师模样,瞬间变成戴着草帽、土土的样子。
小城君看到她的第一印象,这就是一枚“村妇”嘛。
“这画风好像是有点跑偏了”,万丽哈哈一笑。

谁会想到,
这个曾经扛大米都嗷嗷叫的姑娘,
却在农村蹲点9年,
就为了那个外人不理解的伟大事业
——和村民一起造土房子。

“这年头谁还住土房子啊,只有那种特穷特偏远的地方的人,他们没办法才住土房子,以后他们有钱了肯定会修砖房的。”
可别小瞧这小小的土房子,它可是击败全球十多个国家的项目,斩获联合国大奖、香港的环保建筑大奖、国际生土建筑大奖的“明星款”。
惹得盖了砖房的人家后悔不迭:“早知道就不盖砖房了,这土房子比砖房好多了!”

而这个以“将土房子打造成明星”为使命的设计师就是万丽,一个80后女孩。
打小生长在贵州的万丽,有个学机械的老爸,所以总是有机会在书桌一旁看老爸画图纸,耳濡目染之下,也爱上了画画。

“可老爸是个暴脾气,每次犯错他都会爆炸给我看,小时候我非常怕他。”
姑娘脾气也随她爸,特别倔:“我的成长就是和老爸斗争的过程。赢过他,我就能变得强大自由,输给他,我就被炸飞。”
或许,长大后和老爸一样画起了工程图纸,大概和“想打败老爸”有点关系。


万丽上大学时画的建筑图纸
结果,上大学没多久,她却差点被“甲方爸爸”一句话给打败了。
事情是这样的,姑娘原本想着和身边的同学一样毕业后当个建筑师,憧憬着用设计改变世界,就早早去设计院实习了。
那天,她恰巧看到两位设计师在讲某个售楼部设计方案,甲方听完后,只撩下一句话:“这个图纸你听我说,要做售楼部的话,就找一个你觉得最喜欢的售楼部,然后照着它做一个就行了。”

万丽被吓到了。
“有朝一日,千万不要让我也坐到那个位子上。”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后来,万丽读研的时候,
就放弃了高大上的设计院,
转身跑去参加一些农村的建造活动,
做做志愿者。
看起来,挺不务正业的。

结果,却发现整个世界都被打开了,“比起设计泛滥的城市,农村这里或许更需要我的设计”。
机会一个接一个地来,万丽特别机缘巧合地认识了有名的香港建筑师和教授吴恩融,并且有幸拜入他门下,成了他的博士生。
而此时的她,并不知道未来将接触到的一个项目,可能会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那是一个农村灾后重建项目,
位置在四川攀枝花一个小村庄马鞍村里。
2008年8月的时候,
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把村民的家都震塌了。

从村里通向外界要过一条河,
可河上唯一的桥也被冲毁了,
所有人只能这样过河,
重建家园的材料也没法运进去,
工期一再延后,
村民们就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屋里,
风吹日晒。

这很棘手啊。
最开始,万丽他们也无从下手,就走街串巷地做起了调查,发现隔壁村因为交通条件好,已经开始重建家园了。

不过马上发现各种问题,
比如:按重建标准造出的砖房面积很小,
只有七十几平,而且一个挨着一个,
村民的院子也没了,菜园也没了...
就是建好这样一个小房子也要10万块左右,
政府的补助只有2万块,
村民要重新住上房子还得贷款。


还留下个后遗症——村民原本居住的土房子震后成了危房,拆了之后废料也没地方放。
“为了安全,我们就必须彻底抛弃土房子吗?能不能找到个经济又节约的法子,还村民一个安全、舒适、漂亮的家呢?”

后来逛村子时从一些老人的那里打听到
土房子原先还是有抗震功能的,
玄机就隐藏在土料和木梁木柱里。
不过,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
这种老技术也就很少有人学了,
渐渐地,造出的土房子就越来越来越不讲究,
抗震性也没保障了......
这样看来,与其让房子重生,
还不如让造房子的技术重生!

以前,这里居住的村民会往土料里掺和进沙子、石头,造房子时加一些木梁和木柱子,都能让房子更坚固,墙体更结实。
万丽他们发现,
在原先的老法子上稍作改变,
就能造出抗震的土房子,
于是,就有了这些建筑图纸。
因为造这样的土房子90%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
所以成本也特别低,村民完全可以承受。


“终于不用贷款盖房了!”
全村家家户户的青壮年戴上草帽,
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房子。
往土墙里掺上黏土,沙子,草筋,然后压实。
灾后废墟里的材料获得重生,
变成了更坚固的墙体,
这大概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墙体里边除了土,
还会加入木梁、木柱、钢筋,
作为房子的骨架,为了更坚固。
“我们不想给他们一个标准化的样板房,
而是教会他们一套灵活的技术,
这样他们就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建房子,
不过技术方面,
我们会负责跟踪和指导”,万丽说。

学会这个技术之后,短短4个月,
33户家庭就完成了家的重建。

远远看上去,是这样的。
没有砖房的千篇一律,
而是千姿百态,
跟身后的山和天空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房子有了,好像还不够,相比起城市,
这里的公共设施太匮乏了。”
于是,就有了这个村民活动中心。

这个看上去设计得有点像福建土楼的公共地方,2009年4月设计图纸才定下来,这回万丽也没有请施工队,她打算和村民一起造好它。
“我想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造房子里来,这样他们不仅亲手重建家园,还学会了造房子的技术,有朝一日还可以把它成谋生的一个技能,赚到一些钱。”
万丽说,“授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不过中间过程却非常曲折。
“因为交通太不方便了,
几乎所有材料都是现取现用。
比如宅基地的石头是村民从河床里捡回来的,
木料也是从附近村子里回收来的。
夯墙用的是当地的土,
只往里边掺了很少的石灰和水泥,
为了提升墙体强度。”


活儿大多是靠人力完成,夯墙、挑土,打桩......
因为村民不是专业施工队,造房子的时候,万丽总是细心地讲该怎么做,一脸和气。
但有时候遇到村民不按照专业标准来,万丽也会黑下脸来,把丑话说在前头。对这个“女包工头”,村民是极喜欢又有几分害怕。

万丽却特别佩服他们的民间智慧,
比如搅拌土料的时候,
因为没搅拌机只能用锄头手工搅拌,
正犯愁的时候,
一个村民提议用耕地的旋耕机拌土,
才实现了半机械化。

连着几个月在工地和村民同吃同住,
让汗水浸湿了衣背,皮肤晒成了碳,
那年6月,
万丽终于看着土房子从图纸变作现实,
心里也是挺有成就感的。



至于为何设计成环形,是因为
“当地的村民主要是傣族和彝族,
全村人特别喜欢在节日围成一个大圈跳舞,
这样的院子,能让他们过节的时候
聚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来场篝火晚会......”


马鞍村的这些土房子,用极低的成本换来一个新家,与村民们而言,重建后的家不再是冷冰冰,清一色的白墙灰瓦,而是真正重生的家园,有大院子,有熟悉的土砖,木梁......
这些城市人看来“土得掉渣”的房子,击败十多个国家的高大上设计,斩获香港的环保建筑大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保护奖,国际的生土建筑大奖......成了明星设计。


不过也有人说:“这样的土房子,不是没钱、逼不得已,没人会愿意住。等他们有钱了,还是会换回砖房的。”
万丽不信。
“夯土建筑其实优点很多,一来生态环保,土没有过多加工,而且冬暖夏凉,也有地域特色,造价也特别特别便宜。”

姑娘的倔劲儿上来了,她想证明土房子也是有市场,受人欢迎的。
不久后,她又戴着草帽来到了云南鲁甸,这里靠近城市,当地居民的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2014年发生地震之后,大部分人家都盖起了这样的砖房,除了一对老夫妻。
“当地村民修砖房都是用了贷款的,老爷爷老奶奶实在是没有能力修新房子,所以一直住在旁边的棚子里。”


一块布,几张桌子,锅碗瓢盆堆在一起,就是爷爷奶奶的家......
这次万丽打算造的建筑是土房子2.0版本,
土的配比和框架结构都做了改良,
为了验证能不能抵抗地震的摧残,
她还专门做了个振动台实验,
结果是完全满足八度设防的要求,
通俗单说,这房子扛地震,妥妥的。

当你走进这个为老爷爷老奶奶造的新家,
你会发现房子的主体部分是土夯墙。

搭配木梁,整个空间非常宽敞,
设计感体现在房子中间的狭长半室外空间,
顺着黄色木门进去就是了。

老爷爷喜欢编竹筐到市场上去卖,
如今,一到夏天,
他可以在这里吹着穿堂风,
慢慢编织竹筐。

老奶奶喜欢刺绣,
经常坐在明亮的过道里绣花,
阳光从窗户洒下来,这画面特美。

而冬天也不用犯愁,
这朴素的屋子里边,屋顶有隔热层,
还有吊顶,窗户和玻璃都是双层的。

冬天的时候,
老两口摆上小板凳,
在这里编篮子,边聊天边晒天阳,
完全不用担心冷的问题。

而屋子的外边,成了一个小院子。
这个是老夫妻自己设计的,
他们平时喜欢种种菜,乘乘凉。
心目中理想的院子,
就是栽几棵树,有个菜园。
爷爷奶奶终于不用挤在破帐篷里了,
对万丽来讲,
这份心情比给地产公司做N个样板间都要开心。

这样一个朴素的土房子,吸引来很多人参观,
不少人从城市里来的人,
也说想要盖一间这样的房子。
更多的是各种村领导过来说:
“我们村要做改造了,可以帮我们设计一下吗?”
看来,很长一段时间,
万丽和土房子的缘分是解不开了。

不久前,一句“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生活”彻底搅乱了都市里一颗颗浮浮沉沉的心。
而这个身处繁华的80后女博士后,却选择了告别香港,来到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想用设计抹平这些受过创伤的地区和村民心里的伤痕,用房子给需要帮助的人以温暖。

小城君一直认为,再漂亮、再有设计感的房子只是载体,真正宝贵的是里边装进的时光和情感。
就像万丽说的:“人才是建筑里的主角,这些土房子虽然不是特别华丽,也不是特别抢眼,但是它干净整齐,有它的秩序,它们是安全的,舒适的。
背靠着大山和绿树,低头能闻到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抬头看得见阳光和天空,好像一个永恒的依靠一样,守护着住在房子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