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17-11-01 22:11 |
“玉不琢,不成器”的意思是说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制成精美的器物,比喻人不经过历练,就难以成才。这句话最早出现在《礼记·学记》里,后被先贤反复征引,更经过《三字经》等蒙学读物的普及,成为妇孺皆知的格言名句。笔者认为要深入理解“玉不琢,不成器”这句古训的内涵,就要对“玉”和“人”二者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解剖,分析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玉器的制作,按照《天工开物》中的描写,是用轮子带动转盘和搅拌好的解玉砂,以此把玉料剖开并慢慢琢磨成器。古人由此认为,人才的养成同玉器的制作一样需要精心打磨,这正是《论衡》中的“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的道理。古代先贤多从山川草木在严酷环境中发育成材的自然现象取譬,勉励后学“穷年磨厉,期于有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名言名句无不告诉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年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练、刻苦的砥砺才能完善自我,有所成就。正如古代名人传记里常见的砥节砺行、砥志研思、砥行磨名、砥厉廉隅、砥节奉公、砥砺风节、砥行立名等成语所言,历史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人,正是以古圣先贤树立的人格标准来“琢磨”自己的道德品行和技能才干,也就是南宋叶适所说的“磨厉钝顽,收其敏达之效”,才最终成为担负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栋梁之材,进而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因此,笔者认为:玉和人的共性是二者都需要以“真善美”为标准,经过一番切磋琢磨,方能玉成器、人成才。
“玉”和“人”之间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个性,也就是差异性。欧阳修在《悔学》中将“玉”和“人”的差异性表述为“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他认为,玉本身是存在“德”的内涵,不琢磨成器,它仍有价值;人则不然,如不学习,不明道理,再受到外部物质环境影响,容易变成小人,而不能成才。这里讲的玉之“常德”就是孔子所说的“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孔子从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一共11个方面分析了玉的内涵与人的精神世界的相通与相关。所以,《诗经》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孔子也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指出了“玉”的德行是和君子的品质是相同的。而人要达到君子的境界却并不容易,这背后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增长才干、修身立德。历史上的君子贤人都发出过“学不可以已”的感慨。《吕氏春秋》中的“不知理义,生于不学”、《礼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荀子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和董仲舒的“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讲的是学习对人行为处世上的影响。欧阳修的“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诸葛亮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陈确的“物之成于气,人之成于学”说的是学习对人立身成才方面的作用。吴兢的“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张孝祥的“学者政出之,政者学之施”和孙中山的“努力向学,尉为国用”则说明了学习对国家政治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君子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这一境界与玉之“常德”的道理是有必然联系的。
“玉”和“人”二者之间的差别还存在一个“器”的问题,琢磨玉石的目的在于使之成为器皿,让玉器具有某一方面的价值而供人使用。对于人而言,孔子则提出“君子不器”的概念,后世儒者也反复进行了论述。包咸曰:“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也。”皇侃曰:“器者给用之物也,犹如舟可泛于海,不可登山,车可陆行不可济海,君子当才业周普,不得如器之守一也。”朱熹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这些论述体现了儒家思想深邃的人文内涵。君子人格是中国文化中最高的修养境界,君子与玉比“德”,而不是与玉比“用”。成德是不断追求人生超越的过程,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学习修炼中提升自己的境界、开阔自己的格局、扩大自己的气象,直达形而上的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