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这次东巴尔干之行之前,一个曾经去过保加利亚的朋友和我吐槽索菲亚。她说:你为什么要去那里,索菲亚特别破,没有什么意思。 对我来说,一个城市好坏与否,总要亲自看了才知道。
索菲亚并不大,老城区的一天步行就可以走的下来。它确实没有什么非常显著的景点,但整座城市的氛围却非常怡人。街道、广场、住宅区掩映在一片葱绿之中,市区有多处林荫大道、草坪和花园,与浅色的建筑物搭配得相得益彰,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
尽管保加利亚有着三千年的历史,但却一直在各大国的权力博弈中偷生。苏联解体后虽然获得了新生,但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千百年的繁荣在这块土地上只剩下了几座教堂。
索菲亚最早的名字叫做塞尔迪卡(Serdica),巴尔干半岛最早的居民是色雷斯人,而塞尔迪人(Serdi)是色雷斯族人的一个支系。公元前5世纪塞尔迪卡就成为了色雷斯联盟的一个城市。公元前29年被罗马人征服,此后一度繁荣发展,君士坦丁大帝险些将它设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不幸的是,公元477年被匈人所摧毁,荒废了长达一个世纪,直到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才重获繁荣。保加利亚的克鲁姆汗在位时,将塞尔迪卡纳入麾下,随着保加利亚第一汗国在1018年灭亡,和保加利亚的命运一样,城市也先后臣服于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4世纪,因圣索菲亚教堂,这座城市最终得名索菲亚,在希腊语中意为“智慧”。1879年,索菲亚成为了保加利亚的首都。 历经多个王朝统治的索菲亚,虽然不像贝尔格莱德那样“多灾多难”,但也同样有一座引人瞩目的大教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
俄罗斯把保加利亚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下“拯救”出来,没有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就没有保加利亚的独立,俄罗斯足足牺牲了20万士兵。为了“还”这个“人情”,从1882年起教堂奠基动工,直到1912年才竣工。 这座新拜占庭式的建筑,不仅是保加利亚主教座堂,也是东正教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更是索菲亚乃至整个保加利亚的象征。教堂占地面积为3170万平方米,可容纳1万人同时礼拜。教堂以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220-1263)命名,13世纪他在涅瓦河打败瑞典人,1242年在楚德湖冰上击退德意志条顿骑士团, 让俄罗斯西北部免于被天主教国家征服,击退了一系列侵略者,是俄罗斯的民族英雄。俄罗斯东正教会还把涅夫斯基的一根肋骨赠送给保加利亚,存放在教堂内(涅夫斯基的遗体在圣彼得堡)。
金顶教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那样迷人,俄罗斯建筑师所设计的12座黄金半圆形的圆顶,镀金圆顶高达45米,钟塔达53米,使其从索菲亚市区各处都可望见它的雄姿。教堂主体以意大利大理石为材料,晶莹光洁,也被誉为是巴尔干半岛上最美的教堂。
教堂主体呈十字架型,内部有12座总计为23吨的钟,最大的达12吨,大厅内用各色大理石、玛瑙、白玉做装饰,中央穹顶还写有金色的主祷文。
开放时间:7:00-18:00。门票:免费 教堂前的小广场上,每天从10点开始,都有古董市场,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老相机、老唱片、手风琴、共 产党纪念币和纪念章、俄罗斯军用头盔、老式怀表、宗教圣像画、首饰盒等各式各样的古玩。
摊主热情地和我攀谈,他去过中国,也来过北京,甚至还跟我提到了“红桥市场“。
小广场上的萌娃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太过于耀眼,许多人都会错过在路口掩藏于绿树丛中的一座红砖教堂——圣索菲亚教堂Church of Sveta Sofia,其实它在教徒心中的地位更加神圣,历经几个世纪的战火却未损坏一砖一瓦,索菲亚这座城市也因它而得名。
圣索菲亚教堂显得质朴而古老,教堂的原址曾是一座古罗马剧场,公元6世纪时拜占庭国王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将此地改建成教堂,它也是索菲亚第二古老的教堂,周围是城市贵族的墓地。16世纪索菲亚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曾将此改建成清真寺,后因地震毁坏,又被重建成东正教堂。教堂内部依旧还保存着基督教早期的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