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18-02-20 09:30 |
100年前,鲁迅曾写过一篇《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的文章,呼吁中国的父亲们来一场自我革命,解放自己的孩子。鲁迅同时也提出一种理想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方式:子女对父母,应该是基于爱而不是孝顺。
鲁迅的文章非常少,但《新青年》的发行量实在太少,而且那时候还没有做读者调查,不知道这篇文章的影响力到底如何。100年过去,中国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没有什么改善。四川一位市级高考状元最近在网上公开了给父母的万 言书,历数父母对自己的掌控与伤害。这位状元考上了北大生物系,毕业后又到美国去读研究生。6年前,他就断绝了和父母的联系。
仔细看这位高材生的万 言书,父母其实并没有对他有过什么太过出格的行为。他举的一个比较严重的例子,父母对自己要求严格,一次学校举行排队,要求大家穿短裤参加,而母亲则要求他必须穿长裤。另一个较严重的例子,是高考后的毕业旅行,母亲见人就夸自己的儿子厉害(考上北大)。
控制、独断和炫耀,尽管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如果这是相处总基调的话,对孩子确实有不好的影响。他的遭遇引起了广泛的同情。这让我想起读高中后,父亲坚持让我穿那种冒牌的军用胶鞋,他认为那很结实。他还坚持要我必须留短发,最好是平头。有一次我去街上理发,回来搞了个不长不短的发型,他就很冒火——那看起来跟没有剃头一样。后来,我才知道,这不仅是审美的问题,这还是一种节约,以父亲一个初中教师的收入,养活三个孩子实在困难,能少理一次发,就少理一次吧。
这位北大毕业生的遭遇,让很多人受到触动,在网上跟帖谴责起自己的父母来。如果鲁迅复活,他一定被这种铺天盖地谴责自己父母的声音所震惊。互联网时代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个人的声音都能得到表达。那些发表评论的网友,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网名,他们的父母无法知道自己原来在孩子心中是这样的形象。
当然,使用真名也不用担心。据统计,在使用微信的年轻人中,有超过52%的人屏蔽了自己的父母。他们每天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各种幸福或牢骚,但是却向自己的父母关闭了大门。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多数父母都对孩子的朋友圈感兴趣,有超过30%的父母几乎每条都看。
媒体经常讨论的“中国式父母”,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子女的掌控欲。这种掌控激发了青春期的叛逆,过去,很多人都把对父母的不满隐藏起来,现在有了朋友圈,他们总算可以“报复”一下。屏蔽父母,意味着让父母的掌控绝对失效,至少在朋友圈中所建构的新的自我,再也没有父母的参与了。
代际冲突是一个全球现象,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给家庭关系带来了新的困难。时代不同,人们对控制和自由的感受都不同。胡适小时候受过母亲的不少体罚,有一次甚至哭伤了眼睛。放到现在,够得着上报纸的社会新闻了。但是,胡适在成年后回忆这个却充满了深情,他记得的是母亲着急的样子和用嘴帮他舔眼睑的细节。鲁迅也是一样。他也是过早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成年后,他写了很多战斗檄文,批判“吃人的礼教”,但是对自己的母亲,却始终是体谅。
他们都是优秀的思想家,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绝对的成年人。他们长大后经过多次内心的反省,有时候甚至是拷问,来追踪自己的心路历程。这种反省,同时也意味着对人性的体察:对母亲和自己所受教育的缺点一清二楚,同时又能与母亲进行和解。他们批判的都是一种“整体”,对具体的人,他们往往会尊重且体谅。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存在着一种天生的不平等。孩子幼年时,父母无心犯的错,孩子无法抵挡,但是这种伤害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后来,哪怕是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伤害也无可挽回了。这位北大毕业生的故事,流传最多的评论是“孩子一直在等父母说抱歉,父母则在等孩子说句谢谢”,这句话很好地表达了父母与子女关系中存在的症结。
但是,真正的成年,难道不是从原谅自己的父母开始吗?真正的原谅,难道不是从不必要对方说抱歉开始吗?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原谅父母的过失,就不算真正走出童年的阴影。你必须克服这些,理解父母所犯的错误,然后才有可能避免对下一代犯下同样的错误。
我是读大学后才认识到这一点的。寒假回家,我发现父母连菜都不舍得买。两个孩子的大学学费,已经彻底击败了他们。那时候,我就认识到人的极限,认识到父母不是万能的——他们当然会犯错,谁又不会犯错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