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18-04-09 11:27 |
陈黻宸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史学家,与陈虬、宋恕并称为“东瓯三先生”。有趣的是,在大学当老师期间,陈黻宸讲课时“动手不动口”,堪称一大奇事。
1913年初,陈黻宸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史学和诸子哲学教授,此时的陈黻宸已经年过半百。当时,陈黻宸在给学生们上课时,由于不会讲普通话,便用老家温州一带的方言讲课。然而,这种方言不但一般人听不懂,就连好多浙江籍的学生也听不懂。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像听天书一样,根本不知他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无奈之下,学生们只能将这种情况向学校方面作了反映。
学校了解到实情之后,将学生们的意见说给陈黻宸听。陈黻宸才恍然大悟,难怪自己每次提问时,都没一个人举手发言,原来是大家根本听不懂自己讲些什么。陈黻宸暗自思忖,到底有什么好的办法,才能让学生们听明白自己讲的内容呢?
很快,陈黻宸便想到了一个看起来有些笨拙却行之有效的办法:每次在上课前,他都会将要讲的内容写在纸上,自己动手油印出来,制成讲义,然后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陈黻宸才开始上课。此时,他从容地登上讲台,一言不发,以笔代口,直接开始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陈黻宸的粉笔字写得非常快,抄写慢的学生甚至都跟不上他的节奏。
等到下课铃一响,陈黻宸把粉笔头往地下一扔,向学生们点头示意后,就一言不发地走出教室。令学生们敬佩的是,陈黻宸在黑板上写的内容跟讲义上的内容虽然大意相同,却各成一套,不相重复,尽显其卓越的才华。值得一提的是,每次下课铃响的时候,他也总能恰到好处地写完一个段落。
虽然上课时只“动手不动口”,但陈黻宸却是诚心诚意地为学生讲课,颇有“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的大家风范,着实令人敬佩和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