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总对古镇有种特殊的情怀。但大家说到古镇,都会联想到小桥流水,白墙黑瓦,雨巷幽深……身边的朋友经常问我,哪里的古镇最有味道,你最喜欢的古镇在哪里?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选择回避,因为在我心目中早已有了答案,只是在现实中未曾见过而已。直到遇见恩阳古镇,才恍然大悟,原来你在哪里。 恩阳古镇,坐落于川东北地区的革命老区巴中市恩阳区,东临巴中市区,地处成渝西几何中心。恩阳河从旁流过,故名恩阳古镇,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 恩阳山秀水美,人杰地灵,古为巴蜀重镇。据《巴中县志》载,恩阳镇在南北朝时代的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始置义阳郡,同置义阳县,郡县同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义阳县为恩阳县,隶属清化郡(今巴州)。1933年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根据地,在这里先后设仪阆县,恩阳特别市,恩阳县,1980年设镇至今。
历史上的恩阳,是川东北重要的水码头,水运相当发达,上通南江,下至重庆,常有几百只商船在恩阳河岸停靠,可见当时的市场繁茂景象。据史载,明清时期,恩阳镇内常住人口一万人,并常有3000多商人往来于此,大小商号150多家,盐店19家,饮食店60多家,客栈、茶坊、酒家50多家,商号小贩不下200家,所以这里又是川东北大巴山深处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恩阳古镇不仅历史十分悠久,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在这里,红军文化、码头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巴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依托。 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恩阳古镇有三十七条古街,现在还保存有十七条古街老巷,其中保存完好的有九条。作为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恩阳古镇是四川省内明清古建筑保存最完好并且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区内现存成片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古建筑群。
历经近1500年的悠久历史,恩阳古镇没有被商业化,而是保存了大部分的原始风貌,没有外来的经商,所看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本地住户依街而居的自家作坊。如今这里仍有四千多原住民在这里生活居住,他们悠闲自在,过着别人羡慕不来的生活。
胡家大院,是恩阳古镇的首富胡家的旧宅,旧宅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20余年的历史。走进其中,看到前半部分是重新修缮恢复的,而后半部分是原来的老建筑,整座建筑为二进式四合院,有前后两个天井,并且因为是依山建造,所以院内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整体为穿斗梁架结构,歇山式小青瓦屋面,属川北干栏式建筑。 恩阳镇仍保持着传统的街市格局,记载着历史的82株古榕树点缀于古街巷间,错落有致、层叠弯曲的街市空间与自然起伏的地貌,体现出古镇与自然完美的结合。
红色古镇是恩阳古镇最大的特色。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经陕西转战巴山,解放巴中,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极盛时期发展到纵横500里,拥有23个县市,500万人口,4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这里进行了3年多艰苦卓绝的战斗。
而在古镇的上正街和下正街,是红军文化遗址最多的街,在长约400米的街道上,共有原中共川陕省仪阆县委、恩阳县委、恩阳财政委员会、法庭、红军经理处等各类行政机关遗址13处。“红军胜利万岁”、“粉碎川陕会剿”、“为土地归农民而战争”等红军石刻标语随处可见。
行走在高高低低的石阶,整齐划一的青石板路面,看那延伸出墙面的骑门柜台,低矮的房檐和长长的绣楼,仿佛穿越到1500年前。
大家都知道,四川人的生活,讲究一个安逸,于是喜欢上了茶馆和麻将。漫步在恩阳古镇里,我们随处都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这里包罗万象,节奏悠然。有人说茶馆是个小社会,这里展现着四川的风貌。所以有人说:“茶馆是个小四川,四川是个大茶馆。” 在这里,并不愁没有人陪你?风味独特的盖碗茶,摆龙门阵的悠闲人群随处可见,只要你愿意,我们都喜欢跟你唠唠嗑。 恩阳古镇,就像一壶香茗,要品出其中味道,需要慢下来,静心才好。这里没有过分的商业化,古镇里仍然居住着一些家庭,他们坚守在这里,孩子的眼神里没有浮躁,街边的老人走过,拐杖与地面接触的“笃笃”声展现出来的,叫悠闲。河边的茶棚下,回龙街的小茶馆里,每逢“当场”的日子,老人们就会坐在这里,打起或五毛,或一块的小牌。对老人们说,时光终会不再,但生活,还是要慢慢的来。
起凤廊桥,长110米、宽16米,有32块巨大的青石搭建而成。据说,因此地经常有凤凰起飞,因此得名。起凤桥始建于南宋时期,经过清代恩阳孝廉名人赖九臬,民国时期四川省民政厅长恩阳陈开泗拨付资金再建,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中国古建筑规划专家称为“中国平板石桥第二”。
当时用无人机拍摄下恩阳古镇,竟有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从高空俯瞰恩阳古镇是颗心。恩阳古镇宛如深闺美女,原来这么有心? 来到恩阳古镇,绝不能错过的美食恩阳十大碗,这是四川省川北地区的传统宴席菜肴,有刀口丸子、龙眼肉、坨子肉,大酥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