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旅行,会让你安静下来,四周的空气中,没有了丝毫的声响。即使在白天,也彷如夜晚的寂静深邃。我想,教堂便是这样的。 喜欢教堂,在国外的那些旅行时间里,即使很匆忙,也不会放弃对教堂的钟爱,就像热恋中的恋人般,总是舍不得。记得第一眼望见的德国科隆大教堂,你会被每一处精心设计的细节所吸引,最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今天所提及的教堂,虽并非原建筑,但是其宏大的场景让人流连忘返,这就是重建的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
一座让我冥想静定的,木头城堡。 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为二进建,属俄罗斯(古典哥特式)井干式圆木结构建筑,是一座八面体教堂。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 八面型尖屋顶,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的汇聚在一点,而后合着周围弱强变化的光线显得尤为的神秘。 我喜欢透过琉璃窗映照屋内的光,而此时,空中没有一点声音。 所有的所有,都驻足在心里的神龛里,无论岁月的流逝与侵蚀,她们都不在离去了。 一座让我冥想静定的,木头城堡。
我停止了工作,放下手中的相机,放下心中的涟漪。 一朵花自空中飞落,掉落在我刚刚抬起的手中,映照着日光,每片花瓣在害羞的卷起也映衬着浅浅的光影。 我的心此刻无思无想,只是静静的、呆呆的凝视着眼前的景象。 闭上眼,那一朵花流落在心间。
尼古拉教堂不断的用“空间”来塑造建筑的力量,教堂由东正教教会建筑师鲍达雷夫斯基设计,采用木构架并干式构成。 外部运用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结构,无论在哪个方向,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而近似希腊十字的八角形布局又使视觉效果极佳。 教堂内部围成巨大的穹顶空间,穹顶四面琉璃玻璃窗采光透彻,在白天,基本保证了教堂内的光源需要。水晶吊灯古典大气,黑色的装饰映衬着,显得格外的庄重。
抬头仰望的瞬间,你会被这里的一切所深深的吸引,时间停留在了那一刻。 吊心就像黑色的圆形向外扩散,一直努力寻找着它的中心点,却被带向无穷尽的深处,引进深处的端景。 此刻,时间是永恒的,空间是无限的。 重新建设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完完全全采用了木制的结构,而且没有用到一根钉子,全部是隼牟结构。 底层的框架结构以整齐的原木水平叠砌成墙体,墙体交叉处,原木互相咬合,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堂的牢固性。
据史料记载,圣尼古拉大教堂建成后被誉为"远东第一东正教堂",作为时代的产物,可见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重要性。 如今重建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内,保存着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见证了教堂建设、兴旺、拆除,以及重建前后不同时期的状态。
教堂四壁装有彩色玻璃,阳光透过来,照在宏伟的建筑上,璀璨晶亮,仿佛嵌上了蓝彩色的宝石,染上了绮丽的神秘色彩。 找一个温暖的午后时光,安静地,看着光线于教堂内的变化,那一刻的思绪不知道在哪里。
圣尼古拉大教堂的特点。 伏尔加庄园重建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属于东正教教堂,教堂的名字则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 专门从俄罗斯国家功勋建筑师柯拉金处购买了当年的原设计图纸,并邀请建筑师本人来哈尔滨指导复制工程尼古拉艺术馆以圣·尼古拉教堂为原形,按1比1的比例完全还原。 而东欧的教堂是突出穹顶,提高鼓座,使穹顶更加饱满。俄罗斯红场上的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就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 其特点是中央一个“洋葱头”形穹顶,周围八个小墩排成方形,上面各有一个大小不一的穹顶。 哈尔滨伏尔加庄园,不仅仅拥有圣尼古拉大教堂,其他的特色建筑宛如一颗颗明珠镶嵌于此。 纵观整个庄园,尽是以老哈尔滨建筑为原景的风景,其中,小白桦餐厅是俄罗斯著名设计师拉别奇参加巴黎国际展览会时的设计作品,建筑从四个方向看都是正面,且各具特色,堪称世界经典木质建筑之一。 望着夕阳西下的余晖,把伏尔加庄园映照成了金黄色。那些光,落在每一处角角落落,也落在此刻的心里。 心里想着,那一座冥想静定的木头城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