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浙江宁波:让人想起方孝孺“灭十族”的前童古镇[55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浙江宁波:让人想起方孝孺“灭十族”的前童古镇[5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8-08-28 09:29
        





离开台州的三门县蛇蟠岛,我们去宁海的前童古镇。这个古镇始建于南宋,有800多年的历史。

明朝时宁海有个大儒、硬骨头叫方孝孺,曾在前童古镇教过书。此人被称为“读书种子”,因为宁死不为明成祖(朱棣)撰写即位诏书,最后被杀还受株连“灭十族”。

古镇里保留着有年代的建筑,那高耸的有方斗的旗杆,叫做功名旗杆,是对读书致仕的褒扬。古镇曾经的繁华和辉煌,早已被风雨吹打得暗淡失色。









现在的前童古镇里,多是明清建筑,其布局很有味。从山上引来溪水,打人家门前过。行人在街上走,溪水脚下涓涓流。这做法巧妙地解决了家家户户的饮水问题,体现了古镇人利用自然的聪明。







天井,青砖屋,马头墙,水墨江南的记忆,浙东家园的乡愁。







咿咿呀呀的方言,民俗博物馆,越重视文化礼俗,越繁文缛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波文化之邦,人杰地灵,名人不胜枚举。





陈逸飞在古镇拍过电影





穿行于灰白陈旧的街头弄堂。这些没有粉饰的空心墙,在绍兴和宁波一带很常见。不过从一些断墙残垣里,我发现有大块的鹅卵石,这般砌墙很稀奇的。









我们只是匆匆过客,但街头的过时装饰和老物件,无声地招呼我们放慢脚步。见识不光靠多看,重要的须有心与景物的对话。





这里补充一下”灭十族“。历史上有被“灭九族”的,但“灭十族“很少见。”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本人、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代,”十族“则在九族之外加上门生一族。

株连是树根间的牵连,被借来形容古代极其残酷的一个刑罚。方孝孺之死,牵连了近900个冤魂,这”株连“真是惨无人道。

|| 时代更迭下的金清 ||

依旧是个悠闲的老镇



从椒江到金清,不过是半个多小时,不过是20多公里。却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节奏,工作后回到这里,会踏实也会自豪。



初入金清,你就会被这片梧桐树荫吸引,金清人对生活的追求,体现在大街小巷里,长大后离开金清,便很少看到这样子的林荫大道了。



在易燃眼中:大街老巷,是金清的魂,遍布的小吃,是金清的灵,本次走街串巷,就想呈现以下自己眼中的的金清。

0 2

|| 它们藏在金清的各个角落,从未让人失望过 ||

来金清没有吃过这些 真的白来了



① 美食打卡地,金清小学老校区。

每一个地方的学校,都会衍生出各种地标性美食

易燃对金清食物的记忆,也从这里开始。

每个第一次走访金清小学小巷的人,都会遇到惊喜。

金清小学 炸炸



金清小学的这个油炸摊,远近闻名。易燃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卖的,反正从记事起,就知道金清小学附近有家不得了的炸炸。



每天下午,大抵是从两点开始,小小的油炸摊就围满了人,他们家最出名的就是鸡翅和响铃,稍微去晚一点,就吃不到。



去的时候是五点了,老板娘都说要收摊了。扒出了仅剩的排骨年糕还有小肠卷儿,还是吃得美滋滋。三份酱料,是他们家最精髓的部分。



台州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吃炸炸,易燃也吃过台州炸炸无数。最喜欢的还是这家。因为,有独特的酸味,也有无法超越的香味和记忆。

金清烧饼界 第一帅



一句:“你还记得我吗?”

一句:“当然记得。”

开启了那日重返金清的最好心情。

和老板是旧识,多年未见却还是那么好客。

常在金清小学周边晃悠的人,都不会错过这个烧饼摊。



记得以前“烧饼哥”还做葱油饼,现在就只有烧饼了。但是不碍事,烧饼哥出品,依旧好吃,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摊子,他对用料从来不含糊。



十年如一日做着饼,每天用方言和客人们聊着天。这个金华人,已经把自己融入了金清。这份异乡人的美味,已经成了金清的一部分。



它酥脆,咬一口能吃到粒粒分明的猪肉馅儿,梅干菜是辅料,和饼皮搭配,让这个饼的香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回味。

② 美食打卡地,金清菜场。



菜场的美食,很日常。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会不以为然,一旦远行,有些味道就会被视为珍宝,就像是“妈妈做的菜一样”独一无二。



下午的嵌糕店,正在整装待发迎接第二天的忙碌,每天早晨,这里吵吵闹闹,老板捏着嵌糕,客人们大声地说着自己想要的口味。从记事起,他们家就天天排队。

小林 炸炸



提起炸肉,炸排骨,金清人都会想到小林炸炸。记得初中放学,就会和好友买一提炸肉,那时还是用塑料袋装的。因为太过喜欢,也就顾不上健康问题了。



现在的小林炸炸,更加注重客人体验了,会用纸袋装,老板会长期戴着口罩,品类也比以前更加丰富了。炸排骨、炸响铃、炸土豆......没有雷区。都可以尝试。



炸炸看似简单,但是做好并非易事,只有把油温和火候控制好了,才能变得出彩。小林炸炸熟能生巧,多年来口感一直还在。

金清人的记忆里 还有个贪吃行



③ 美食打卡地,贪吃行。

这里的官方叫【副食品市场】

金清人叫它“贪吃行”。

它曾经是金清人常去的购物中心

它的门口,是各种小吃的集合地。



小时候,这里每天都热闹非凡,小时候,它是金清最大的零食采购地。小时候,最喜欢跟着妈妈去这里了。现在重返,虽然冷清,但还是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人情味。

不一样的 大杂烩



贪吃行对面的大杂烩,原来是一个小摊子,在邻街的大唐通信门口,靠着小推车做出了口碑。现在租了个小铺位,门口的小桌子方便客人们堂食。



就算是店面再小,也要有餐饮人的执着,十几年来,老板每天都坚持采购新鲜食材,带着自信和期待,迎接着每天的客人。



素豆腐圈事先炸过,毛肚入口就被惊艳,汤汁才是精髓,辣椒酱刚刚好,适合咱这种吃辣的半吊子。

路边偶遇的青草糊摊





偶遇一个老阿婆摆的青草糊的摊子,就买了一杯。随处乱晃,便能遇见一个青草糊摊子,才是台州人的夏天嘛。



④ 美食打卡地,文昌西路。

从民主街弄堂出来,就是文昌西路了

凡是从金清高中毕业的人,都对它有特殊的感情。

文昌西路烧烤



这家烧烤店,位于文昌西路,金清高中过桥,旁边有一个矿泉水批发中心,它也是从一个小摊开始的。现在租了一个小店面,夏夜的晚上从不缺客。





金清的烧烤很多,这家会常常被人提起,喜欢它的人或因为记忆,或因为口感,反正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

⑤ 美食打卡地,金清下菜场。

金清菜场分上下,各具特色

对于周边的美食,最难忘的就是胖子拉面了。

胖子拉面



店名朗朗上口,从每天早上开始,老板就不停地在店门口拉着面,在台州,拉面店并不多,这样的自我营销,总是能吸引饿着肚子的人。



从小就很佩服有拉面手艺的人,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个大面粉团子变成了细长Q弹的拉面,胖子面馆吃过很多次,还是吃不腻。



拉面对比台州的特色麦面,更加有嚼劲。三分钟左右成就一碗面。口感Q弹,大排肉量多且肉厚,高汤很浓,很好吃。



⑥ 美食打卡地,五丰闸。

港城金清的闸口,来来往往的渔船

一股常年褪不掉的腥味,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五丰闸 烧饼



从桥头往下走,有个不起眼的饼店,卖着葱油饼和烧饼。给来来往往饥肠辘辘的人带来了便利。



葱油饼里面灌满了鸡蛋,饿着肚子一口咬下去会得到大大的满足。这条无数人下班必经之路,也终于有了填肚子的小食。

⑦ 美食打卡地,学前街。

印象中的学前街,有着浓浓的书卷气息

这条街一直很安静,不知从何时开始

这里成了夜宵点,却还是不吵闹。

老汤圆夜宵店



听名字,就知道,这家店擅长做家常的味道。每晚,辛苦一天的客人会一个接着一个地过来,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喜欢来这里吃“舒服”的味道。



汤圆的最大特色是汤底。清凉,还带着桂花的香气,再疲惫的人也能从这一碗里面找到慰藉。



本地香肠米面,看上去极为普通,实则从汤底,到香肠再到咸菜都是特色,清新,酸香。这里的食物,如店名一般普通又纯粹,却成了很多人戒不掉的味道。

0 3

|| 金清的过去优秀着,未来也会更加优秀 ||



金清政府大楼,白天庄严肃穆

晚上悠闲自在,大叔们随意地乘着凉

大妈们用广场舞发泄一天的情绪



对面的广场也毫不逊色,在这里你会吃到各式狗粮。

小情侣,新婚夫妇,三口之家,金婚老伴.....

落寞之时,来到这个镇,你会知道,什么叫【幸福感】



水上宾馆的茶楼是人人都知晓的相亲圣地,不知有多少对夫妻从这里走出来。



曾经的曼德夫被富民银行代替,我们这一代吃着曼德夫长大的孩子路过会不由地唏嘘一下。



西新街、中老街,小时候最爱和妈妈一起在这些老街逛。



南街口的渔具店还有五金店,尽显着金清港城的特色。



老街里还是有来来往往的摊贩和行人,从正午开始,他们就在为自己的一天忙碌着。





民主街里的老式泡茶店,还在用着老式的流程烧着茶,供给周边的人。



金清卫生院,易燃出生的地方,已变成了废墟,周边的小吃摊也散落在四处。

旧地方的离去,会有不舍,但也会给金清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在金清,你随处可以见到金清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他们在不停地创造新的传奇。




假正经也 2018-08-28 18:17
我老婆以前单位组织旅游去过那里一次,印象还可以。


查看完整版本: [-- 浙江宁波:让人想起方孝孺“灭十族”的前童古镇[5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