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木鱼 |
2018-09-23 10:49 |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秋分刚过,中秋将至。这是绵延千年的约定,也是一年一度的邀请,更是亘古不变的纪念。 月到中秋偏皎洁,人逢佳节多感怀。“中秋节是桂子的清香,也是鸿雁的嗥鸣”——这是物候学家的洞察。“中秋节是丰收的节日,也是团圆的节日”——这是民俗学家的感念。“中秋节是一块月饼,更是一轮月亮”——这是诗人的浪漫。“中秋节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这是哲人的睿思。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夜迎寒亦如之”“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长安玩月诗序》则诠释中秋的由来:“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从此,华夏有中秋,天涯共此时。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岁月不居,思接千载,中秋那一缕淡淡的月光,早已被先人渗入灵魂、拢在怀里、噙于口角、化作基因,不仅入口入味入肝肠,还入诗入骨入相思。中秋的传统之“脉”中,有着中华精神之风、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文化之魂,托起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中秋意象在于一个“月”字。 月到中秋分外明。美丽神奇的月亮,犹如一只高悬九天的玉盘,一副跃出东海的冰轮,负载着悠久的历史,书写着瑰丽的传说,孕育着深邃的文化。赏月,“花在杯中,月在杯中”;祭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拜月,“愿得年年,花好月圆”……中秋与月,浑然一体,中秋即月,月即中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试看古往今来的中秋诗词,无不着意于月,或咏月之明洁,或赞月之圆润,或吟月之光亮,或诵月之神奇。从“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到“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到“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月随中秋而动,月为中秋增韵,永远定格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之中。 “八月十五天门开,天上人间共团圆”,中秋意境在于一个“圆”字。 爱完整,怕残缺;乐团圆,伤离别,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民俗信仰。《帝京景物略》称:“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著《熙朝乐事》中说,中秋日“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天上一轮圆月,地上一张圆桌,圆圆的月饼,圆圆的石榴,天圆地圆人圆。 八月十五月儿圆,这一个“圆”字,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内涵隽永,意味悠长,像一个心灵的容器,盛满了对故土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乘仲秋月圆,寄美好夙愿,祈求大地丰稔、谷盈囤圆,期盼事遂人愿、和和美美。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意念在于一个“思”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但总有游子的脚步在异乡徘徊,有的“天涯遥望唯梦回”,有的“他年此日应惆怅”,有的“此夕羁人独向隅”。但是,华夏儿女无论走到哪里,天上一轮月,故乡如影随;无论离家再远,月是故乡明,心中总是拴挂着中华民族最纯真、最本源的文化图腾。 如今,中秋遇上了流动时代,“记得住乡愁”成为一种最艰难的守候。工作忙、离家远、压力大,这些现代社会无奈的伴生品,赋予中秋更多的内涵:团圆的象征、心灵的港湾,情感的寄托、文化的纽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有展望明天的信念,有拥抱未来的胸怀,定会“团圆”可期、“圆满”可待。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中秋意蕴在于一个“清”字。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中秋佳节之意蕴,在于“情”字,也在于“清”字。中秋赏月,当赏其清明、清爽、清丽,这不仅是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对时序更替的感喟,更有一份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正如苏轼于《赤壁赋》中所感叹:“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风清可醒脑,月明可鉴心。在这个“皓彩皆同普”的日子,如果利益输送大行其道、公款送礼屡禁不止,月光何来“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的韵味,中秋哪有“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的纯粹?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明月如镜,照见昨天,也照见今天和明天。佳节逢盛世,清风伴明月,让我们一起接受月光的邀请,感念故人、家庭,心怀故乡、祖国,阔步新时代,共圆中国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