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8-10-15 09:30 |
现代足球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上海作为中国近代较早崛起的城市,其足球运动的发展,也一直与工人有缘。陈毅杯最为辉煌的时候,参赛球队多达2300支,而经过多年的打磨,上海形成了陈毅杯、延锋杯、森河杯三大职工足球赛事并举的盛况,希望以此扩大足球氛围、夯实足球基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百人以上的工厂几乎都有球队 据市足协提供的资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但凡100人以上的工厂,一般都有足球队,甚至有多支球队。如国棉十二厂、十七厂、中国纺织机械厂、上海船厂、江南制船厂、上海锅炉厂等,都拥有几十支工人足球队。 当时,有实力的工厂都以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厂队为荣,为此还会引进专业队的退役名将以增强厂队实力。以至于有段时间,企业厂队的实力和市专业青年队的水准在伯仲之间。 五六十年代上海工厂足球的欣欣向荣与陈毅市长的鼓舞密不可分。也正是为了纪念,到了1981年11月25日,首届全市职工足球赛开幕,这项赛事命名为“陈毅杯”。 首届“陈毅杯”有800多支球队报名;1982年第二届报名参赛队达1655队,比赛还特地邀请陈毅的儿子陈昊苏同志出席闭幕发奖仪式,1983年第三届“陈毅杯”报名参赛队又升到2300队,达历届最高。 改革开放初期职工足球决赛3万余人观战 前七届“陈毅杯”比赛,共有12203支队参赛,开创上海足球史上规模最大、参赛队最多的新纪录,形成前所未有的“足球热”。 1982年2月,虹口体育场进行了一场表演赛,甲组冠亚军中国纺织机械厂对杨浦房产局队。就是这样一场表演赛,居然吸引3.2万多名球迷前去观战,把只能容纳3万名观众的虹口体育场看台挤得水泄不通,一部分球迷坐在球场四周草地上。 上海徐房(即徐汇房产局)足球俱乐部专攻室内五人制足球,从过去当球员到后来做了教练,俱乐部总经理刘伟、领队王晓忠都经历过多届的“陈毅杯”足球赛。“当时,徐房在职工足球界是三流,当时一流的是大龙、国棉、二纺机和杨房(即杨浦区房产局)等,特别是杨浦,因为工厂企业较多,职工足球氛围很浓厚。”王晓忠回忆,当时大家从专业队退下来之后,分散到各个工厂企业,有的甚至每天都训练。经过刘伟、王晓忠和队友们的卧薪尝胆,“陈毅杯”停办前最后一届和恢复举办后的第一届赛事,徐房队都是冠军。 归根结底,足球只是社会的缩影。上海企业足球的繁荣,同样带有计划经济时代深深的烙印。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实行产业大调整,那些拥有球队的厂纷纷改制为公司,原本厂家出钱养活一支球队的模式也被彻底颠覆。加上年轻职工兴趣转移、员工工作紧张、年轻人比例下降、部分企业效益滑坡等因素,由企业支撑的足球发展模式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就是高资本、高投入的职业足球模式。 职工足球新时代三大上海赛事并列发展1994年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改革,1995年上海申花即夺得全国联赛冠军。虽然当中有过波折,但在上海足球人的持续努力下,中国足球、上海足球再度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2017年的全运会上,上海足球一举夺得男女甲乙总共4个组别的全部冠军,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纪录;同样是在2017年,申花、上港和申鑫3支球队全部闯入足协杯四强,申花夺得冠军,上港、申鑫分列二三名,写下了一座城市三支球队包揽前三名的壮举;今年,上港继续着联赛中的火热势头,以4分优势领跑积分榜,在联赛仅剩5轮的情况下,拥有大好的夺冠机会。 在专业足球的带动下,在上海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下,上海职工足球也在近几年迎来了发展新阶段。市体育局每年都进行修正的全民健身指数显示,在市民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中,足球连续多年跻身前十。 市总工会和市足协倾力打造的森河杯足球赛进入第三届,在去年吸引了32支球队报名,赛事贯穿全年,被誉为职工队伍的“超级联赛”。今年,赛事分为企业组和社会组,为了确保赛事判罚的公平公正,本届比赛开赛前就专门组织了相关培训。 今年已经是第23届的“延锋杯”更是累计参赛球队达2500余支,参赛人数超过了28000人次,已成为上海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群众性足球比赛之一,深受广大足球爱好者的喜爱,是上海市职工五人制足球赛中的顶级赛事。 管办分离改革之后的上海足协,也在今年对业余赛事进行了优化,先行推出的上海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共有10支球队300余名球员、教练员参赛。联赛实行双循环制,优胜队和选拔队还有望参加中国足协杯、全国职工足球总决赛等赛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大力发展社会足球,完善城市足球竞赛体系,市足协又陆续推出11人制甲级联赛、“陈毅杯赛”,以及8人制、5人制冠军联赛等赛事,全面搭建完善全市的社会足球竞赛平台,更好地满足市民参与社会足球活动的需求,丰富市民生活。 对于广大的职工足球爱好者来说,好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
作者 劳动报记者 王卫朋 马亚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