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爹 |
2018-11-29 14:12 |
东北,几乎在全国人心中都有着这样一个概念,那是中国的北方,或者可以说是中国北方的代名词。而这个代名词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乡情,许许多多的思恋,许许多多的怀念,许许多多的儿时故事。特别是40、50、60、70后们,对那个“东北”有着极为特殊的情感。本文收录一些较为经典的老东北照片,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个来自东北的回忆。
我们都知道,原则上讲,东北也被大家叫做东三省,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这里地处祖国的东北部,“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1945年至1954年中共中央设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以辖辽东、辽西、热河、内蒙古自治区、吉林、松江省、黑龙江7个省区。许多人会混淆东北地区与行政区划 ,但只有个别时期,东北地区才与东北所处的行政区重合。比如清朝1636--1644年盛京总管;1947--1954年东北人民政府,东北人民政府管辖的7省区就是现在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 做为这样一个居在北方的地区,常年气温不高,冬季更是寒冷无比,也正是这样的气候条件,打造了特有的东北文化。 跳皮筋,这是东北女孩子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了。 东北人传承了更多的满族文化 这个捂耳朵的孩子,现在是不是也带孙子放炮了呢 篱笆、草房和狗,处处透着浓浓的老东北味 从日历的印刷方式上来看,这不是一张老照片,但东北人的生活方式没有变 擦马蹄灯,这个动作很多小朋友是不明白的,但你忘不了 挂马掌,也就是钉马掌,这在当时还是个职业呢,一般人不会,也干不了 蒸豆包,有很多东北人会把人挤人形容为“装(读撞)豆包” 东北大炕,带着浓浓的满族色彩 “捣酱缸”,东北老人都是自己做酱吃的,新下的酱要每天捣酱,实际就是搅匀 搓麻绳,这个今天几乎很少见了 这位看上去应该是富家女人,那小脚是真的太残酷了 这个不叫驴拉磨,这个加工工具叫碾子
小鸡上窗台,这是东北最常见的生活场景了,它们一般都是冬天会这样做,因为,这里暖和,那草篓很精致吧 一家四五个孩子,大的能帮爸妈干家务或农活了,稍小一点的可以带弟弟妹妹了,温馨啊 女人抽烟袋,这在老东北很常见 东北打草鞋,这种打法也是东北一大特色(满墙糊的是报纸,而且是彩色印刷的报纸,这张照片应该是有意摆拍) 东北人也剪窗花的 这种老风箱,可是一般人没见过的
后来,这种鼓风机取代了老风箱,因为它是电动的了 这个叫悠车子,就是我们说的摇篮 杀年猪,孩子们可以解解馋了 这个是驴拉磨,但好象这驴缺个蒙眼儿 搓包米,在没有机器脱粒的年代,这些工作要全手工完成 想吃顿饺子,一般是要等到过年时的 老皮桶打水,这个桶一般是车轮外胎做的 手工孵化鸭蛋,这可是一般人做不好的 碳火盆烤土豆,那叫一个香 你还可以在火炉上烙土豆片 这一桌,是典型的东北杀猪宴了 柴火烤猪头,与现在的喷灯烤猪头味道完全不同 过年贴春联,东北叫贴对子 ……………… 东北文化说不完,道不尽,今天先整理这些,更多的,大家可以回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