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响国人,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立 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雨 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
“雨水节,回娘家”,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老公,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
惊 蛰

“惊蛰至,雷声起。”
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
因为“梨”与“离”同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
春 分

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
此外,每年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着同样一个游戏:让圆滚滚的鸡蛋立起来。
这个看似简单又高难度的游戏延续了数千年。
清 明

清明是入节日的特殊节气。
这日的很多习俗与郊游踏青有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插柳。
清明这个节气很纠结,既有思念故人的悲伤,又有踏青赏景的惬意,黄庭坚就写了“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谷 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巴蜀等地开始下起夜雨。
除了农作,古人们在谷雨做的事情还很多:青年妇女要“走谷雨”,即野外散步;南方要采谷雨茶,传说可以清火、明目,还能辟邪;北方要吃香椿,提高免疫力。
立 夏

“槐柳阴初密”,立夏之后,万物从初生进入了繁茂。
其实,按气象学意义,立夏并不是就到了夏天。
不少人爱吃的茶叶蛋是因“立夏”而来,它可是这天最经典的食物,听说立夏日吃了鸡蛋可以祈祷夏日平安。
不过,很多胖纸应该很不喜欢这个立夏,因这一天要“秤人”,这个残忍习俗的“始作俑者”据说是诸葛亮。
小 满

“满”,此时,一些夏熟作物的籽粒已经开始饱满。不过,又有个“小”字,所以它们还要等段时间才能成熟。
“立夏小满正栽秧”,小满正是插水稻的季节,而农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稻田里的水的充足,“小满不满,干断思坎”。
芒 种

芒种很忙,既有大麦、小麦等要抢着收割,又有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要忙着播种。
此时正值梅子成熟,而梅子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从夏朝开始,芒种时节便有了煮梅的习俗,酸梅汤也成了夏季最好的消暑食品。
夏 至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达最长,之后就慢慢缩短。
虽然如此,夏至却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不过,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尤其是午后或者傍晚,易下起雷阵雨,就像刘禹锡笔下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小 暑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小暑有多热,看陆游这句诗便知。
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过后,就是三伏天。
不过,小暑也是个硕果累累的日子。农民劳作半年终于可以尝到新稻谷了。
大 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极端天气如旱、涝、风灾也十分频繁,因此,农民们要看准时机,抢收抢种,抗旱排涝。
不过,他们也会忙里偷闲,用吃来犒劳自己。
浙江台州人吃姜汁来去除体内湿气,广东人则吃烧仙草来消暑,而福建莆田人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吃热性的荔枝、羊肉来“以毒攻毒”。
立 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预示着丰收的开始。
宋代,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
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这一天的风俗很多,例如摸秋,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可在夜里到田园摸索摘取瓜豆。
摸南瓜,易生男;摸扁豆,易生女;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处 暑

“处”含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白 露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白露期间,各地的习俗也有不同。
例如,旧时南京人十分青睐“白露茶”,而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
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秋 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气温也一次次下降。正如可谓“一场秋雨一场寒”。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寒 露

寒露时节,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此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从中医的角度讲,此时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应该注重养生,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
霜 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这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
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有些地方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立 冬

立冬,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
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物。
另外老话常说“今冬麦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时节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
小 雪

小雪时,腌腊肉是南方人最熟悉的民俗。所谓“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另外吃糍粑也是南方在小雪的习俗,糍粑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大 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
到了这个时段,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
冻雨(雨凇)、雾凇等特殊气候现象也成为该时节的独特景观。
此时,“观赏封河”也是北方独特的景观。到了大雪节气,北方河里的水往往都被冰冻起来,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冬 至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点到达一年的最南端,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
民间有从冬至日开始“数九”的习俗,宫廷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冬至也是养生的大好时节。
小 寒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购置年货,为春节做准备。
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大 寒

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这一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就是“食补”,八宝饭,芪杞炖子鸡,羊肉炖白萝卜,红杞田七鸡等都是百姓餐桌上必备的佳品。

最是老院子
荷木HEMU设计总部座落于上海嘉定,这是一座建筑于六七十年代的老院子,系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汇龙潭公园附属建筑,两层砖木主体结构,青砖苔瓦,门拱交错,整座园子百年古树环绕,应奎山上铜铃叮当作响,极目望去,树木碧绿苍翠,层层叠叠,鸟语花香,身临其境,美好至极。






设计以东方元素及人文情怀为基点,秉承原创,自然、禅意及传统东方文化含义,一步一景,空间曲径通幽,一层为展厅、前台,二层为办公、接待,打造一处自然与品牌和谐的美好空间,空间包括、衣、茶、香、器、书及茶咖区,一衣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赏衣品茶,闻香读书,虽人世沧桑,唯愿我心始于善、止于美,用大繁至简的设计,天然的材质,愿衣与人,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整个院子分南院、北院、东院三个院子,外观建筑作了大 尺度框窗设计处理,既大气整体,又富有现代感,与古典中式风格建筑形成反差对比;特别是入口处的设计运用一处静水池的流水设计和中式隔断墙的廊道处理,使得进入大门动线别有情趣,同时这样的景观与建筑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个过渡。进入室内,门厅接待用了一个超长的整木作台面,与空中悬吊的两块大长布形成有效的呼应——颠覆传统的前台背景模式;进入展示空间则另有一种意境,过道用抬高桥架的方式连接,桥两侧以白色小石子点缀,给空间带来了一股淡淡禅意韵味。




无论展示还是办公均采用矮台坐垫的休闲方式,让空间的高度形成一种敬畏感,尤其二楼老木材料大量的运用与墙面素水泥交相呼应,整个气质散发出安静、朴素的意味,与荷木服装品牌文化内涵十分的契合。后院更是中式古典气质的浓缩,晚上沙龙T台展示配上淡淡禅音更是将空间演绎推向一个高潮。




“衣静”是亿端将禅意、中式古典、现代形式揉和的一次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