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年货———难忘的回忆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年货———难忘的回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9-02-01 11:23

    上个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末的时候,商品供应十分紧张,票证是商品供应的主要凭证,到了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在粮管所领到一大把花花绿绿的春节年货供应券。春节商品供应分大小户,4个人以下是小户,5个人以上(含5个人)是大户。那时,我在某区烟糖公司下面的一家商店工作,记得70年代中期,春节每户凭票供应四大金刚:粉丝1斤,金针菜、黑木耳1包,枣子半斤,炒货1件。前面3种基本上是固定的,粉丝1斤,价格0.8元;金针菜、黑木耳,0.25元1户;枣子半斤,或红枣、或黑枣。唯独炒货有点讲究,炒货是几选一,或者香瓜子、长生果选1斤,或者花生米、小核桃、松子选半斤;春节供应开始的第一天,排队人很多,排队是盯着炒货来的,最热门的是小核桃,或者松子。商店的场地一般都比较小,还要维持正常的经营,这就显得捉襟见肘,于是不少商店向附近的学校、幼儿园借教室,春节供应正好是学校、幼儿园放假的时间,借来的教室既当仓库,又当加工场所。有时候干脆在学校的边门供应春节商品,排队的人群在居民小区排成了九曲桥,派出所、居委会派人戴上红袖章维持秩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到春节,消费者忙着购买年货,营业员更忙,许多商品要运到商店,然后要限期限刻完成加工、包装任务,有的商品到货很晚,而供应年货的日子却是全区统一的。在整个春节供应期间,营业员天天要到半夜12点回家,加工商品,核对票证,准备零钱,为明天的供应做好准备工作,不少营业员将病假单藏在口袋里,轻伤不下火线。商业部门将每年的春节供应称为春节战役,是很有道理的。年货中粉丝很难包装,粉丝装在一个2米长、1米宽的麻袋里,粉丝很硬,要从麻袋中将粉丝一把一把地拽出来,就算带上手套,不少营业员的手上都是道道裂痕,手指上贴满了橡皮胶。我有个同事,在加工粉丝的时候,右食指被刺了一个小洞,当时简单包扎了一下,结果感染化脓,打针吃药好多天才了事。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加工枣子,冬天枣子结成一团,不能用食品铲子,因为铲子一用力要断,当时又没有其他工具,只能用手将枣子一团一团挖出来,一个年货供应下来,手指变黑、出血、长茧,是家常便饭。

    此外,副食品行业也是春节供应的重头戏,副食品供应大有讲究,像家禽票,买了鸡就不能买鸭,凭蛋票可以多买点冰鸡蛋,冰鸡蛋吃口差,聪明的上海主妇用冰鸡蛋做蛋饺。肉票买猪头肉的时候,可以多买点,因为那个时候有猪头肉吃已经很不错了。到菜场买年货,比到食品店买年货更加吃力,不少人家排队用砖头、破篮头做数,结果在半夜里,砖头、破篮头不见踪影,于是骂大街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兄弟姐妹多,人多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我们兄弟分班,比如,我和弟弟先上半夜排队,到下半夜,两个哥哥过来替换我们,然后就直接将菜买回来。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上海的一般人家都有子女插队落户,子女回家探亲,可以带点当地的长生果、香瓜子。也有自己家里炒南瓜子、西瓜子的,这就需要在平常将南瓜子、西瓜子收集起来,再放到太阳底下去晒。我大阿姨住在虹口区的舟山路,隔壁就是鼎鼎大名的“好吃来”炒货工场,我们经常去“好吃来”要点细砂,用细砂炒瓜子,味道特别好!

    那时的春节期间,朋友之间很少走动,因为大家都是固定的配给。一家人团聚,在外地的也回来了,家长把平时省下的肉票用到刀口上。大人小孩都看着那肥肥的肉,口水都流了出来,已经多少时间没有这么爽快地解馋了。

    尽管春节商品供应数量很少,品种也单调,但是节日气氛却很浓,大家的脸上的笑容是真诚的。一年365天,平时过的是清淡日子,春节商品尽管凭票供应,数量很少,品种也单调,但已是全年最丰盛的了,所以节日气氛显得特别浓,但仔细想想,这些是以全年苦日子、平淡日子为代价换来的!




作者    郑自华

至尊狼王 2019-02-01 21:40
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的了。

hotant 2019-07-11 20:39
现在想买啥都不愁买不到了


查看完整版本: [-- 年货———难忘的回忆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