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谈“至”论“致”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谈“至”论“致”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9-02-17 21:12
            荀子名篇《劝学》中有两个经典的句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在笔者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疑问:“至”和“致”有什么不同?能否互换?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要想给出合理的解释,我们似乎有必要梳理一下这两个字的本义及其引申义。

  “至”的甲骨文最下部的一横表示地面,整个图形“像箭射到地面上,本义为到达”。而《说文解字》说:“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大意说一只鸟从天上高处飞下来,到达了地面。故许慎释“至”本义为“到、到达”。这样我们似乎可以梳理出“至”字释义的引申路径:①动词,到、到达,如“自始至终”;②形容词,终极的、极端的,如“至理名言”;③副词,极、最,如“至善至美”;④连词,及、对于,如“至于”。

  “致”金文左边为至,右边像人的脚,表示行走,合起来表示走到。其造字本义为动词“走到,到达”。《说文解字》说:“致,送诣也。”段玉裁进一步解释为:“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处也。从攵从至,攵,犹送也。”许慎释为“送达、送到”应是“致”的引申义。“致”的释义引申路径如下:①(本义)动词,走到、到达,如:“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庄子·外物》);②动词,送到、送达,如“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③动词,达到目标、造成、实现,如“发家致富”;④动词,给予、付出,如“致敬”;⑤名词,兴趣、情趣,如“兴致”;⑥形容词,精细的,精密的,如“精致”。

  仔细辨析,我们发现“至”与“致”在表达“到、到达”的义项时,还有着细微之别。“至”指人、事、物的到达,含有主动的意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说一个人如果不积小步,是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外的。它强调人自身主动积累“跬步”到达目的地的重要性。而“致”强调了外物在对象达到目的地方面所起到的辅助作用,有“使达到”“被送达”的意思,含有被动的意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是说人并非有“利足”自己走得快,只是善于借助车马这一工具,却能将自己送达千里之外。它强调了借助外物弥补人类自身不足的重要性。由此观之,《劝学》中的“至”和“致”两个字用得很恰切。

  前几年有部同名小说改编的偶像剧《夏至未至》,标题中的两个“至”的意思可不一样。但不少学生将“夏至”“冬至”中的“至”理解为动词“到”,将“夏至”“冬至”解读为“夏天到了”“冬天到了”,从而将其错误地理解为“夏季的开始”和“冬季的开始”。如果这样理解是正确的话,那么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冬”该作何解?会有两个表示同一节气的名词吗?其实“夏至”“冬至”中“至”的意思不是动词“到”,而是形容词“终极的、极端的”。例证为《恪遵宪度抄本》中的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冬至”其实是“夏之至日”“冬之至日”的简称。“夏至”就是夏季里昼夜时长比例最极端的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过了“夏至”日,白天逐渐变短,夜晚渐长;“冬至”则正好相反。

  另外,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两句名言:“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中的“致远”就是“实现远大的目标”的意思,或可理解为“将自己送达远方”,但是绝不能写成“至远”。

  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时能仔细区分这些易混淆的汉字的不同之处,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更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增强。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

至尊狼王 2019-02-18 00:07
看来这两只字的意思也是有区别的。


查看完整版本: [-- 谈“至”论“致”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