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9-03-02 08:50 |
周末闲来无事,骑车在蚌埠的周边转了一圈。从绿地世纪城出来,上黄山大道一路向东,到曹山路左拐,过东海大道就进了市区,再往前走不远就能看到一个路牌,上面写着:汤和墓古迹园,这就是汤和古墓。 汤和其人,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的,与明太祖朱元璋为同乡好友,都是凤阳人,元末随朱起义,屡建战功,官至信国公,公元1395年,病逝于安徽凤阳。汤和病逝后,皇帝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谥襄武,敕葬安徽蚌埠龙湖南岸的曹山南麓,也就是现在的汤和古迹园的位置。 汤和墓古迹园位于蚌埠市东郊曹山。说是东郊,其实现在已经成了蚌埠的市中心,这几年由于蚌埠市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龙子湖的开发,已经使这里成了国家的AAAA级景区,成了山青水秀,风景这边独好的易居地区,周边房价在蚌埠市也是比较高的地段。汤和墓面对龙子湖,背负曹山,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墓园中古冡松涛,已成了蚌埠市的龙湖八景之一。 沿着路牌指示的方向向胡同里走大约二百米左右,有一道门,门外的墙上,有一个宣传栏,上面简要地介绍了汤和的生平,还有几张照片,是组织学生搞纪念活动的。大门有一个老人家看着,每天早上8.30开放,11.30闭馆;下午2.00开放,5.30闭馆。上次我是12.00来的,老人家不让进,这次是9点左右到的,终于可以进去了。现在参观是不收费的,但是自行车不让进,只能放在外面,我只好把自行车锁上,托老人家照看一下,只带了相机进到里面。 对着大门可以看到两个大的立柱和一个汤和墓的标牌,都是在石头上刻的字,应该是建墓时就有的。再往里走就到了墓南面的神道了,长200多米。道的最南面是一个大型的神道碑,由一个大石龟驮着,大石碑上应该是神道牌铭,但现在已经看不清字迹了,碑也有断了修复的迹象。 从神道碑往北走,有石雕的马、羊、狮、武士、文官等,雕刻线条流畅粗犷,这些都是明初石刻中的精品,是名符其实的明代艺术。石刻的两边是成片的青松古树,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正对着神道的是享堂—一座古朴巍峨的大殿。享堂内坐北朝南有一神龛,龛内立一长方形祭祀牌位,黑底白字,上书“明东瓯襄武王汤和灵位”。在享堂的东西两侧,各建了一座汤和事迹陈列馆,里面详细地记录了享堂的历史变迁。 据考古资料记载,此处正是汤和墓享堂旧址所在地。原享堂始建于1392年—1395年间,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其地表建筑原形早已荡然无存。从1973年至1998年,经考古工作者二十余年的发掘、调研、论证,享堂旧址和地下珍贵遗存才得以最终定论,从而使其重建工作有了科学依据。 为了重现昔日汤和墓享堂风采,纪念这位中国明代最早的抗倭名将,1998年,蚌埠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及市文物管理处在充分调研、勘察、论证、策划的基础上,决定重建汤和墓享堂。与此同时,省文物管理局及蚌埠市政府还给予了专项拨款。1991年年底,经过整整七个月的紧张施工,汤和墓享堂工程如期竣工。白色马头墙、青灰色筒瓦、深褐色木梁、飞檐翘角、色彩淡雅和谐,构成汤和墓享堂的主基调。 走过享堂,就能看到汤和墓了,由于本人胆子小,没敢进到墓室里去看,只能摘录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汤和墓为大型单券式砖石结构,分前后两室。墓室整体凿山而建,在前室拱门两侧,还可见裸露的山体大石。据专家考证,汤和墓墓室在历史上至少两次被盗。1973年11月,文物工作者在发掘该墓时,偌大的砖石墓内被捣碎打烂的陶瓷片随处可见,虽然清理出上百件精美文物,但都是一些小件。而令考古专家惊喜不已的是,有一件大型青花带盖瓷罐竟然完好无损,未被盗走实乃不幸中之万幸。这件“元青花双兽耳大罐”青花瓷器可谓是国之瑰宝,是研究元明之际青花作品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墓园的东侧,有许多名人们提字的石碑,还有一个亭子,供游人休息。在亭子的南侧还有一尊汤和的铜像。据看园的老人家讲,这座铜像是汤和的后人们自己出资建的,每年都有居住在世界各地的汤和的后人们来到这里祭祀自己的祖先。铜像塑造得栩栩如生,威风凛凛,与园中的苍松翠柏相衬托,充分展现了墓园主人的神武英勇的气概。 汤和的一生,不仅为大明的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同时在东南沿海治倭患也立下大功。特别是到晚年,能做到功成、名就、身退,在朱元璋杀戮功臣时能全身而退更是值得后人学习。明史列传第十四里是这样描述的: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嘉庆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致,久且不圮,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