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9-03-11 08:10 |
□ 顾瑜凡 崇明中学·高三(7)
从记事起,我们就被父母、老师灌输许许多多的道理,就如同机器人在出厂前被输入一套既定程序。然而我们却总是与其背道而驰,并未将程序严格执行。
在我看来,原因有二:一是这样的“道理”实在太过圣人化,以致我们难以达到。例如,你需要始终保证思想的纯粹,不被利欲熏心。然而物欲横流的社会又岂容我们不带半点追名逐利之心?又比如,我们都知道“唯有读书高”,但我们也想要适时的松懈与颓废。而第二点则是人内心的“叛逆”情绪,一种本能的对于既定事物的“看不惯”。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又怎会乐于被所谓“道理”摆布?
我认为,我们正需要这样一种叛逆。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被废黜的国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且高贵的,做自己的国王才能拥有真正精彩的人生。
无知山谷里的守旧老人撑着一本写满大道的所谓圣书,他永远也走不出封闭的村庄,更到不了思想的高地;文章就该按这样的格式写,这是文人皆奉行的道理,但他们却永远写不出别具一格、富有新意的千古佳篇。
因而“叛逆”是极为必要的,在“国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看到村民在先驱者的指示中找到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们也看到了文学改革后大放异彩的各位“风骚人物”。
这一切,都归功于“叛逆之心”,归功于做自己的国王。
有一粒沙进了蚌的体内,按道理来说它应该将其排出体外,可它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以自身养分将其包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沙砾最终变为珍珠。试想如果按道理来做呢?那么沙仍旧是沙,我们将不曾见识到珍珠的光彩。
反观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的是沙还是珍珠就显而易见了。我不否认古已有之的道理很大程度上的正确性,只是在这样一个思维碰撞的时代,我相信每个方向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若是人人都死守道理,将其视为自己的信仰,难以推陈出新且不谈,这一生必定是枯燥且疲惫的。
化用泰戈尔的话,那么道理之川应是从实践之沟渠中通过的。做自己的国王,给自己从心而行的实践一次机会,要坚信自己也定能觅得新世界的大门。在此过程中,我们无需将他人的抱怨入耳,坚定自己的想法,昂首,向前。
做自己的国王,抛开所谓道理的束缚,为自己采撷一朵蔷薇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