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浮生六记》中的崇明印象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浮生六记》中的崇明印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9-03-17 15:30




□ 周惠斌

  《浮生六记》“幽芳凄绝,读之心醉”,尽管不是文学名著,然而影响广泛,在海内外享有超高“人气”,备受推崇,有英、法、德、俄等多种译本传世。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乾隆二十八年(1763)生于苏州,自幼读书,但未及第,19岁开始习幕,除短暂经商外,一生以坐馆游幕为业。


  《浮生六记》全文3万余字,凡6篇,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仅存前4篇,记述了作者夫妇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的人生际遇和各地的漫游见闻,文辞朴实,情意深挚,性灵独抒,感人肺腑。其中,“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两次提到崇明,状写了清代中期崇明的沙地涨接、农耕水利、民居特色和淳朴民风,率真清新,惟妙惟肖,读来饶有情趣。


  嘉庆甲子九年(1804),沈复时年42岁,随友人两度来到长江和东海交汇之处的崇明。第一次是阴历七月,因朋友夏莼卿(号蒪芗,别号揖山尊人)有“交易”而到崇明帮忙“代笔书券”,但具体是在崇明的哪个地方、住了多长时间,因记述不详,今已无从知晓。第二次是阴历八月或九月,随夏莼卿到崇明的外沙永泰沙(今启东久隆镇地域,当时隶属崇明)“勘收花息”,这次停留的时间较长,达两个月,文字也较前者细致、具体。


  新涨后的永泰沙,北距吕四、南距崇明诸沙各60多里,西距海门厅群沙也在40里开外,东面则是汪洋大海,可谓“环沙皆海也”,这与初涨于唐代武德年间的崇明岛的形成、演变如出一辙。沈复夜宿永泰沙,时值秋季,“卧床外瞩即睹洪涛,枕畔潮声如鸣金鼓”,“忽见数十里外有红灯大如栲栳(柳条或竹子编成的笆斗之类的盛物器具),浮于海中,又见红光烛天,势同失火”,“此处起现神灯神火,不久又将涨出沙田矣”。沈复的耳闻目睹,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大自然嬗变的规律,也印证了崇明千百年间此涨彼坍,最终成为泱泱大岛的沧海神奇。


  崇明地处江海之冲,历来依堤为障,以水为命,境内河道纵横交叉,修堤、筑坝、疏浚河道以及种粮植棉等,自古以来是岛上的大事、要事。永泰沙新涨后,垦荒耕种的崇明人涉江而往,在那里筑堤防潮,以闸灌溉,躬耕农事。他们在“每一字号圈筑高堤,以防潮汛。堤中通有水窦,用闸启闭。旱则长潮时启闸灌之,潦则落潮时开闸泄之”。崇明先民斗天争地、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垦拓精神,在沈复的描述中已然是一种传奇而被称道褒扬。


  崇明先人习惯同族聚居,自成一宅。传统住宅以南向居多,房屋布局以“三进两场心”形式为主,俗称“四桯头宅沟”。一般环宅开沟,沟上架桥,沟沿遍植果树和榆柳,宅后种竹,最外层围以株杨。位于长江口北翼的永泰沙,其时新涨初辟,尚无街市,茫茫芦荻,绝少人烟。沙地上新建的“丁氏仓房”计“数十椽”,“四面掘沟河,筑堤栽柳绕于外”,“养鹅为号,以防海贼”。这些特征,与崇明本岛上传统的“三进两场心”民居架构,显然并无二致。


  崇明先民知力穑,尚质俭,重廉耻,勤劳朴实,侠义好施,安于本业,但喜诉讼、好赌博、重迷信。永泰沙的佃人,在沈复看来,“俱豪爽好客,不拘礼节”,“一呼俱集”,对“产主”(地主)“唯唯听命,朴诚可爱”,“一言公平,率然拜服”;如果“激之非义,则野横过于狼虎”;倘若有朋自远方来,则“宰猪为饷,倾瓮为饮”,“令则拇战”,酒酣后“舞拳相扑为戏”……这些民风乡情,充分反映出崇明先民性情开朗、爱憎分明、崇尚情义的性格特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初读《浮生六记》,惊为“人间最真情”的自传笔记,泪眼朦胧,心有戚戚。不单感怀于沈氏夫妇“闺房燕昵之情,触忏庭闱之由,生活艰虞之状,旅逸朋游之乐”,而且对沈复有关崇明的记述尤不能忘情,至少在当时,它让我真切地感悟到崇明的渊源风情,更平添了一番思古之幽情……



至尊狼王 2019-03-18 00:21
看来老假非常喜欢崇明这地方。。有关崇明的帖子也转过不少的了。


查看完整版本: [-- 《浮生六记》中的崇明印象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