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9-04-26 10:43 |
前几天,在泰州凤凰小学门口,无意中看见一位兴化老乡手执一份“蒋义海艺术馆”馆刊《金沙沟》,这让我想起了一件悠远的往事。 那是1981年暑期的事了。那天,公社党委吴怀逊书记交代我一项重要任务:近日,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乡土》报主编、里下河文学流派著名作家马春阳,来我们公社进行“抢救民间文学遗产”的采风活动,你全程陪同。 这位马主席,早就在《乡土》、《雨花》等报刊杂志上见过,他50几岁,做过县长。写过中篇小说《十二道水车》、电影剧本《播种者》、短篇小说《小没魂放鸭》、报告文学《水洼粮山》等,都是当代文学上的成功之作,被文学界誉为“江苏的赵树理”。 马老名气很大,却没有一点架子,跟我说话就像老朋友似的有说有笑。 在随后的采风活动中,我们同吃同睡,每天我拎着收录机,跟在马老后面召开座谈会,邀请民间艺人、社员讲传说,说故事,谈民间谚语等,我边做录音,边做记录,很快一周时间过去了。 临行前,马老邀我往兴化参加有各公社文化站站长参加的“民间文学研讨会”,并再三叮嘱我务必参加。 五天后,我准时应约参会,晚上住宿时,我被特殊地安排在新二招的二楼,其他参会者均住在城北中学的宿舍里,马老享受县团级以上级别的待遇,住在三楼的单人大房间。 时值8月中旬,天气不十分热,晚风阵阵轻拂,微闻远处的声声蛙鼓。房顶的吊扇慢悠地转着,我正伏在桌上撰写着当日会议布置的民间故事稿,这时马老笑呵呵地走进我的房间。 我们正谈着玩,突然,门外传来“笃笃笃”的敲门声,有人问:“马老在这里吗?”马老一听,立即回答:“在这里,请进!” 门开后,只见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高挑的身材,面容微瘦,眉宇间透出一股深邃、睿智与灵气,更显出一脸坚毅执着的气概。 马老含笑相迎,来人与马老并不讲究客套,刚落座就直奔主题娓娓而谈,绘声绘色地聊谈起文学艺术界的奇闻轶事来,看得出他们是很熟的朋友。 我仔细地观察着,来人谈锋甚健,说话间透出一种儒雅之气和文人的傲骨之风,马老一边专心听,一边也与之应答着,有时马老会因为来人的生动表述而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甚至有时连我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的聊谈既幽默风趣,又不乏严肃认真,旁征博引时又略带调侃的味道,妙语好词随口而出。 我静静地欣赏着他那深入浅出、学通古今的话语,常常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听到动情处,少不更事的我竟然忘乎所以起来,也插个一言半句,真乃“初生牛犊不怕虎”!他闻之稍作停顿,脸上毫无鄙夷之色,而是欣然作答。 不知不觉间,他们的交谈大约持续了两个小时,来人瞄了一下手表,看时间不早了便跟马老道别,也转过头来礼貌性地跟我点点头表示告辞,我腼腆地含笑目送。 马老将客人送走后又折返回来,特地告诉我:“刚才走的那位朋友,叫蒋义海,是兴化文化馆的创作员,他以前是沙沟中学的高中教师。”当我听到“蒋义海”三个字时,不禁大吃一惊,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蒋义海?虽然他跟我平素从未谋过面,但其姓名早已如雷贯耳,而且对他的工作生活经历也略知一二。 因蒋先生才华横溢,上海《文汇报》曾拟调他去担任记者,终因当时的校领导“爱才惜才”而搁浅。 四天的“研讨会”结束了,根据会议要求,每个参会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我写的题目是:“忠实记录,慎重整理———浅议整理民间故事的一点认识”,写好后便将此稿交给了大会秘书处。 那是9月份一个天朗气清的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邮递员送来一封印有“兴化文化馆”字样的信件,我连忙撕开封口,抖出信笺,不禁疑惑,这不是我写的那篇心得体会稿吗? 这时,稿件右上方一行字跃入眼帘:“此稿有质量,请用心改好后寄来,蒋义海”。后来方知道,此稿是供《民间文学通讯》刊载使用。 岁月如流,一晃近四十年过去了,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遇见过蒋先生。 现在,寄情于翰墨书画的蒋先生已届耄耋之年,有“中华一枝梅”之誉的他,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书画家,“书画留青史,艺坛一怪雄”,他当得起!
作者 时云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