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他用收来的旧砖瓦,造了一座隐在竹海中,睡在大山里的山居酒店 [51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旅游讨论 -> 他用收来的旧砖瓦,造了一座隐在竹海中,睡在大山里的山居酒店 [51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19-07-19 15:24
          



设计部落:shejibuluo

时间的痕迹,有着真实的力量。

——设计师 · 余平

1

只有真正被装修污染伤害过的人

才明白健康环保的重要性

余平爱穿着纯棉质地的衣服,爱背黄书包,一身朴素。当穿着纯白棉布衫的他,脚底生风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仿佛也带来了一股泥土的清香。



设计师 · 余平

然而他并非天生如此。很多年前,他也追逐流行。开着设计公司,做着项目,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突然某一天,他病倒了。原因竟是常年累月在工地工作,接触了大量有害建筑材料。从那一刻起,他开始关注健康,并思考如何做健康的设计。



2

思考比了解更有趣,但都比不上观察

坐在那里,是想不出所以然的,于是他放下大部分工作开始去观察、去感受,并踏上探访古民居的道路。这一走,就是20多年。



2018年 甘肃 · 张家台 土+土+土+木



2012年 内蒙古 · 恩河 木+木+木

二十多年间,他以一名老房子记录者的身份,拍下10万余张照片,记录了即将消失的古民居群落。这些个性鲜明、形态各异的建筑形态,不仅给予了余平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也是中国古民居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



2001年 陕西 · 陈炉

大量的古民居实况不断向他印证,地域的限制,反而生发出无限智慧,材料的纯粹,则会激发出无限潜能。设计师余平逐渐梳理出了古民居建筑的5个音符:土、木、砖、瓦、石



2013年 江西 · 白鹭 瓦+瓦+瓦

于是在拍摄古民居的过程中,余平找到了自己的设计语言,也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走的设计方向。



2005年 福建 · 东庠 石+石+石+瓦

杜绝过度装修,用生态环保的基础材料“土木砖瓦石”来构筑空间。这也成为余平独特的设计坚持和设计表达。



2005年 福建 · 东庠

3

在南京无想山,

造一座隐在竹海中,挂在树梢上的山居酒店,

让城里人回到朴素的旧时光

“古树高低屋,斜阳近远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是多少人记忆中依山傍水的故乡,这也是南京花迹无想山居。



2017年某日,南京花迹酒店主理人老胡和设计师余平,第一次走进无想山深处。曾几何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塘家庵村也是破败不堪。但大家也惊异于,在距离南京城不远的地方,居然还有这样一块深藏于青山碧水间的璞玉。

一见倾心,再见倾情。于是他们决定在这里建一座隐在竹海之中,挂在树梢之上的山居酒店。



对于在古村落行走多年的设计师余平来说,既然是在乡村的土地上做设计,就要怀着对乡土的敬畏之心,并不希望把当下流行的东西强加于这片土地。保留村落的形态,则是在设计之初就决定的事。



提起村落,总是会让人在不经意间多了一份亲近与温情。那是源于家族式的对话形式,也蕴含着浓浓的守护之情。



余平说,这次要建造一座有情感有记忆的山居酒店。传承江南山地民居特色,赋予有生命属性的材质,还有厚重柔软的景观环境。



在江南山地民居中,砖和瓦构成建筑主体,也成为这次设计的主音符。



部分老建筑被加固修复后得以保留使用,而新建造的房子,一砖一瓦都是从周边拆迁的村落收回来,再经过打磨后,重新砌筑起了这里的一房一廊。

轻抚墙上的一块块老砖,仿佛在和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对话。岁月是墙上斑驳的痕迹,老砖新用却为我们带来新的庇护。



这些一出世就已年过半百的房子,记录着光阴的荏苒变迁,也记录着故乡的山长水远。



砖和瓦,作为有着生命属性的材料,其特有的质朴妥帖,让居住的人感到踏实、安定。



在对村落的改造中,不仅要传承村落特有的历史文脉,也要尊重当下使用者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设计中有意识的运用了加减法。



通过做加法,改善了传统民居中的通风和光照环境,增加空调、地暖等设备,提升了内部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减法的运用,则是去繁化简。通过减去一些传统民居中的精神符号,让建筑形式更加简洁。



广场的黑板墙上,还留着余平老师给花迹无想山居的12个字:砖房子,瓦的顶,石头地,竹围栏,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从周边村落拆迁收回的旧砖瓦,就地取材铺就的石头地,山中竹林编织的竹围栏。这些从自然中来,最终都可以回到自然中去的传统材质,筑造出我们心中的村落家园。



规划中,不仅是保留部分老房子,一些建筑的功能性也得以延续。村落里的学堂重建后,以谦和稳重的姿态立于竹林间。



面向竹林的一面墙,装了老木的格扇门。古朴而悠远的意境,让人不自觉地将心放缓。



为了减少各类飞虫的不请自来,设计师在格扇门内侧还装了整面的玻璃隔断,既不影响观景,又顺应着我们这些从城市里带来的“娇气”。



现代的生活方式,已经让我们对自然界的不明物种有着天然的戒备心。一边赞许着设计师的细致贴心,一边又反省着自己的城市病。





学堂很大,可做雅集、诗书礼乐,晨读写字也是不错的体验。还可以办一场同学会,重温年少时光。



一座老房子改造为村史馆,老家具、煤油灯、斑驳的墙面,部分还原了过去本地村民家中的状态,时光沉淀下的温情被小心保留。



客房之间都用长廊相连,每走到长廊处,都能感受到来自山间清凉的风,就连七月的盛夏在这里都变得清静了许多。



山中最美的是自然,站在连廊上就看得到身处的无想山,你与山之间竟是那么近。



傍晚院子里放着竹桌、躺椅,一把蒲扇就把人带回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一家人围坐在院中,吃着瓜果聊着天,抬头还能数星星。那时候我们和自然很亲近,那时候我们和家人话很多。



踏入花迹大堂,从硬装材质到软装搭配,都以简练自然的语言来表达。呈现出独特的调性和质感,同时又融合了人文精神,浸润内外。



将朴素的生活方式植入空间中,当人们置身其中,自然而然生发出内心对生活的诗意感知。



室内既没吊顶,也没门套,既没有窗套,也没踢脚线。客房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总是在不经意的转角看到设计师打造的诗意和匠心,只待你细细发现,慢慢品味。



楼梯扶手、墙角这些有棱角的地方都被打磨得光滑。



本是粗糙的红砖白墙也经过处理变得光滑细腻,摸起来柔软亲肤,无形间让人放松而安心。



配套餐厅——花迹食房,同样是原木色系、质朴简单。厨房里保留了当地村民的老灶台,你有机会品尝到地道的本地菜。



在客房家具中,甚至没有一个抽屉、一扇门,设计师将没必要的装饰几乎都给省略。做减法、做空、留白、做足地域文化、做朴素设计是设计师余平一贯的“文风”。



室外,有小小的院落,室内,是开敞的空间。山间的房子,不能满,像打开的内心,要开阔,要呼吸,更要自由。



如果想要和窗外的景色更亲近些,那就到院子里坐坐吧。此处,就是你在山中的后花园。



在花迹的42间房里,暖色调,纯棉的床品,温暖的灯,夏天头顶有吊扇,冬天脚下有地暖。阳光从窗外、廊间穿过,山里清凉到晚上都不用开空调,只要打开风扇再开了窗,身体呢,就都在自然里。



砖砌的玄关满足收纳功能,不设抽屉和柜门,也不用担心离开前物品会有遗漏。衣橱内部用棉麻的的软垫做背板,连衣物在此都会得到悉心呵护。这样的小细节在看到的那一刻,连心都柔软了。



暮色四起,天地之间,浸染上了浓重而深沉的墨调。聒噪的蝉鸣渐渐销息,繁星明月挂上了树梢,山中的夜,太温柔。





面对苍翠的山间密林,闻着稻田青禾泥土香,沉浸在清凉的泳池中,蛙声、流泉、稻香、荷风、星月、萤火虫。时光在此停驻,放慢了节拍,人生难得惬意。



无想山茂密的森林守护着这方净土,而花迹就睡在无想山半山腰的山坳里,这是一处温柔乡,这也是一处居心地。



老胡说,

几年后的花迹会更美,

墙上爬了绿植,

脚底是青苔和雨露,

房子隐在山中。

随着日月、时节的更迭,万物生长,

温润如玉,温润如时间,

花开了又落,“迹”也显现了。

论山间岁月,有花迹可寻。

假正经也 2019-07-19 15:51
古民居要得到保护,似乎除了搞旅游开发就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至尊狼王 2019-07-20 00:00
这个看上去也挺漂亮的

smen 2019-07-23 21:32
太过山寨 还挺新的呢


查看完整版本: [-- 他用收来的旧砖瓦,造了一座隐在竹海中,睡在大山里的山居酒店 [51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