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痞子 |
2019-10-26 23:57 |
我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很喜欢骑电动车,梦想买个摩托车。
我妈是各种阻止我说,这个是肉包铁,你坐公交车或者打车吧,那个是铁包肉,那个就硬。
做了汽车这个行当我才发现,汽车看着那么硬邦邦,有很多地方都是软的,还必须是要软的,还不能硬,今天跟你讲一讲。
保险杠为什么不能硬?
硬保险杠容易在轻微的碰擦中损坏
首先这个保险杠不能硬,车子上面的前保险杠是不能硬的,主要的原因是两个,第一个太硬容易坏,这个始作俑者,是美国的IIHS,就是那个变态的保险公司,一起加了一个汽车小朋友们一起搞的一个,安全测定组织。
他们研究发现,你太硬的保险杠,容易在轻微的碰擦中发生损坏,尤其是金属材质的保险杠。
汽车厂家用增韧剂提高保险杠韧性
这个主要是因为金属它是刚性材料,而塑料之类的高分子聚合物是韧性材料。
汽车厂家它为了让保险杠韧性更强,它就会对保险杠用这个增韧剂,比如说SBS、SEBS、POE、TPO、TPV之类的东西。
你就这么想,这就好比是你刚刚喝完的易拉罐,很容易「嘎」一下,就把它压扁了,而且基本上是还原不回来的。
那相应的来说,你要捏扁一个塑料瓶,是不是就相对比较难一点,有兴趣你可以试试看。
软保险杠对三方都有好处
那这个道理IIHS也是知道的,毕竟这个是保险公司搭建的组织,和自己的利益和钱有关系的,一直要赔,老是要赔,我保险吃什么饭?所以说它说,你们这些造汽车的,用非金属的材料造保险杠就可以了,动不动裂了的怎么办。
那么这个算是一个三赢的局面了,保险公司少赔钱,造车子的厂家因为从铁的或者钢,变成了这个塑料的,成本也少了,我们买车的人也不用动不动去维修点,又省钱又省时间。
软保险杠还能保护车外人员
那么软的不是要人命了吗?软的保险杠反而可以救人命,这个就是行人保护。
又是美国,美国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它规定的,保险杠必须要在低速碰撞的时候,能对车外人员提供保护。
最低标准就是正面用4公里的速度「吧」撞到一个人,从侧面或者是2.5公里的速度,「吧」撞到一个人,这个行人不能受到损害或者叫做损伤。
立标为什么不能硬?
保险杠上的车标也都造软了
那么为了响应这个保护行人的号召,车企就把这个保险杠要造得软一点了,有些良心一点的车企甚至把立标都取消了。
劳斯莱斯甚至还设计了一个,立标碰撞快速收回结构,就是为了保护行人。
奔驰那个就是软软的,你直接可以往后扳,这个车标会断,人不会有事。
硬车标撞到人会伤上加伤
道理其实很简单的,拿一个充气塑料棒敲一下脑袋,不会有事的嘛,就像闹着玩一样的对不对。
你要是拿个硬邦邦的锤子,「啪」一下就头破血流了,以前大学里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对不对。
你要是在这个车头再加上一个立标,简直就是用这个碎冰镐来敲脑袋了,敲进去还给你扳一下给你搞开来,像开花生壳一样,那这个相对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另外的话,发动机的这个引擎盖也是不能太硬的,主要就是刚才说的这两个原因,不能硬。
汽车的吸能盒为什么不能硬?
汽车吸能盒是为了保护乘车人员
那还有哪些地方不能硬?汽车的吸能盒是不能硬的,甚至说必须要是软的。
汽车的吸能盒,它是装在防撞梁和汽车车身本体之间的,这么一个东西,它和保险杠保护行人的目的是不一样。这个东西装在那边,是保护车上我们这些人的。
吸能盒靠变形吸收撞击冲击力
原理蛮简单的,就是结构上面再装了一些凹槽或者孔洞,人为的把它做软,发生碰撞的时候它就会变形,把车子外面的冲击力给吸收掉,车里的人就会更安全。
这就好比,你小脚趾不小心踢到桌腿的时候,痛得要死,脚趾甲都翻起来了。那你「啪」一脚踢到懒人沙发上面,什么事情都没有,就沙发有点脚臭,相当于是沙发帮你这个冲击力给吸收掉了。
吸能盒可增加撞车时的缓冲
重庆理工大学做了个实验,一个普通的吸能盒,至少能吸收30千焦的能量,虽然吸收能量不多,但是它可以给安全气囊、安全带,其它的这些安全设备,争取响应时间。
这个就像我们在看在线视频的时候,它会有一个缓冲,让你看这个视频更流畅。
但是有时候网太卡视频没缓冲多少,已经放过去了,视频就动一段停一段,动一段停一段。
这个就是前面难受的地方了,没有响应时间了,断档了,车子撞上去安全气囊还没弹出来,人已经往前面飞了,都是这种东西了。
内饰为什么不能硬?
太硬会失去高级感
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不能硬?内饰当然是也是不能硬的,但硬它有什么坏处你有没有想过?太硬会失去高级感。
我找了个比较玄学的,国际心理物理学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SION》,在2010年发布了一个关于质感的研究。
它说这个人对材料的质感判断,主要是来源于视觉和触觉,大约80%来自于视觉,20%来自于触觉。
软内饰让人摸着更爽
那么从材料心理学来分析,有这么个学科的。视觉主要影响的是情绪,触觉更影响直接的判断。
这种细腻、柔软或者光滑的触觉,可以带来快适感知,用人话说就是摸爽了。
你就好比这个棉衣和丝绸,丝绸你是不是觉得更高级,你摸塑料和真皮,当然真皮也显得更值钱,就这个道理。
为了卖的更贵,车子会使用真皮软内饰
那么贵的车子为了营造高级感,就是为了卖的更贵,它会大面积地使用真皮材质。
便宜的车子,提高了这个高级感又想省钱,那么就用发泡塑料来代替硬塑料,就是为了摸着更爽更高级,可以卖的更贵。
安全气囊藏在内饰面板后面
那么内饰不能硬难道就是为了卖贵吗?显然不是这么简单,太硬还不安全。
汽车的安全气囊大部分,都是藏在这个内饰面板后面的,如果你发生了一个碰撞,这个气囊就充气膨胀,顶开内饰。
然后所有的设计都是要顶破这个内饰,把这个东西弹出来的。
你比如说方向盘上面的安全气囊,就是要顶破你这个「叭叭」按按的这一块盖子,破盖而出才能保护你的头部的。
内饰硬使安全气囊无法弹出,失去保护
装了这种隐藏气囊地方一般会写个AirBag,一个小方块的一个标识写在那边的,这些地方的材料用的都是比较软、比较薄的,有的甚至只有0.5毫米这么厚,可以说是薄如蝉翼了。
要是这些地方搞的太硬,要么就是气囊没有办法顶破爆出来,失去保护作用了,要么就是顶破。
如果弹出了,硬内饰也容易炸到人
这个内饰,就变成一个破片手雷,就手雷爆炸的那一个弹片,以100到200英里每小时的时速,炸在我们脸上了,可能车祸是没事,安全气囊把人给炸残了。
这个事情还真发生过,有兴趣的朋友你可以百度一下,把高田玩到倒闭的死亡气囊,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了。
隔音材料为什么不能硬?
那么除了这些还有没有?隔音材料也是不能硬的。
越是坚硬的材料,传递声音的效率越高
比如说这种止震板、消音泡沫。它是给车子带来隔音效果的,也是不能特别硬的,我们坐在车子里面的人听到噪音,主要是由固体、气体两个方式传递的。
越是坚硬的材料,传递声音的效率就越高,科学上是把这种传播声能的方式叫做声桥。
软性材料反而能吸收噪音,降噪
这个隔音材料,它就是为了降低声桥效应,就必须使用软性材料,这个是可以解决声音,通过固体来传导的问题。
硬质材料密度比较高,它是不能吸收空气中传播的噪音的,疏松的这种隔音材料,像海绵一样的这种东西,吸收噪音也能起到降噪。
本身不传递,别人过来的我还能吸掉一点,降噪就比较好了。
和隔音耳机里的海绵是同样的道理
打个比方,你在地板上玩弹珠,楼下会上来敲门的对不对,但是你在地毯上玩弹珠,楼下睡的好好的,第二天早上还能跟你说声早上好,要不要到我家来吃点早饭什么的对不对。
隔音耳机里面的包围用海绵,也是一模一样的道理。
座椅和汽车悬挂为什么不能硬?
那除了刚才说的那些地方,其它还有很多都是不能够硬的,有些零件它为了舒适感和健康也是不能硬的,座椅嘛、汽车悬挂嘛。
太硬会导致车辆的震动传递到乘客身上
这些地方硬我们受得了的啊?直接就会导致车辆的震动,传递到我们乘客的身上。
你不要觉得就是有点晃,蹦迪也会震,这个震它会导致颈椎、脊椎之间的软组织,受到伤害,严重的时候会压迫神经导致瘫痪,医学上把这种病症叫做挥鞭症。
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和机能
它得病的原理是这样的,就是脊椎和脊椎之间,它是有个软组织,这么连在一起的。
就好比是个弹簧,它本身是具有一点收缩能力的,但是你把弹簧拉过头了或者挤得太扁了。
弹簧坏掉了,收不回去了,牛皮筋拉了时间长了、松掉了,不会弹了,就是这么个道理,为了舒适和健康这些地方也是不能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