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20-02-22 07:50 |
最近,气溶胶作为疫情焦点频繁出现在大众面前,人们几乎每天都会面对什么是气溶胶、怎么传播的、传播概率有多大、怎么做好防护等一系列疑问。 那么,新型冠状病毒真的会通过气溶胶传播吗? 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以下简称“第六版”),将原“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的官方说法变更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第六版明确强调气溶胶传播风险是有限定条件的:一是相对封闭环境,二是长时间暴露,三是高浓度的气溶胶,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都可以传播的。 气溶胶是何物?怎么传播的? 学术上认为,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颗粒物质则被称作悬浮粒子。气溶胶的直径在0.001至100微米之间(人体头发丝的直径是60微米左右),PM2.5、做饭时几米外能闻到的油烟味、楼道里抽烟者留下的烟味都属于气溶胶的一种。
气溶胶传播则指携带病毒者日常说话、大笑、咳嗽、打喷嚏的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通过气溶胶形式造成远距离传播。人们很有可能在并没有与新冠肺炎感染者有过近距离接触的情况下,因吸入悬浮的气溶胶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染病。 气溶胶越小的颗粒,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越慢,比如患者打一个喷嚏,大颗粒的飞沫受到重力的作用10秒钟就会沉降到地面,但是气溶胶可以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而且气溶胶可以随着空气流动而流动,从污染区域流动至干净区域,在1-1.8米以外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就比如楼道抽烟的人早已经消失不见,但烟味却久久不散。
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有迹可循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出,病毒或细菌可以通过气溶胶经长距离传播而在短期内导致大面积感染。 此前国内外就有很多学术论文研究了其他呼吸道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情况。 2004年中国香港学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分析香港淘大花园多人集中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的案例,推断病毒是通过排污水管下落形成的气溶胶,从而导致气溶胶的传播。 另一个相关的研究证据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涉及437个马场的马流感传播事件。这些马场间距平均距离约为1公里,最远达13公里。马流感开始时,隔离政策的宣传和执行都很到位,没有马与马的近距离直接接触,但仍发现很多马被感染。原来,感染区域与风向也密切相关:马流感在气溶胶模式在固定风向的作用下可能具备公里级的超长距离的传播能力。 此外,还有学者发表论文,利用雪貂研究了禽流感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能力。 气溶胶传播不等于空气传播,无需恐慌 虽然气溶胶会让病毒伴随在空气当中,长时间停留在某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比如患者吐的痰里面只要有活病毒,干燥之后它就有可能漂浮在空气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气溶胶传播不等于空气传播。 实际上,气溶胶传播有两大弱点:一、病毒离开细胞以后,它的存留时间很短,而且活性下降,即便气溶胶携带了少许病毒,但是它的活性不强。二、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得有个前提,就是需要有足够数量的病毒。也就是说,飞沫核虽然可以传播较远的距离,但其浓度也大幅下降,要想被传播到较远的飞沫核感染,是需要累积一定数量的。往往这种情况仅会发生在较密闭或狭小的环境中,比如长时间待在公共交通环境里、久处于电梯中或者聚集性发病的区域。 气溶胶颗粒比较大,一般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医用口罩便可以阻拦这种粒子。而特别小的气溶胶粒子(半径小于0.1微米),因为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容易随风飘走,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也不大。 同时,室外空气流动较大,病毒经过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其中有病毒的气溶胶已经非常少。“就像某位使用香水人士从身边经过时,可能会闻到香水味,但在空旷和通风场所走过后很快就闻不到,原因就是带有香水味的气溶胶已被稀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江亿此前这样举例。 因此,在马路上、小区里通过气溶胶方式被感染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些密闭空间可能有气溶胶传播风险 日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气溶胶传播是需要一定的空间和一定距离来传播的,所以通风至关重要,而且跟风向和上下风口也有关系。在防范上,人和人之间不要太密集,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在通风条件不好的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情况下,病毒更容易通过气溶胶传播。 一般居民小区,是可以开窗通风的。当通风条件上去,风险自然降低,病菌几乎不可能“飘”到室内。而良好的通风,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也可减少室内的病菌量。 所以,相比担心开窗通风会通过气溶胶传染病毒,大家更应该格外关注密闭环境下气溶胶传播的问题。 一位曾从事SARS研究的专家表示,由于气溶胶会长期悬浮,电梯、办公场所、医院里的病房、实验室、飞机、出租车等场景都有可能满足新冠病毒经气溶胶传播的条件。 例如电梯,如果第一个搭载的乘客有呼吸道症状在电梯里面不停地咳嗽打喷嚏,排出了大量的病原体,而且没有及时通风。第二个乘客再进去的时候若没有戴好口罩防范,就会长时间暴露在比较高浓度的气溶胶环境里,有可能会构成传播。 再如近期受到关注的“钻石公主号”邮轮的情况。这艘近3700余人的邮轮中,截至2月19日,钻石公主号邮轮上共有621人被确认感染新冠肺炎,感染率已达到16.7%,很有可能是气溶胶通过中央空调感染。 居家防范气溶胶传播病毒除了日常的开窗通风之外,还需要警惕卫生间的地漏和马桶。 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通报了在确诊患者的粪便里检测到了新型冠状病毒,专家提醒,粪便中已可培育出活病毒,粪便等污染物干了以后挥发再进入空气中,有可能会形成气溶胶,然后吸入感染。另外,冲洗马桶的水流也会产生气溶胶。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此前呼吁大家,要吸取SARS时期香港淘大花园的教训,并强调保持下水道的通畅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或是高危人群 医院病房,尤其是ICU病房是气溶胶传播的高危区域,威胁的主要是医护人员,普通人并不太容易接触到。
医务人员在医院病房里给病人做气管插管时,由于打开病人的气道,气管里的病毒形成气溶胶,可能会带来感染的威胁,尤其在病房通风不好的情况下。如果处在病区,或者和患者在一个房间里呆的时间很长,都会增加传染的可能性。医院ICU内,为患者使用呼吸机和其他呼吸治疗操作也容易产生,因此救治烈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负压病房。牙科、整形外科、支气管检查时,器材也会产生气溶胶。 一线医务人员应该如何防范气溶胶传播? 北京地坛医院蒋荣猛教授表示,一是将隔离病房设计成负压病房,形成单向气流;二是可以通过循环换气,每小时换气一定次数,虽然没有负压,但是通过换气稀释了密闭空间里的病毒。 建议护士在给危重病人吸痰的过程中,大量的分泌物出来,在短时间内形成气溶胶,因此一定要戴防护面屏、N95口罩,严格防护面部周围的空气进入。做核酸检测的时候,医护人员一定要额外加强防护,全副武装去采样。 带静电的衣物会更容易吸附带有病毒的颗粒,也需要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经常释放衣服的静电,可通过触摸接地金属物品的方式释放静电,从而减少衣服吸附病毒的数量。 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感染培训以及加强医院的防感染隔离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医护人员感染。 预防气溶胶传播冲马桶顺序也很重要 针对气溶胶传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仍然是最佳的预防措施。口罩是双向阻隔,公众在人流比较多或者通风不好的地方,就需要配戴口罩防护。这样,病人呼出的病毒会减少,其他人吸入病毒的可能性也会减少。 乘坐电梯时,建议身体不接触电梯空间,按电梯键时,可以用纸巾隔一层再按,回家后立即洗手。 乘客上车一定要观察司机是否戴好口罩,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做好双向的防护。 在公共办公区域不要坐得太密集,保持空间开阔,保证一定的通风,加大办公场所的空气湿度,加速气溶胶的沉降,减少感染风险。 避免鞋底将病毒带回家,避免用手去摸口、鼻、眼,触摸电梯或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 在家里注意多开窗透气,要保证空气流通。通风可吹散飘浮在空气中的病毒颗粒,降低浓度。建议一天可以开几次,总时长可保持在2-3个小时。 重视对中央空调、集中换气设施的定期消毒和清洗。 卫生间保持开窗通风,建议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保持30分钟以上。不能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每次保持10分钟左右。对家中的各处地漏口,特别是卫生间的地漏口,在非排水时,要用盖子盖严实,并每周一次将一杯清水(约500毫升)倒进排水口,然后倒入有效氯浓度2.5克/升的含氯消毒液10毫升(一茶匙),30分钟后再倒入一杯清水,这样可让地漏存水弯存够水,起到隔绝作用。 经常消毒,保持环境和物品清洁卫生,卫生间物表、马桶/便池等要经常擦拭或冲刷。 先盖上马桶盖再冲水可以防止气溶胶传播。冲完马桶,还可以用消毒液擦拭马桶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