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 1 现病史:男童,4 岁,主因间断发热 10 天,腹痛 3 天入院。入院前 10 天出现发热,最高体温 39 ℃,伴手足红色粟粒样皮疹,入院前 8 天就诊于外院,考虑「手足口病」,口服药治疗后于入院前 7 天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消退。 入院前 3 天再次发热,体温 38.1 ℃,伴腹痛,以脐周痛为主,再次就诊于外院门诊,查心肌酶略升高,收入当地医院治疗。住院期间仍有发热,体温最高 40.2 ℃,伴有腹痛,并出现呕吐 2 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外院给予静脉补液治疗,病情无好转并出现精神弱、纳差、乏力、手足凉、尿量明显减少等。 期间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室后壁心肌运动幅度减低,心包积液(极少量),左室射血分数 57.7%;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I II V2 - V6 导联 ST 段明显压低,T波倒置(图1)。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体格检查:T 35.5 ℃,P 123 次/分,R 28 次/分,BP 85/60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弱,反应可,呼吸平稳,无发绀。全身未见皮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 I° 肿大,未见渗出。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脏相对浊音界不大,心音低钝,HR 123 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略膨隆,肝右肋下 3 cm,质中边钝,脾肋下未及,肝颈返流征(-),肠鸣音 3 - 4 次/分,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浮肿,肢端尚温暖,脉搏尚有力。
图 1 窦性心律,ⅠⅡ V2 - V6 导联 ST 段压低 病例介绍 - 2 4 岁幼儿,急性起病,前驱肠道病毒感染,以消化道症状起病,有心功能不全表现,超声心动图有左房扩大,左心收缩功能下降,入院后心电图呈左前分支阻滞合并右束支阻滞及 ST-T 改变(图 2),心肌酶 CK-MB 和肌钙蛋白成动态升高,符合心肌炎表现。给予甲强龙、人免疫球蛋白静点抗炎、稳定心肌细胞溶酶体膜,同时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 住院 2 天病情逐渐稳定,心电图左前分支阻滞及右束支阻滞消失,超声心动图心脏扩大好转,收缩功能恢复正常,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不同形态),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病情逐渐稳定,住院 17 天行心脏核磁未见异常。
图 2 窦性心律,左前分支阻滞,右束支阻滞, Ⅰ V2 - V6 导联 ST-T 改变 专家解析 心肌炎为病变范围主要限于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可由感染(如病毒)或非感染性(如自身免疫疾病)因素引起,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最为常见。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包括: 研究证明,磷酸肌酸钠对受损的心肌有双重作用:① 直接供能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心肌损害时心肌细胞内 ATP 生成减少,而高于 ATP 浓度 5 倍的磷酸肌酸可以直接供能,加速心肌功能恢复;② 减少膜磷脂的流动性,稳定心肌细胞膜;稳定膜电位,减少细胞内酶的漏出及心律失常的发生。 我们治疗过程中使用了每日 2 g 剂量的磷酸肌酸钠,结合糖皮质激素和人免疫球蛋白,积极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结果,超声心动显示心功能很快恢复,心电图和心肌酶学逐渐好转,2 周后的心脏核磁未发现心肌充血、水肿、纤维化等,虽然出院时仍有偶发短阵室速,但是预估整体预后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