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0-07-31 07:34 |
穿过留泗路立交桥的桥洞,便站在了外桐坞村的村口。 村口立着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在风中轻摇着枝叶。梧桐树后便是村庄,可见鳞次栉比的屋顶檐角。村子三面环山,满山坡是郁郁葱葱的茶林。山脉起伏连绵,与云天之间描绘出美妙的天际线。 村子的东边,大多是两到三层的别墅房。这些别墅房,和一般的新农村民居房有很大的不同。现在新建的农村民居房几乎都有着一样的结构外形:琉璃瓦的坡屋顶,瓷砖贴面的外墙,从楼上到院子的大楼梯带着闪亮的金属栏杆......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毫无个性。而外桐坞村的民居房改造,则采用了与中国美院的艺术大师们合作的方式,在保留原有房屋结构风格的基础上,由大师们根据房屋特点做艺术的加工与点缀,赋予每一幢房屋独一无二的特色。正是由于这种新的建设思路,才有了一个茶村景观与艺术相融合的与众不同的风情小镇。 走在村路上,处处都能感受到艺术的气息。这家的白墙上绘制着一幅山水画,在墙内探出的竹枝掩映下意境悠远。那家的庭院围着白漆栅栏,栅栏间一盆盆的黄菊白菊开得正烂漫。这家的院墙用了横条竖纹的青砖装饰,红褐色的爬山虎爬满墙壁,只留了窄窄的一米宽的墙门。那家的房屋墙面贴满竹条,仿佛这房子是用竹编出来的。这家门前的院子里铺着一片片的碎红瓦片,细碎的纹理仿佛一层层的波浪,极其别致。那家的大门做成明清风格的石库门,青砖白墙里探出的芭蕉叶在摇曳......连村子里的水塘边,也摆上了几处假山石几丛美人蕉一座小木桥,若非看到水边石阶上蹲着洗衣的农妇,真让人想不起来这是在农村的村庄里。 这些房屋不只是外部装饰有着艺术的美感,房屋里才是真正的艺术空间。这些民居大部分的底楼都租给了艺术大师们做工作室,甚至还有几座知名的艺术馆、展览馆。这些工作室、艺术馆、展览馆,都是免费开放的,陈列着大师们的书画、陶瓷品等艺术品。浓浓的艺术气息吸引了众多爱好艺术的游客,而受益最大的是村里的孩子们,在家附近便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 村子的西边,很好地保留着江南古村落的传统风格。由于外桐坞村地理位置在杭州的西郊山里,几乎未受乱世战火的影响,古民居、老祠堂依然保留得比较完整。老祠堂是一座两层飞檐的红砖楼,有着精美的雕栏花窗,是明清的建筑风格。聚贤堂是村里的古私塾,墙上挂着孔子像,堂内一排排整齐的书桌。当然,现在这里也只是村民们的文化活动场所,两边墙上挂着村民书画比赛的作品。村里还有一个传统手工年糕制作的年糕坊,可以参观到一系列的制作过程,亲自动手打打年糕,也可以坐下来品尝一碗美味的年糕。在古色古香的祠堂里,一群孩子正在跟着老师学做泥塑,他们的活泼灵动,给村庄古韵中添加了活力生机。 这么一座偏远的小村落,竟然和两位名人有着关联。一位是一千多年前的诗仙李白。传说李白游历经过外桐坞村,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写下了赞美的诗句:“朝涉外桐坞,暂与俗人疏。村庄佳景色,画茶闲情抒”。另一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朱德曾经四次到外桐坞考察生活。村里有朱德纪念堂,陈列着与朱德有关的物品。朱德纪念堂,是当初朱德居住过的院落改建的,里面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物件,再现了当年的生活场景。天井里兰园仍保留着,一盆盆朱德最喜欢的兰花间,是苍苔满地。 在香樟树的绿荫覆盖下行至后山。半山腰的茶林里,立着一座“元帅亭”,据说是为了纪念朱德所建。从村子到山顶有游步道蜿蜒在茶林里,三五成群的健步者行走在山间,他们的嬉闹声散在风里,飘忽而去。茶林青青,空气清新。有些茶树开了花,白瓣黄蕊的花朵,点缀在绿叶丛中,零落在茶垅泥上,有着清幽的美妙。艺术馆的大师们,若有所思地看着茶田里劳作的村民...... 站在“元帅亭”里,可以俯瞰整个村庄。外桐坞村仿佛婴儿般怀抱在山窝里。虽然有不少的游人行走在村里,村子里却并不喧嚣繁杂。因为,只有安静地行走其间,才能好好感受到这村庄的魅力。东边的房屋带着时尚带着艺术的韵味,西边的房屋带着历史带着古朴的厚重。幸好村庄的改造者们,没有用千篇一律的城市化来淹没村落的文化,而是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内涵,打造了一个东方的“枫丹白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