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再见,后江埭!再见,老工厂!67年过去,从零开始的厦门第一个工业区今何貌[37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旅游讨论 -> 再见,后江埭!再见,老工厂!67年过去,从零开始的厦门第一个工业区今何貌[37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0-11-18 00:01
几十年前,我被爸妈从医院抱回工厂的宿舍, 几十年后,我却是带着相机回到这里。
——老怼
作为一个在后江埭长大的典型厦门人,老怼的记忆里总留有一些关于后江埭的琐碎回忆:
一到早晚高峰就拥堵在美仁宫的自行车大军;

每天清晨路口卖炸枣、花生汤、gu cai a(韭菜盒子 )的早餐店,门前的那块地域总会被食客和矮凳矮桌占领;
小时候经常被老妈使唤着去打酱油,屁颠屁颠地拿着酱油瓶子和几分钱,跑到卖酱油的叔公面前很开心地说“来五分钱酱油”;
...

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后江埭或许只是途经厦禾路时公交车上播报的一个站点而已,甚至还总和后埭溪路傻傻分不清楚。

但对于像老怼这样土生土长在此的老厦门人而言,藏在二市BRT后的高楼下、在禾祥西路与厦禾路中间的后江埭,却是一个承载了太多回忆的地方。

那时候,这里有学校、食堂、礼堂、电影院、派出所...几代人在这里出生,在这里老去。
01
■ 后江埭——厦门第一个工业区 ■
■ 搞工业几乎是从零开始 ■
对于后江埭工业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厦门第一个工业区的历史沿革,源于厦门海堤。

那个时期,由于两岸对峙,厦门沿海地区不再适宜建设。因此工业建设都集中在厦禾路后江埭、文灶一带。1953年的时候,厦门海堤开工,中央拨款1300多万元用于海堤建设,海堤建成后剩余近400万元,而后江埭工业区的资金来源正是海堤建设项目的这部分余款。

解放前这里就有私营机器厂、食品厂等零星厂家。1953年至1956年,通过公私合营后,这里先后又有了罐头厂、机器厂、电机厂、化工厂、酒厂、橡胶厂、食品厂等工厂,成为厦门最早的工业区。

2015年后江埭一带地图
"
据海西晨报采访:63年前,厦门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总工会原主席陈垂康刚满20岁,他怀揣着憧憬和忐忑,花了10元“巨资”,在同乡的自行车后座上“颠簸”了7个多小时,从晋江来到厦门。而后江埭工业区成了他在这座城市的第一个归宿,也是他奋斗的第一个起点。他告诉记者,当时厦门的工业是从零开始的。
"
一开始,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起来的后江埭工业区,虽然一片都是工厂,但实际上都是一些小厂子、小作坊。那时候的罐头厂、橡胶厂、酿酒厂都不似现在设备先进,而是设备简陋,技术落后。

比如当时的厦门度量衡厂,全厂没有一台电动机床,用的是皮带牵引的老式机床。有些车间是用竹棚搭盖,棚顶铺着稻草。

火星容易引燃稻草,所以火灾频发。因此,当时的人们一说起机器厂,就笑称其为“火烧厂”。

那时候,这里的每一个老厂都有一段历史的勾连。比如,据《厦橡简报》记载:到1965年,橡胶厂创造工业总产值1632.3万元,实现利税368.27万元,是厦门工业主要支柱之一。
还有,后江埭工业区这些工厂所产出的“厦门制造”也纷纷走出了国门:
"
75年,酿酒厂已经引进了先进的瓶装酒包装线。使得固本药酒、春生药酒等近10个名牌产品远销新、马、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每年换回近百万美元的外汇。甚至在1988年,酿酒厂还安装了啤酒自动化罐装线和生啤桶装线。那时候厦门人都爱喝的丹凤啤酒就是酿酒厂产的。
80年代,厦门度量衡厂已经可以生产十几种压力机,产品出口28个国家和地区。
82年起,厦门工程机械厂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被评为全国国企500强之一。(2004年搬迁至集美灌南工业区)
86年,厦门罐头厂更名为厦门古龙罐头厂并投入巨资从国外引进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在不懈的努力之下,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中国罐头行业十强企业。
厦门橡胶厂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20多个国家与地区。
...
"
那时候,有无数的厦门人怀揣着梦想在这里挥洒汗水,无私奉献,每一天都是热火朝天,全身上下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如今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虽然随着工业转型,有的工厂风光不再,但每每和在这里奋斗过的人谈起往事,一切仿佛还历历在目。
02
■ 这里是厦门几代人挥洒汗水的地方 ■
■ 曾装满了另一种厦门! ■
当高高的烟囱不再冒烟,老旧的机器不复存在,关于后江埭的记忆,没经历过的人估计很难懂得。

小鱼君在和原后江埭工业区的老工人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大部分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厂,有的是通过技工学校进厂,有的是被招工招进来的。

在80年代之前,每家每户只有一个守城指标,对于有多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老大守城,其他人则要上山下乡。所以那时候,能考进工厂工作,是莫大的幸运,留在工厂的则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做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对他们来说,那段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却又仿佛近在眼前。
"
我们一家6个兄弟姐妹。直到80年代后,每个家庭才有2个守城名额。所以我比较幸运的留在了厦门,但我弟弟去了龙岩下乡。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进工厂要先考试,语数英总分200分,几百个人里招几十个, 根据成绩排名录取。
---罐头厂 曾阿姨

"
"
我是以147分的分数被录取的。
那时候的工作分临时工和固定工,比起临时工随时可能被开除的不稳定,能拥有一份固定工作是多少人的目标啊。你们小年轻估计很难想象,我们当时一个月工资就18块,需要学徒3年才能转正,转正后的工资看工种涨,好的36块一个月,少一点的27块。
现在这点钱能买什么?我看都不够我女儿一杯奶茶钱。想想这几十年,变化真的太大了。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厂出产的鱼皮花生、蛋花酥、花生酥,这些才是老厦门的味道。
---食品厂 洪大叔

"
"
想当年一个炸枣几分钱,7根油条2毛1,一根三分钱,现在一根油条都要快2块钱了吧?
我在橡胶厂工作了三十多年,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当年的“海燕”牌那叫一个火。
最开始百平方米的工段里,吃饭用的桌子拼成第一条成型流水线,如今这些厂子也都搬到岛外去了,橡胶厂也变成了群鸿商业城。厦门在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却在慢慢老去,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我们老了哟。
——橡胶厂 康大叔

"
"
还记得93年厦禾路改造的第一炮,就是从原酿酒厂的门口开始的。
我记得为了配合改造,当时工厂还后退了8米,那时候在动力车间门口还有两棵芒果树被保留了下来,如今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从那搬出来也有些年头了,很久没回去了。
——酿酒厂 李大妈

"
令好料菌感到神奇的是,关于后江埭、关于工厂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但一提起,这些老人们仿佛被打开了记忆之门一样,将往事细细道来,连一根油条几分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这生活过的人,好像一草一木都能勾起记忆角落的涟漪。甚至有的老人还和好料菌聊起当年的段子,“那时候各个厂里还盛传着找老婆不要找罐头厂的说法,因为罐头厂的采购物资无法保证进出货时效,你永远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深更半夜去接老婆下班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那时的后江埭工业区遍布工厂,处处矗立着各种烟囱,家家户户都有煤球炉子,厦门也有着和现在一样的蓝天白云。只是现在,工厂全都搬到岛外去了,家家户户的煤球炉子也没有了……
03
■ 高耸林立的烟囱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取代 ■
■ 再见,后江埭!你好,后江埭! ■
很多在后江埭工业区一带长大的厦门人,应该都有着在老厂区生活过的儿时经历:那些配套完整的幼儿园、小学,厂区办公室,职工活动中心,每周放电影的大礼堂,以及厂区食堂里弥漫的回锅肉的味道,放学时林荫道边嬉戏的身影……

只是现在,曾经热火朝天工作的人渐渐老去,而曾经的老工厂也在2000年后逐渐搬迁。
"
据海西晨报: 进入新千年,厦门市提出“跨岛发展”战略,随着岛内“退二进三”城市发展策略的实施,后江埭的企业陆续搬往岛外发展———原厦门罐头厂搬往同安、原厦门酿酒厂搬往海沧……完成搬迁后,这些老厂家、老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继续为厦门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
不过如今的后江埭工业区也不能说全然不一样,这里依然留有过去的影子:不少老旧而具有年代感的房屋还没有拆除、消失。

有的理发店、裁缝店依然开在民房里,而躺椅上光脸的老爷子和隔壁裁缝店的大婶,也十年如一日的聊着家长里短。

而有的厂房车间也闲置着,堆积无用的钢材丢在仓库里慢慢生锈,宛如老态尽显的巨兽,一声不响地盘卧在原地。

巷口街尾,依然还是能感受到这里保留着满满生活的气息:大多将大好青春付诸于此的老人结伴卖菜,或是路上偶遇寒暄,剩下集聚街边下棋打牌。人们在这里居住、上班,像是穿梭在老电影里。

而走在路边,恍惚间也仿佛穿越到那个骑单车进厂工作的年代。
隆隆作响的机器声不见了,早晚高峰的自行车大军也没了,曾经结伴下班的小姐妹如今也步入中年甚至老年生活...




以前的工厂厂区有的建起了高楼大厦;

有的变成了酒店餐馆;

而更多的则是居民守着家里的方寸之地,在家门口做着小生意。

在后江埭工业区你会发现,时间真的是个其妙的东西:几十年过去了,矮小房屋里的生活,好像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仔细一瞧却又能感受到这里的变化:老旧房屋旁边紧挨着的高档小区、写字楼、酒店,相距几百米远的商场商超,路边飞驰而过的轿车...仿佛都在告诉你,这里新与旧悄然变幻。


在即将离开后江埭工业区前,好料菌曾问过居住在这几十年的方师傅,若日后有一天要搬离这里,他是否舍得?
没想到方师傅头一歪,撇一下嘴,满不在乎地说,“有什么舍不得的!” 静坐了会儿,又说句,“不由你的,社会得发展。”

每个生活在老旧片区的人,对于日后着落或许各有看法。但城市发展起来,城市朝着年轻方向走去,总是变化很快,老旧事物终将散场便是不变的真理。

从1953年到2020年,67年时间,厦门第一个工业区繁华了一条厦禾路,褪色了一片后江埭工业区,也许见证这座城市的崛起与成长。
虽然如今工厂不在,曾经在这奋斗的人或搬离或老去,后江埭也早已今时不同往日...但无论怎么变,它所代表的那段时光以及蕴藏的那颗初心,永远值得铭记、传承。

一起话个仙
你对后江埭工业区的印象如何?
在这有哪些难忘的回忆?
拒绝吃土!厦门人专属福利来了,45元/位吃牛肉火锅自助,人均36元吃茶点...


smen 2020-11-18 16:28
工厂没了 工人没了 工业没了

城阳记忆 2020-11-19 09:12
思念带着一种默默的忧伤,去追寻那飞翔的翅膀,就像落叶随风淡定了它漂泊的方向

se4777 2020-11-20 16:40
还能见到这些老照片不容易啊。

527801728 2020-11-21 10:25
落后的那个时代,吃大锅饭的那个时代再也不会回来了经济只能向前发展,社会职能向前进。再过几十年过去的那个时代只能在书中记载当中才能找的到

wahaha5188 2020-11-21 13:04
思念带着一种默默的忧伤,去追寻那飞翔的翅膀,就像落叶随风淡定了它漂泊的方向


查看完整版本: [-- 再见,后江埭!再见,老工厂!67年过去,从零开始的厦门第一个工业区今何貌[37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