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1-01-05 07:36 |
这篇游记以照片为主,拍摄器材:索尼a7m3相机|腾龙FE 28-75mm F2.8镜头。 去过三次香港,从第一次的新奇,到现在的有些习以为常,总的来说,对香港这个地方感觉熟悉又陌生。这个地方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你很难完全看清它的所有面。小小的地方包罗万象,这是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地方,从白天到黑夜,永远人声鼎沸,永不停歇。
广深港高铁于2018年9月23日通车运营,这是我第一次坐高铁去香港,虽说是高铁,但更像是地铁,因为香港寸土寸金,列车行车基本都在地下。从深圳北到西九龙只需要二十分钟,西九龙站内可以一站两检通关,非常方便。 目前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疫情防控措施,香港西九龙站及红磡车站口岸已关闭,往来内地与香港间的列车暂停跨境运营。
对香港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TVB电视剧还有港片中的出租车了。在1995年的时候,香港普及了丰田皇冠出租车,距离现在也已经有了20多年了,这种出租车已经成为了经典。目前香港出租车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市区、新界和大屿山出租车。这种红的是市区出租车,收费最贵,新界的是绿色的,收费次之,大屿山为蓝色的,收费最为便宜。 由于我出发前往的时间在下午,抵港后已将近夕阳西下,选择直奔维多利亚港观看落日:
“张保仔”是香港上世纪最有名的海盗名字,这艘被命名为“张保仔”号的帆船是一艘手工造帆船,拥有香港中西融合特色,船型复古,在维多利亚港上非常显眼,不自觉地就被其吸引。
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是2016年的6月份,朋友在港科大读研。住在了他租的房子里,6月的香港实在太热太晒了,我在武汉待了四年都觉得武汉的夏天也比香港凉快。港科在山上,去市区还得辗转坐小巴,我就趁着晚上稍微凉快些,爬了爬太平山,其余时间都在出租房里吹空调,看了五天的《好先生》电视剧....
中环地区,这里代表着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一面,到处都是高耸入云的写字楼,楼里衣装笔挺的商务精英步履匆匆。我觉得中环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是香港最繁华的地段,更在于从市井小巷到繁华CBD无缝衔接的如此不违和。 我去一个城市旅行非常喜欢去大街小巷闲逛,相对于高楼大厦,我更喜欢街头小巷一些,在我看来街头小巷更加有市井气息,浸染多年,是风土人情的积淀。在香港这里的小巷里,霓虹灯招牌和小店铺随处可见,白天旅游者络绎不绝,这里充满激情与新鲜感,拥挤而吵闹。
无论大街还是小巷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肤色的,不同国籍的,穿着打扮各异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或她们在你眼前、身边、挨过去挤过去,有的甚至是跑过去的。从人不同行走的速度你就可以分辩出他们是港人还是游客。
每一个城市当中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菜市场,而在这菜市场当中也是尽显了民间的民生百态。在菜市场当中,人们不会刻意的隐瞒什么,而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表达出来。走在这一条拥挤的小街上你会发现这里的物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贵,有些农产品比我们城市当中还要便宜一些,让人感觉回到了小时候,从而忘却了这一个快节奏的发展时代。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像我这样的社畜有时候也是会对生活感到失望。但是当来到这样一个接地气的菜市场当中的话,融入市井,看到大家都过的那么认真,自己的压力也得到了放松。
天桥两边躺着一排排的菲佣,恰好拍摄这天是周六。菲佣一般每周会放一天假,大部分人要求周六或周日,如果不给放假就要支付加班费,一天一百多。放假的话她们大多数会和朋友聚会,在街边铺点纸皮,就坐在地上,或者去公园、商场、地铁站,聊天、聚餐、唱歌、跳舞卖东西等等。
没有人在香港能够超掉一辆小巴,即使你开的是GTR。 红色小巴是香港最有味道的交通工具,在红色小巴上,八达通失去了作用,普通话同样也失去了作用。不会粤语的坐小巴上不亚于一场灾难,没人会给你报站,也没人告诉你要下车。你只能听天由命了,不少人坐着相反方向的小巴,看着苍茫的乡下,远离市区,虽然他们二十分钟前是想去往更繁华的地方。听说小巴都是环线,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坐回来而已。 我之前坐小巴还是港科读研的小康同学带我坐的,听他用粤语报的地名,我只听懂了一个“彩虹”。
作为一名数码爱好者,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电子广场。
香港又一城商场:
买完后突然发现了香港城市大学。 这个学校居然连正门都没有,居然真的在商场里,又一城商场真的大,大到里面装了所大学。
开始返回深圳:
照片到这里就要结束这段行程了,谢谢观看。 最后再次感谢我的朋友闫小康在深圳和香港给予我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