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1-05-30 14:01 |
没错,我们还在上海…… 整整一年,未曾离开上海的我,们~疫情期间,受到太多牵绊,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留在这里。 被闷坏的老母亲,继续搜罗这座城市的犄角旮旯,发现被闷坏的何止我一人,全网铺天盖地的皆是“假装在……”系列。果然,事后翻看自己的“照骗”,竟也一时难辨置身何处。 当自娱自乐也好,当自欺欺人也罢,这个秋冬,玩的是一场穿越之旅,倒也生出了些许的乐趣。 全透明的玻璃森林咖啡馆,坐落于虹桥别墅区,在白墙和绿植的映衬下,非常韩系。 据说是上海目前最大的商场,入口处却藏了一个秘密花园,与滨海湾花园颇有相似之处。 这个小白亭子,自称“枫丹白露”。无妨,我们也乐得沿河而坐,自当在浪漫之国沐浴阳光。 我们最近一次的旅行记忆,停留在了一年前的日本。于是看到了日式的庭院,不由得亲切。 多重人字形木质的坡屋顶、凸起的百叶窗角塔、深入口和宽阔的门廊,那是英国无疑。 小木屋对美国人而言,不仅是建筑,更是他们记住历史和传承历史的方式。 白色科林斯式的柱子,支撑起大跨度的穹顶,不禁想起了在罗马时看到的万神殿。 看到古堡,首先想到德国。殊不知,一贯严谨严肃的国家,也有它感性的一面。 除了空间上的穿越,我们也实现了时间上的穿越。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也断断续续,窥见了一斑。 汉风美学,体现在唯美的字符,抑或是镂空的光影,文字与图腾的交相辉映,时光在倒退。 小桥流水的亭台、木格门窗的雕花、青砖铺设的地面,处处彰显着传统建筑的魅力。 布局精致、环境优雅、小巧玲珑,是明代园林的突出特点。一层淡淡的秋意,令人无限遐想。 绿皮电车,就是这个年代独一无二的标记。错觉夜幕降临,即将迎来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 上海弄堂,是专属于我的童年记忆。未曾想,在日系动漫展上,思绪被拉扯得百转千回。 与建筑大师的隔空对话,并再次许愿,下一次的旅程,在真正意义上的远方…… 宝龙美术馆|大美之颂,大汉之美 坐标: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 这个被获评“亚洲十大杰出美术馆”,创办宗旨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推动当代艺术发展”,在这里集中展示近现代及当代艺术作品,构建一个新的“百川汇流”馆藏体系。 美术馆的内部空间就像是中国版本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建筑大师赖特在1947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其螺旋上升的白色流动空间,简洁而有力一直被视为现代艺术建筑的精品。 圆形展厅螺旋向上,既是本次书藏楼展览的起点,又是这场艺术盛宴的序章。圆形展厅特意以小巧而精致的作品作为展示主体,意在小中见大,引导观众徜徉其间,近距离品味享受这些作品带来的美感。 进入书藏楼,便见到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史金淞的《松》,这是他以著名的黄山迎客松为模板,凭自己的智慧与工巧,将各种废旧木材,树段制作成具有天然另行的艺术品。 另一大特色,就是草间弥生的7件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是艺术家们以极轻松的笔触和乍现灵光的瞬间凝聚,是艺术家们真实情感的直接流露。 这一段艺术长廊所展示的作品,虽然创作手法东西有别,艺术理念百家争鸣,但作品之间,却是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即艺术家们对“美”的极致追求,也是艺术家与观众形成共鸣之所在。 观赏性极佳的螺旋长廊,也是略有遗憾,实际这个展馆并不容易出片,它对自然光线的要求很高。我们是阴雨天到达,拍摄条件可想而知,全靠后期调色,但还是不可避免出现了噪点。反而上楼以后别有洞天,这个2展厅,几乎无人问津,却深得我心。 依然保留了整个展馆白色简约的风格,却也独具匠心,设计了个圆形的拱门,颇有苏式园林的意境。 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众多大家的百余幅经典名作。透过这些书画,由衷感叹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所蕴含的民族情感和精神。稚子懵懂,但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之美,并从中汲取营养。这样,我们才能把中华文化精髓传承下去,泽被子孙。 目前馆内值得一览的,云冈石窟一定榜上有名。展出时间为:2020-12-26至2021-03-28期间。 公元五世纪是西来佛教流布中华的定鼎时期,先是鸠摩罗什在姚秦长安重译佛经,大乘佛学昌明于天下;后经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北凉姑臧(今甘肃武威)两大佛教中心的弘扬,华夏佛学体系大备、沙门佛事气象弥增。439年,北魏太武帝平定凉州,结束了北中国五胡十六国分裂时代。 随后,出兵西域,直接导引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高潮。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跃升为世界佛教的东方中心,云冈石窟成为惊艳四方的第一圣地。 作为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云冈石窟的壮丽与辉煌,凝聚了东西方人类智慧,集中体现了佛教千年发展的实践经验与艺术高度,成为引领南北朝乃至隋唐石窟寺建设的楷模,也成为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交融的空前绝唱。 作为中国佛教石窟寺中唯一的全皇家工程,云冈石窟留给我们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与精神内涵。让云冈艺术走出山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开放包容气魄和勇创一流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现知的文献记录,云冈石窟造像模式发展分为三个显著的时期。第一期,以“雕饰奇伟,冠于一世”的文成帝时昙曜五窟造像为代表,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异域风情,是西域造像艺术东传的杰作。 第二期是云冈的全盛时期,为献文帝、冯太后、孝文帝营造的大窟大像,形制多变,样式复杂,雕饰富丽。 第三期,北魏迁都洛阳后,云冈的皇家工程基本结束,民间的开窟造像之风犹盛,随着汉民族意识觉醒,形成“秀骨清像”式造像集中展现了西来像法逐步中国化、世俗化的演进过程。云冈石窟把一个王朝无尽的思想、无尽的语言和一个民族永远的灵魂雕进了一壁岩石,雕成了与人间相对应的丰富生动的世界。 自20世纪以来,云冈研究不断推进,也得益于五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历代文物逾干件,分为石雕造像、陶塑、碑刻、建筑构件、器具等五类,构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北魏辽金政治、文化、生活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