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1-07-08 16:20 |

 离天堂最近,离邪恶也最近。

 在“一生必去的旅行目的地”目录里,绝大部分人心中,一定有西藏这个选项。 “人的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成了众人口中的诗和远方。 各种各样文艺走心流行语,也爆红网络: 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 可一旦去了,你会发现西藏是一种瘾,去了戒不掉。 为什么要去西藏?这是最好的回答。 ——我们去西藏总是想得到什么,自由、风景、放逐、行走, 这些都是。 我带上你,你带上钱,我们一起去西藏!
 图1 | 视觉中国 © 图2 | 九山行记 ©
 显然,西藏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大省了,可能是全国人民最想去的地方。 哪怕是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这个只有364.81万人的省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却达3505.01万人次。 图 | -经书 ©

 早在远古时期,印度板块与北方板块,发生碰撞。 两大板块相交处,隆起新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
 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传说有四大圣湖,每座圣湖都住着西藏的护法神:冈底斯主峰下的玛旁雍错,念青唐古拉山麓的纳木错,浪卡子县的羊卓雍错,加查县的拉莫纳错…… 如拉莫纳错,虽然是个不大的湖泊,却是名声最大的湖泊。这里是吉祥天女丹玛魂魄居所,丹玛是古代西藏的战神,格萨尔王每次出征前,都要先去祭祀丹玛。 在西藏,对神山圣湖有着无比虔诚的信仰崇拜。
 图1 | weilin ©
 西藏有九大神山,传说宇宙之祖,生有九子。 九子长大后各奔一方,在青藏高原上建立九大部落。 每个部落都有一座雄伟的雪山,九兄弟去世后,其魂魄融入到九座雪山中,成为保护部落的山神:冈仁波齐、念青唐古拉、阿尼玛卿、乃布、苯波山等……神山之上,很多高僧大德在此修道。
 图1 | 冈仁波齐 图2 | 念青唐古拉
 西藏,是万山之祖。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等山脉,在此相聚。 西藏,是百河之源。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和长江等河流,发源于此。 每一座神山,每一个河湖,似乎都有一个神灵,千百年来,在此庇护着人民。 大多数的西藏人信奉藏传佛教,比较常见是“转神山”的宗教活动。 朝圣者来神山转一圈,可洗去一生罪恶。转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一百零八圈就可得道成佛。
 图12 | 视觉中国
 转山的人,会围着神山或神湖,在山路旁的树枝上,挂上经幡或是哈达,撒上自家种的青稞粒,磕着长头,祈求神山神湖赐予力量,洗掉一生的罪孽。 之前马年冈仁波齐的转山,吸引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藏区,乃至印度、尼泊尔、不丹的信徒,不远千里,来到神山之下,祈求所有生灵,避灾免祸。 同时也引来一大旅游者,看着有些藏民翻山越岭,一步一步,磕着长头。 很多人认为西藏是净土,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这里对神虔诚的信仰,与现代人信奉的娱乐至死,格格不入。 很多人在现世江湖活得特别累,就想去西藏,寻求心灵慰藉。 从雄伟的布达拉宫,到喧嚣的八廓街,朝圣者越多,游客们也越多。
 图12 | -经书 ©
 大部分的游客,是来凑热闹的,从庄重的扎什伦布寺,到高耸的冈仁波齐峰,西藏有多虔诚,游客就有多亵渎。 图 | 九山行记 ©

 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 这些受国家保护的动物,却逃不掉人类的魔爪。 曾有目击者拍到几辆越野车,紧贴着藏羚羊群,肆意奔驰。 藏羚羊在前面拼了命地跑,越野车在后面纵情欢乐、彷佛是要碾压藏羚羊群。
 事件在网上引起热议,后来经过警方调查核实,越野车没有碾压藏羚羊、也尚无藏羚羊伤亡的情况。 涉事人之所以这样做,只是要拍下藏羚羊飞奔的照片发到朋友圈! 还记得在文章开头,那个让西藏爆红网络的流行语吗? 为什么要去西藏?这是最好的回答。 ——我们去西藏总是想得到什么,自由、风景、放逐、行走, 这些都是。 自由、风景、放纵……这些让很多人向往西藏的理由,却在伤害着西藏。 似乎到了西藏,就没有法律的禁锢、道德的约束,就可在这里肆无忌惮。
 图2 | 九山行记 ©
 有些游客,为了所谓的好奇心,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放纵追赶藏羚羊。 要知道,藏羚羊的繁殖期是在7月,目击者拍到这一幕是在十一长假期间。 也就是说,在人类驾驶四驱越野车追逐的羊群中,夹着还是几个月大的孩子。 西藏,离天堂最近,离邪恶也最近。
 图 | Mongolia-Nam ©
 西藏,有着十分壮丽的风景,雪山、草地,也有着令人肃然起敬的寺庙。 可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神圣无比的地方,如今成为了天然垃圾场。 牦牛赖以生存的天然草皮,已经被塑料垃圾覆盖。
 一片纯净的西藏湖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垃圾。
 大众心心念想的川藏线,一路上充满了各种塑料瓶、避孕套、卫生巾。 就连珠峰脚下,各种废弃的帐篷、登山设备、用完的氧气瓶等等,让珠峰也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
 西藏是一面照妖镜,各种牛鬼蛇神,在这里都会暴露本性。 他们扔的不是垃圾,而是脸和素质。 自2006年青藏线开通以来,到西藏旅游人次的迅速增加,西藏旅游垃圾平均以20%左右的年增长率在迅速增加。
 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跟人一样,是有寿命的。 若干年后,等到西藏生态环境完全被破坏了,西藏的寿命也就差不多了。 等到那时,这片曾经带给全国人民信仰的土地,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叹息。

 信仰感对于城市而言是一个理想,就像诗和远方是人的理想一样。 相对于信仰感,大部分城市会优先考虑经济的增长。 中国很多的旅游省份都不适合用信仰感来考核,他们更适合实际的经济增长,或带着文化名城的头衔来拉动旅游。 但西藏不一样,西藏的美,完全是由信仰创造。
 图1 | 潜光 © 图2 | 九山行记 ©
 失去信仰的西藏,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有了那根线,就相当于人有了牵挂,有了守望,有了顾盼,不管飞到哪,都不会孤单。 可一旦没了那根线,没了信仰的西藏,就失去了魂。 图 | 流浪西部ZERO ©
 商业化旅游能轻易复制一座城市的生财之道,却无法复制一座城市的品行。 大量游客进入到西藏,是拉动了当地的经济,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信仰空间。 有人拿着照相机、手机,对正在朝拜的信徒毫无节制地拍摄,以此来记录朝圣过程中的“神圣瞬间”。 游客是开心了,但那些朝圣的信徒呢? 在摄影工具下, 朝圣者在镜头下成了具体的物化意义。 面对游客360度无死角地拍摄,有的朝圣者会向游客打手势,让其不要拍摄,有的则会拿手或者衣服遮住自己脸…… 但这些反应,都湮没在一波又一波的拍照潮中。 在人山人海的游客群里,他们是那么的弱小,连同他们的信仰一样,形影单只。
 我身边有很多人去过西藏,问起他们去西藏的理由。 得到最多的回答是:在现实生活里活得太累,去西藏,一定能找到信仰,找到解脱。 但我想,我们真正缺少的不是信仰,我们缺少的是虔诚而已。 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每一个人到了西藏,看到那些正在朝圣的信徒。
 我们不再是立即掏出手机,充满好奇地拍照打卡,而是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不去打扰他们,对这些磕长头的信徒,投以敬佩的眼神,让自己的内心跟上这些信徒,做着朝拜,一样地虔诚。 我们也不再是在旅游中放纵地享受,旅游中的垃圾会随手装起来,看到野生的动物不去驱赶它,你看你的风景,它过它的生活,没有交集,各自安好。 等到那时,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信仰背后的虔诚,才会懂得诗和远方的意义:一个人喜欢旅游的理由,不在于它有几种或上百种奇闻美景,而在于它对你的人生问题,提示了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