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1-07-21 07:13 |
“那个……加拿大电鳗,是真的吗?” 这老妹儿就得好好说说了。 必须指路一部纪录片:
 先声明:加拿大没有电鳗!!! 替zh电鳗委屈。
 电鳗,辐鳍鱼纲,裸背电鳗亚目,裸背电鳗,南美鱼类。 分布区域在亚马逊河及奥里诺科河流域,曾经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地球上最令人恐惧的淡水动物”之一。
 它能以数百伏特的电压,击昏敌人也击昏猎物。 比如镜头中这头鳄鱼,被电击到抽搐不已。 仔细看,确实挺大,鳄鱼是要忍一下。
 纪录片的拍摄位置在南美苏里南科珀纳默河。 没听过吧?老妹儿也没听过。 这条流域2.48万平方公里的河流,被9000多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包围。 研究人员在湍急的河流中寻找电鳗的踪迹。
 和大多数鱼类不同,电鳗需要呼吸空气。 每隔几分钟,就得上岸喘口气,不然会淹死在河里。 不得不说,很快。
 除了肉眼观察,也可以使用静电场观测器。 如果附近有电鳗出没,可以听到它们发出的不规则的啪啪啪声。
 不是,放错了。
 这也是“自带电音”的由来。 电鳗通常用这种电子信号来导航,寻找猎物,对抗天敌,和同类沟通。 成年电鳗能放出的电量通常在300-650伏,而人类的安全电压是36伏。 而要围猎电鳗,得使用围网,将电鳗赶进网中,纹丝不漏,才能成功捕获。
 在19世纪时,已经有大胆的科学家解剖电鳗。 结果发现,电鳗所有赖以生存的器官,都只分布在身体的前五分之一。 纪录片中这只无辜的电鳗,还被拿起来“验明正身”。 肛门位置在下巴旁边,所有的内脏都集中在这一部位。
 而拇指以下所触碰的,全部都是盘状的发电器官,占据体长的五分之四。 当它发现猎物或感到威胁时,带电离子会流向每个细胞的一端。 虽然每个细胞释放的电压,只有0.1伏特。 但数千个细胞同时放电,总体电压就相当可观了。 那么问题来了: 电鳗在放电的时候真的不会电到自己吗? 因为发电器官和重要器官不直接接触,同时,电鳗也进化出了绝缘性极高的组织包裹住自己。 当电鳗初遇水中时,大多数电量从水中传导,减少了“害人害己”的可能性。
 但如果把电鳗搁置在空气中,也存在电鳗自己电死自己的可能性。 近几年,人类对电鳗的了解也在逐步扩充。
 比如,两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独门独户”。 包括这部纪录片拍摄时,也是一直在搜索电鳗的新品种。 直到 2019 年,另外两种“伏打电鳗”和“瓦氏电鳗”才被认定确实存在。 再比如,此前的电鳗都被认为是一种独居生物,在夜晚暗中偷袭,直接“电晕”猎物。 而“伏打电鳗”却是群居生物,能够瞄准鱼群,通过五到七次的高压攻击,在一个小时里,将一群鱼类一网打尽。
 这次发现也将电鳗的最高发电量,从650伏成功刷新到了800伏。 总体来说,电鳗的外形真是称不上好看。 出没在夜间,行踪成谜,眼神还不好。时不时要上岸,经常在泥潭和浅滩里打滚。 纪录片还特意向观众展示了它的口腔。 由于需要呼吸,口腔广布毛细血管,相当于人体的肺,却长在了嘴里。
 “如果你见过猪的胃,就会发现,它们长得很像。” 由于季节影响,水位暴涨,拍摄团队只能求助于本地人。 据说本地人不仅能找到神奇的电鳗,还时常将它捕获食用。 研究发现,电鳗虽然电压强,但持续时间也有局限,通常在1个小时左右。 过了这段时间后,要休息进食,才能恢复。 所以最常用的捕获手法,是先将一群牛羊赶进河里。 等电鳗充分释放电量后,就是直接下河捞鱼的时间了。
 而在电鳗这种神奇的海外物种进入大众视野之后,好奇心也来了。 在淘宝上随便搜一搜,就能发现不少售卖电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