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
央视315「打假」啦![15P]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央视315「打假」啦![1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2-08-11 09:40
315晚会对八个食物谣言进行了「打假」。我做了一个合集,并附上了我的解读和以前的文章。大家一起来看看,赶紧告诉爸妈。
1.存在相克的食物吗?
不存在。
“食物相克”的说法一直流传,但营养学界对此说法普遍不认可。而且,大量的验证实验显示,食物相克完全经不起推敲。
1935年,生物化学家郑集曾经搜集了184对“相克”食物,从中选出14对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遇到的组合,用老鼠、狗和猴子做实验,结果发现都没有什么问题。
2000年后,中国营养学会分别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进行了一些更严格的“食物相克”实验,由志愿者、对500多种流传的“食物相克”连续食用一周,结果显示所有志愿者一切正常,没有异常。
因此,目前营养学专家都否定“食物相克”的说法,生活中所谓的“食物相克”都是不成立的。
大多数“食物相克”说法都是因为不洁饮食以及极少数的特殊过敏反应所致,一般来说不用太担心。大家真正应该担心是致病菌、寄生虫等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
延伸阅读:食物相克,真不是教人绝食吗?
2.圆白菜造假?
圆白菜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之前网上流传一个视频,在视频中,有人用一种白色液体和绿色液体放入水中就制造出了一颗“包菜”。视频引起了网友极大恐慌。这圆白菜都可以造假?
网上造假圆白菜的视频
实际上,这组动态图截取自一段名为“Fresh Lettuce Japan Style”的视频,早在2014年就有媒体报道过。它其实仿真食品工厂制作模型的过程,用的是聚氨酯,制作的圆生菜也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做展示道具的。
这是道具。
而且,这种道具蔬菜的价格比真的蔬菜贵多了!如果用它造假冒充真的圆白菜,成本这么高,这太不符合经济常识了。
类似的,网上还流传有塑料大米、塑料紫菜等视频,其实也都是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谣言。
3.西瓜注射是怎么回事?
关于这个话题,去年我还在食安周上做过实验进行演示。
实际上,给西瓜打针完全是得不偿失。
首先,西瓜皮虽然较硬,但是西瓜瓤是很脆弱的,瓜内部又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向西瓜内部用针筒注水,不仅要用很大劲,水也马上就会冒出来,注水的压力还会把瓜瓤压碎。最要命的是,留下的针眼会让细菌进入西瓜内部,这样的瓜存放不了一天就坏了,商家也卖不出去,你说商家会干这种傻事吗?
延伸阅读:西瓜打针?个头大的西瓜都是膨大的?吃瓜群众必须知道的真相!
4.食物掉色是染色吗?
吃果蔬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掉色。很多人都担心是染色的。
曾经还有代表还拿着黑花生现场演示泡水后掉色,说是造假花生,食品安全真糟糕,要加强监管。
其实,各种果蔬掉色的主要原因是含有水溶性的天然色素,比如花生泡水,水变红,是因为花生红衣中含有较多天然色素。而紫米、黑花生、黑枸杞泡水掉色,吃桑葚手指甲会变黑,这都是花青素在作怪。
5.食物可燃是造假吗?
食物可燃其实是正常现象。
食物要给人提供能量啊。提供能量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三种物质本身就是通过在人体内“燃烧”释放能量,给我们使用。所以,食物可燃就太正常了,跟食品添加剂没啥关系。
6.葡萄的白霜是农药残留?
每到葡萄上市的季节,都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其实,葡萄表面的白霜其实是天然蜡质,也是无毒无害的。而且,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果蔬,例如蓝莓、李子、冬瓜等,它们表面也有这样一层白霜。
实际上,农药残留一般都是一些微量物质,靠肉眼是看不见的。而果蔬表面的白霜,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所以不可能是农药。
延伸阅读:葡萄上的白霜要不要洗?吃葡萄前应该知道的5件事!
7.柴鸡蛋更健康吗?
实际上,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柴鸡蛋或者土鸡蛋,它并不会比普通笼养的鸡蛋更营养。
而且,在现代化养殖场里,环境和卫生的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控制,还难免有风险;而完全没有监管,到处乱跑觅食的土鸡,它们被致病菌、二噁英等环境污染物污染的风险也更高,产出蛋反而可能更并不安全。
延伸阅读:土鸡蛋更健康更安全?
8.红皮鸡蛋更营养吗?
其实,蛋壳颜色跟鸡蛋的营养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蛋壳中的颜色主要由三种色素组成,分别是原卟啉(protoporphyrin)、胆绿素(biliverdin)以及胆绿素的金属螯合物。这三种色素就像是色彩三元素,比例不同,形成的颜色也不一样。而它们的比例就完全靠基因来调控了。也就是说,蛋壳颜色跟鸡的品种有关,与它营养没有什么关系,挑鸡蛋可别“好色”
查看完整版本: [--
央视315「打假」啦![1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
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