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耳蜗总是油腻腻,且有黄色“液体”流出?提醒:或与这一原因有关[10P]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耳蜗总是油腻腻,且有黄色“液体”流出?提醒:或与这一原因有关[1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2-10-01 18:42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总感觉自己的耳朵里油腻腻的,用纸擦拭之后呈现出的是淡黄色的液体。

  殊不知这种所谓的“液体”,就是从耵聍腺中流淌出来的耵聍,一部分没有流出耳道外的会凝聚成团,而流出耳外的则是淡黄色的油性物质,这种物质又被称为软耳屎俗称“油耳”,医学上也将其称作油性耵聍

  “油耳”是如何形成的?

  “油耳”的形成和耳内构造密切相关,外耳道分为软骨部和骨部两部分,外耳道软骨部有两种腺体,一种就是可以产生耳屎的耵聍腺,另外一种则是皮脂腺。

  如果耵聍腺分泌比较旺盛,那么就会形成所谓的“油耳”,也就是说软性耳屎量比较多。除此之外耵聍腺也是一种异变汗腺,所以“油耳”人群一般都有狐臭的问题。

  乱挖耳朵有哪些危害?

  对于一些喜欢干净的人来讲,挖耳朵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只有一有时间就会用棉签或掏耳勺挖耳朵,殊不知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虽然耳屎是一种特别脏的物质,长期隐藏在耳内还会影响听力,而从医学角度来讲,耳屎也具有保护耳朵的作用。

  比如,耵聍腺中分泌出来的油性物质,可以起到润滑耳内皮肤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避免耳道过于干燥。一旦耳朵内比较干燥时就会出现瘙痒症状。

  另外,耳屎也可以粘附灰尘、沙石等物质,而且还能阻挡昆虫进而耳内,更为重要的是耳屎还具对抗真菌的作用,所以乱挖耳朵就会破坏保护耳内组织的屏障,继而诱发一些耳部疾病出现。

  耳屎可以自行排出耳外,原因就是耳道有自洁功能,有的时候耳屎就会从耳道内自行掉落,比如咀嚼食物、运动或睡觉时,耳屎都可能从耳内掉出来,即使不用挖耳朵耳屎也不会堵塞耳道。

  相反如果经常用指甲或其他异物挖耳朵,反而会破坏耳道内环境的平衡,这样就会刺激耳道内的腺体,继而导致耳屎的分泌量越来越大。

  上面介绍了耳内流出地黄色“油”性物质,实际上就是大家熟知的耵聍物质,对于耵聍腺分泌旺盛的人群来讲,耳内的黄色油性物质分泌量会特别大,这样就会导致耳屎变得越来越多。

  即使是这样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耳屎会自行从耳道内排出体外,但对于儿童来讲就应该由家长帮忙掏耳朵,或者是直接去医院找医生帮忙,这样才能安全地将耳屎从耳道内取出来。

“七十年古稀之年”的意思是,人到七十岁,可不容易啊。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寿命也比以前长,根据统计,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约为72岁,而且大多数中国人在古稀年间就已经阖然长逝。

那为什麽过了70后活不过几年就死了?

第一,强烈的衰老感

肌肉功能减退和老年病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精神疾病。国际上的心理学家称之为“老老实实”的感觉,是人到70岁时的主观心理感受。我们的思想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很能干。年纪大了,很多事情自己做不了,会加重老人的挫败感。与此同时,家人和朋友对自己的称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一家之主变成了无所事事的老人,生活节奏突然慢了下来,给人一种老人在没落的感觉。

第二,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现在的老年人学习能力低,跟不上现实生活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新事物层出不穷,让人感觉被时代抛弃,产生内心的孤独、空虚和厌倦。抑郁症会加速衰老,还会引发一些老年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第三,家庭地位的变化

调查显示,老一辈老人的去世与你家庭地位的变化有关。当今社会,在60岁之前,家庭处于主导地位,属于一家之主,是大孩子依赖的对象。此外,60岁以后,家庭的地位突然改变。从领袖到保护者,各种攀比让他们无法接受。毕竟大家都不想成为“负担”。

如何延缓衰老,让身体更健康?

第一,补充骨营养。

俗话说:人老骨先老,因此想要长寿,我们首先就要保证自身骨骼的健康。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大多数老人都会出现各种骨骼或关节问题,此时补充营养改善这一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曲那丁肽是一种多效营养物质,专门针对骨骼健康,其中富含骨胶原蛋白、初乳碱性蛋白、乳矿物盐、姜黄、人参、植物甾醇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从多个角度改善骨质疏松、骨刺、骨痛、滑膜炎、类风湿等多种关节问题,抑制病症反复,恢复骨骼健康以及关节的灵活度,延长关节使用寿命,为老人的健康长寿保驾护航。

第二,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好习惯很重要。老年人不能熬夜,饮食要规律,这样可以延缓衰老,让我们的身体更有活力。长寿、健康、晚年幸福。只有身体健康,才不会给孩子增加负担,也是自己的福气。生活中,心和心是连在一起的。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多陪陪父母,与他们进行精神交流,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



查看完整版本: [-- 耳蜗总是油腻腻,且有黄色“液体”流出?提醒:或与这一原因有关[1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