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3-06-15 22:44 |
高考进行时。 也是一年毕业季。 昨天傍晚从珠江边的母校牌匾路过, 已经看到有师弟师妹陆陆续续拍起了毕业照, 青春的笑容洋溢, 恰与此刻怀着理想奔赴高考考场的孩子相映成趣, 思绪不禁被拉回到十年前在大学校园挥洒青春的日子。
 △ 中山像前拍毕业照的Joyce。图/@Joyce 说起我的母校,算得上是一个“小网红”, “国父首创 遗泽余芳 ”的她, 因为马克龙的到访登上热搜, 被媒体评为 “中国十大最美大学” 的她, 还是 广东本地填志愿时,最想考的大学之一。
 国立中山大学。 也就是段子中的 “双鸭山大学” 。 不在广东中山, 在广州的康乐园、大学城、烈士陵园旁, 珠海的伶仃洋边,深圳的光明新区。 在向往中大的人眼里, 她是985、211,双一流高校, 而对于曾拥抱过中大的我们来说, 那是一群人,一阵光阴,和一段回忆。
 不久之前,中大推出了校友卡服务, 我闲来无事漫步其间, 看着即将各奔东西的师弟师妹们拍着毕业照, 不禁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此去天大地大,不忘青春仲夏。 一座校园,是梦想的起点, 也是情怀不灭的终点。
 △ 中大南校宿舍区体育场前骑行的学子 01 “兄弟,一起去洗澡” 从北门踏入中大的那一刻, 熟悉的感觉回来了。
 尽管家就在不到一里外的地方, 这仍是疫情以来,我第一次回到学校。 靠近北门的池塘波光粼粼, 学人馆依旧高端大气, 中轴线两侧的道路相比读书时休憩一新, 绿树青草和阳光从罅隙里透过的味道, 仿若十年之前,从未变过。
 △ 中大南校。临近北门的区域 但我闲逛的目的地并非“曝光过度”的中轴线, 而是曾经留下过最美好青春的生活区——东区。 那是宿舍集中的区域,也是 猫咪的“快乐老家” 。
 如果说民国风的古朴建筑群是中大的门面, 上百种鸟类和随处可见的野猫就是康乐园的宠儿, 校园里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喵星人, 不时还有师妹进行投喂。
 在我的心目中, 中大一直是“海纳百川”的代名词, 这不仅体现在珠海校区饭堂前 “彩虹社” 隐蔽的招新广告, 更反映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包容之间。 我们读书之时,不少宿舍都有 “猫咪楼长” , 它们会挨个宿舍敲门索取食物, 也会坚定捍卫自己的领地。
 △ Eric读书时,中大南校猫咪的待遇 我们所在的135栋,“楼长”是一只橘猫, 初见时骨瘦如柴,我们毕业之际已是膀大腰圆。 中大学子对校园喵星人的宠爱, 大概是南校区一个清晰的意象, 以至于2019年出现投毒事件, 一众校园媒体都群情激奋地进行声讨。
 △ Eric在中大读书时,隔壁师兄收养的橘猫和它的女儿 回忆之间,大气的新体育馆已经映入眼帘, 那就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的场地, 但更吸引我的是一旁新修建的松涛园饭堂。
 当初修建新饭堂时,地基下还挖出了一座东汉古墓, 以至于中大学子都戏谑自己是“古墓派”, 康乐园的底蕴之深,可见一斑。
 如今师弟师妹们拥有的饭堂是如此“高大上”, 我们读书时的伙食美味度则有些一言难尽, 无论是西区的 学一饭堂 , 还是东区的 学五饭堂、春晖园 ,
 都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因此我们成为外卖领域最初的尝鲜者。
 △ 中大南校,在饭堂吃饭的人群 新旧饭堂紧紧排列, 仿佛也是如今中大东区的缩影, 就连宿舍也有不少“以旧换新”。
 △中大南校园东区的新旧宿舍 我在园东区逛上半天, 庆幸曾经住过的135栋依旧存在, ——当年除了上课和搞活动, 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南方的大学大多安排了独立卫浴, 中大南校区却并非如此。
 △中大南校,宿舍区的大门 明年就是中大的百年校庆, 教学区星罗棋布着民国时期的建筑, 80、90年代的宿舍也不在少数, 给人以电影《致青春》的感觉。
 六人间的宿舍通常安排的是公共浴室, 于是夜幕降临, “兄弟,一起去洗澡” 就成了舍友间的口头禅, 不过南方人毕竟是含蓄的, 公共浴室的洗浴间还是有带门的单间避免“坦诚相见”, 但聊作业、聊考试、聊实习甚至复盘“英雄联盟”的美好时光, 还是足够增进兄弟间的情谊。
 △中大南校,东区具有沧桑感的居民楼 时至今日,我和大学关系最好的几个朋友都保持着联络, 我们自诩为 “基友团” ,隔三差五就出来小聚吹水。 那是需要用校园卡充水卡的时光, 那是回南天可能衣服一整个月不干的时光, 却也是最纯粹和无拘无束的时光。
 我们在宿舍撸猫、多排、夜谈会, 在夕阳下酣战篮球场, 然后在东区最大的 顺客隆超市 买好零食, 开启美妙丰富的“夜生活”。
 尽管有“宿舍不许煮饭”的规定, 宿管大叔依旧对打边炉的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为了看一出午夜场的电影, 和好基友深夜翻墙上老旧的宿舍也成为青春的一部分。
 我喜欢康乐园东区的一切, 它没有中大地标性建筑的璀璨夺目, 却营造出旧时光的氛围感, 实习之时,每每从东门的大道骑单车回宿舍区, 我的内心都会无比平和,
 △中大南校,学生日常生活的区域。图/@Eric 大学是学生时代和社畜生活的连接点, 而我想要享受那最后的宁静, 宿舍区就是我所拥有的港湾。 华灯初上,“聚餐”必不可少, 然后, 小北门 便会隆重登场。
 △中大南校,通往小北门的路口 02 “小北门,走不走?” 每个大学都有一条“堕落街”, 在中大南校区,没有人不知道“小北门”。
 △中大南校小北门,巷子里的饭店 我们的学生时代, 远一点的潇洒是坐B9去天河城, 仿佛某种意义上的“进城”; 近一些的就是结伴跑去客村, 吃一顿海底捞已是相当新鲜。 天天“奢侈”显然是不现实的, 园区附近的小北门就是小聚的绝佳之选。
 △中大南校小北门,人来人往 小北门只是约定俗成的说法, 其实就是一个宽不到两米的巷子, 巷子通向连接城中村的街道, 小饭店、小商店、打印店依次排列, 简陋的饭店消费不高, 正好契合学生党的钱包水平, 如果不点外卖也不去饭堂, 中大学子总是三五成群来此觅食。
 他们在这里谈天说地, 聊学业的烦恼、对未来的迷茫, 也抒发着豪情壮志和同侪情谊。 在我看来,小北门的环境契合着中大和广州这座城市的气质, 比邻寸土寸金豪宅的, 是背靠城中村的平凡小店, 就像中大美丽牌面的背后, 也有平凡而接地气的一面。
 所谓“学霸”,并非永远以天之骄子的姿态示人, 他们会有年轻的烦恼,也拥有七情六欲, 小北门市井气息间的喧嚣, 描绘着中大学子的众生相, 也留下一代代人的青春。 “小北门,走不走?” 一句话语,心照不宣, 一群人就“杀将出去”。
 如今毕业将近十年, 我仍旧习惯带着孩子来小北门散步, 儿子都习惯了爸爸在一家叫 “盛盛甜品” 的店里坐下, 平价的凉粉、海底椰、西米露,味道虽非顶级, 但吃的都是情怀。
 我会时常走进小北门尽头的一家鸡公煲, 那是我和大学最好的舍友相互倾诉烦恼的地方, 老板娘早已认得我, 兄弟却回到福州成家立业,已经6年未见。
 △中大南校小北门的鸡公煲 我会偶尔在小北门出口处的 沙县 坐坐, 犹记得写完毕业论文的那一天清晨, 我就是独自一人在这里吃完两笼蒸饺。
 我会在下班时顺路在门庭若市的水果店挑挑水果, 期望找到些年少时的甜甜味道。 我会走入巷子深处看看那家叫 “翅客” 的烧烤店是否还在, “基友团”在那里称兄道弟,我也吹着酒瓶安慰过失恋的兄弟。
 其实不止是小北门, 下渡路和滨江东路也曾是我们的领地, 青春正好的我们在虾饺妹7个人干掉40盘茶点不在话下, 亦于周末坐在珠江边从早茶喝到下午茶, 只可惜两家茶点店都已经消失不见。 下渡大街的菜市场, 留下的是我们为打边炉采购食材的身影, 周边的台球厅亦无数次让高校青年释放压力。
 △中大南校附近小巷中的菜市场 夏意正浓时,只要有一位舍友说“吃不吃宵夜”, 大家就会一呼百应般走向深夜的马路, 只消穿上拖鞋和短裤, 自是青春逍遥时 。 一个地方无论是伟大还是平凡, 一旦有了情感的寄托, 就会成为无可替代的存在。
 在成家多年之后, 我依旧时常回到年少时的“深夜食堂”, 吃20块的麻辣烫,剪15块的头发, 身旁的人从同学兄弟变成了妻子儿子, 念想却从未消退。
 03 此去天大地大,不忘青春仲夏 母校是什么? 是一个在读时吐槽无数, 毕业后无限想念的地方。
 △中大南校 ,怀士堂后著名的校训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 所以在决定定居广州挑选家的时候, 遇见能遥望到学院大楼的房子, 便不再纠结,“就是它了”。
 △中大南校,曾经的地环大楼 如今孩子渐渐长大, 父亲与家庭的责任成了我生活的重心, 母校虽然就在10分钟的步行路程之内, 我仍然很少回去, 尤其是疫情三年, 我和中大的联结仅限于在西区的球场遛娃, 以至于忽视了校园里一切崭新的变化。
 △中大南校,西区居民区 母校其实是一个神奇地存在, 她时常被隐藏在内心深处, 然而只要踏入那熟悉的场景, 情感与记忆就会涌上心头。
 在别人的眼里, 中大是名校,是沧桑绚烂的代名词, 而在我心中, 她是人生路上不可替代的一段路程。
 △Eric毕业时,“基友团”的合影,图/@Eric 我怀念 怀士堂 前拍的毕业照,
 我怀念 梁銶琚堂 举办的维纳斯,
 我怀念 熊德龙 门前约定的等候,
 我怀念 进士牌匾 前和家人合影留念,
 我怀念庄重的 孙中山雕像、古朴的惺亭 ,
 我怀念不再是 地环大楼 的大楼, 我怀念 第一教学楼 上下课的铃声,
 我怀念 荣光堂 里的下午茶,
 我怀念荷塘边和图书馆里阅读的时光,
 我怀念 英东体育场 里的挥汗如雨,
 我怀念前往其他校区的 岐关车站 , 我怀念勤工俭学时骑过主干道旁的林荫大道, 将文件送去 中山楼 和 研究生院 ,
 也怀念园东区的懵懂岁月, 康乐园里的春秋仲夏。
 “白云山高 珠江水长 吾校矗立 蔚为国光” 当校歌的旋律响起, 内心总是会升腾起归属感, 就像母校每一次生日朋友圈校友们的刷屏, 那段经历和记忆独一无二,无可取代。
 “博学审问 慎思不罔 明辨笃行 为国栋梁” 其实相比于中大具体的场景, 我更倾心于她走在时代前沿的包容。 是她告诉我普世的道义或许统一, 但人的价值观并无定论, 是她告诉我个体与群体往往存在差异, 世间不是只有一种行事法则。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这是每一个中大学子都烂熟于胸的校训, 我却更爱北门牌坊背后刻下的 “格致正诚修齐治平” , ——人生啊,不过一步一个脚印。
 看着北门拍着毕业照的师弟师妹, 我会想起自己毕业之时, 和舍友遥望珠江新城指点江山, 满腹豪情壮志,期盼滚烫的人生。 而今年届而立, 我却更喜欢在周末的夜晚, 坐在北门牌匾下看师弟师妹的街头演唱会。
 △周末夜晚,中大学子在北门的接头演唱会。图/@Eric 妻子会对儿子说: “这是你爸爸的母校,以后也要努力考这里哦。” 我的心里想的却是: “我不想给你的人生设限,做最好的自己就好。” 是啊, 人生有太多的考试,要毕业好多次, 没有谁能够永远一帆风顺, 我们所能抓住的唯有当下。
 △中大南校,拍毕业照的学子 那么,这一篇文章, 就送给即将毕业的师弟师妹们吧, 学位袍红领带,还有凤凰花开, 愿我们都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然后常回中大看看。
 最后的最后, 也祝愿踏上高考考场的学子们, 不负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