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07-06 10:10 |
私藏的美图,来表达对横构图的喜爱。 确实,速食时代的快节奏让人很久没有好好享受一场横构图导向的、缓慢绵长的审美体验。 但竖构图+竖屏影像本身发展繁荣的时间并没有横屏影像长,因此也谈不上是后者反抗前者。 这句话更像一个文艺梗,寄托了大众对构图美学的偏爱。 所以今天就来聊聊横竖构图各有特色的审美风格。 《性依赖的叙事曲》1980 南·戈尔丁 它们分别适合的面孔特质、展现内容的视角权重、各自的优势都不太一样。 就像骨相脸更能驾驭横屏。 而皮相脸在竖屏中大有可为一样。 这里既有冲突对比,又有衬托联系。 构成横/竖屏的美学要素有哪些?怎样的重点表达更吸引人?我们又能从中汲取到哪些有益于自身审美构建的部分? 竖屏美学 竖构图本不稀奇,竖屏影像甚至能追寻到1980年。 彼时导演艾蒂安-朱尔·马雷为了验证猫落地时是否四脚朝地,拍摄了仅有2s但开创竖屏影像第一人+第一猫的短片《下落的猫》。 1984上映海报 | 1980拍摄内容 然而出现不意味着得以发展,竖屏影像高度的普及率仍要归功于当下移动媒介的繁荣进步。 这与绝大多数手机的竖屏构造→以通勤为主的移动观看场景→流行社交软件上下滑动引导的用户行为习惯都有关。 根植于「竖屏世代」年轻人骨子里的使用习惯+伴生的巨大市场潜力,也在制作源头上推动了颠覆传统横屏时代的观看体验。 加上速食时代美学快速输入输出的典型特性,让碎片化的拼接风愈发成为视觉审美新形态。 「Natural Act」主题 因此,构成当下竖屏美感的第一要素就是风格内容如烟花般爆炸呈现、复杂又多元,每个火花还能合理联系在一起的新时代拼贴艺术。 《烟火人间》2020 首部由509位普通人拍摄的纪实影像共创而成的竖屏院线电影 这种呈现与竖屏影像并不符合人眼生理结构的本质密切相关。 想要在视觉疲劳前快速吸引人,就要展现冲突、激烈、紧凑、饱满的内容,这也是如今盛行的竖屏短视频繁荣背后的底层逻辑。 于是,构成竖屏美感的第二大要素就是强体验感+高度情绪化导向的居中美学,以及由竖向构成横向的分屏美学。 竖向构图仅占横向构图三分之一画幅的裁切性,必然导致很多场景信息会被剔除、不能很好发挥整体环境的叙事性。 《仲夏夜之梦》纽约城市芭蕾舞团 反之,无法被剔除的重点会得到更充分的表达。 此时大众视线会更集中的聚焦在内容主体上,也就更能体验居中美学高效突出的叙事能力。 这也是流行杂志+封面大片基本都是竖排版+竖构图的原因,要突出明星脸。 此时竖构图能充分展现纵深感+高大庄严美的特性也愈发突出。 每一个有叙事关联的竖构图并置在一起,会带来视觉内容更丰富的、趋近于横构图的分屏美学。 《姐妹情仇》1973 | 德·帕尔玛的得意之作 《烟火人间》2020 | 同样的叙事美感 这里,人物作为风格美学载体的视觉聚焦性不容忽视。 因能凸显人物修长的身形美、符合自拍时代大众突出自我的审美习惯,让被放大的、有延伸性的主体美成为竖屏美感第三大要素。 就像不拍脚的竖屏构图弱化了宁宁161cm的实际身高,比起横构图更能凸显她的明丽美。 又因冲击性近镜头的面孔美展示,可以包容修饰不够优越的头身比+头肩比,让面部平整度高的皮相脸更有生存空间。 这才有竖屏越特写越惊艳,越能让娇小美超越刻板印象诠释震撼美的效果。 并佐证了竖向构图各大美学要素交融在一起后,更加抓人眼球的视觉感受。 横屏美学 横向构图经过长久沉淀、成为大众潜意识里不自觉偏爱的美感。 这与它符合人眼生理特性的视觉习惯密切相关,因为双眼本身就是左右对称排列的。 所以不论是以4:3宽高比发展起来的传统电视横屏,还是后期更变宽的、16:9的宽屏电视与高清广播,都具备舒适放松的观赏体验。 《红楼梦》1987 | 一种各美其美的平衡感 小荧幕是如此,以好莱坞电影标准宽高比为代表的大银幕也是同样。 大众熟知的「学院宽高比」1.375:1,与传统横屏4:3的视觉感受类似。 所以人们能在电影院观看长达三小时的优秀电影时,很少会有如坐针毡的疲劳感。 《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 | 经典学院宽高比代表 这体现了横屏美学三重性的第一重:稳定性。 比起更易触动观众激昂情绪的竖构图,横构图更适合展现有留白、延绵不绝、需要细细品味的风格,以及电影内容。 而电影宣传海报往往采用竖构图,则是为了快速刺激人们视线并调动注意力,实现短时间内聚焦以达到宣传效果。 其他广告宣传画、招贴画也是同理 且横屏的稳定性≠没有波动起伏的戏剧变化,而是在横向水平线上实现舒缓→激烈→舒缓的渐激与渐舒过程。 在有节奏的、交替调动观众情绪的过程中,又传达出横屏美学第二重性:戏剧性。 充满故事感的叙事,依靠「景别变化」来呈现。 横构图有充分的空间展示场景美学,这就让景别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层层递进中展现的内容,远比竖构图更丰富。 极致的宽高比带来的视觉震撼参考史诗级电影《宾虚》。 它是有史以来大制片厂发行过的“最宽”的电影之一,宽高比达到2.76:1。 此时横构图通过对人物美学+场景美学+色彩美学的有机组合,呈现出被无限撕扯拉长、如卷轴般丰富恢弘的视觉体验。 同样是震撼人心的体验,竖构图更多指向一种瞬发的惊艳,而横构图则导向余韵悠长的宏大。 更适合传递广袤的自然景观、辽阔的海面地平线,以及人物点缀其中的交流关系。 由此导向的横屏面孔审美特质之一就是:能够模糊并包容面部小bug,着重展现个人风格与场景适配性的和谐。 整体>局部的审美思维得以充分展现,就像人见人爱的《我的阿勒泰》。 女主不那么客观漂亮的脸蛋,在这里美出一种特别舒服的故事感,很容易让观众接受并为她开辟一种风格赛道。 在呈现面孔美的另一大特质在于:经得起宽屏近镜头拍摄的脸,会在有意无意间展现审美优越性的存在(更偏中性非拉踩贬义)。 即大多数情况下的电影脸多是骨相型、或是虽偏皮相但无冗杂线条的面孔,且比竖屏更强调头肩比的优越性。 横构图的面孔冲击性比原本的竖构图封面更强、头颈肩线体关系也更和谐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巩皇在《唐伯虎点秋香》里对比出来的美感。 她本人的美不是由处处精致的细节构成的惊艳,而是整体和谐舒服催生的大气。 在横向对比的合照里全靠队友衬托的刻画,让观众瞬间深刻捕捉到这种“不为外物所动”的稳定美。 于是本就耐拍的脸成为印在观众心中的耐看,造就了后期跟顶级神颜林青霞同框、还不输美感与特色的原因。 且她虽是能驾驭横屏的电影脸,但因头身比的优越竖屏全身照更有冲击性。 也反映出横竖美感在对立冲突的同时,又互相衬托交融的特性。 横竖交融美学 竖屏短视频的兴起促使大众审美被屏幕泛化。 它的繁荣打破了电影构筑的横向「超景观」审美壁垒:即超越日常生活的内容和依靠肉眼捕捉的视角。 这让竖构图传递的强烈视觉刺激,也达到了超景观的范畴。 《生于七月四日》1988 汤姆·克鲁斯 实际电影原图 于是,一种兼容横竖构图优势的视觉风格成为传播美的有效方式:横图竖转。 这样既有横构图充沛的内容性+充满想象空间的留白感,又有竖构图瞬间抓人眼球的惊艳+气场强大的庄严美。 若把图横过来,充满故事感延伸性的震撼会少一半。 而「成年人不做选择」的赏美行为,又催生出另一种取长补短+横竖并济的构图美学:将横图拼接成竖图。 可以理解为纵向的「分屏美学」,亦或「分镜式构图」。 ©插画师Biiru 两张或三张拼接而成的美人图,兼具了横竖构图的所有优势:横图的超景观化+竖图的泛景观化,重点强调了人像美的高冲击性+主体性。 横构图的底图从同样的图,到充满过渡性、每一张有细微变动的图。 再到每张都不同但有整体性关联,层层递进下带来的惊艳美感+内容层次也越发强盛。 此时,横竖构图审美杂糅的丰富多元达到巅峰。 也符合新时代信息爆炸的情况下,拼贴艺术所承载的极繁主义美学。 《私恋失调》艺术画报 抛开在横竖构图的神仙打架外,1:1的方形构图也在默默刷新自身存在感。 ©Robert Mapplethorpe 作为绝大多数的头像使用场景,对方图内容重点的把控更容易让我们体会到二次剪裁对呈现美的重要性。 出身于建筑师家庭的俄罗斯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曾在《动态的方形》一文中写到:“究竟是何物,可以通过重新调整,让画面上的图形在同等程度上成为垂直和水平倾向的? 那就是正方形——也就是让长方形呈现出其主导轴线等长的品质。” 《白底上的黑色方块》1913 马列维奇 这是既突出中央重点,又能在诠释整体美的同时保留作为丰富内容对比的留白感构图。 从乍看的视觉观赏层面,正方形构图有点类似于老祖宗的中式卷轴式叙事。即创作者在画面中运用散点透视,欣赏者随着卷轴的打开,逐点阅读内容。 《清明上河图》局部 而非被电视电影代表的焦点透视取代的全景叙事。 不断迭代的、不同的视觉体验,证明了时代审美发展不曾为谁留下脚步的果决与残酷。 如今对横构图的互换就是在竖屏时代对传统美的追忆。通过对这次话题的审视与思考,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掌握藏匿于表象背后的美学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