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乱了!乱了!7846吨毒水入海!日本灾难升级,国际社会紧急关注 [23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乱了!乱了!7846吨毒水入海!日本灾难升级,国际社会紧急关注 [2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4-07-22 10:24

7月16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七轮核污染水排海工作已完成,此次排海共计排放了7846吨核污染水。

福岛核泄漏灾难升级,日本的排海脚步也不会停止于此,引发国际社会的紧急关注!



日本为何不顾国际声音执意要排放核污染水入海?他的底气到底在哪里?

日本福岛核泄漏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无比渺小,2011年日本发生的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让无数人都为之震惊。



福岛第一核电站因遭受了毁灭性的地震与海啸袭击,遭受了重大损害,进而引发了举世瞩目的福岛核泄漏危机,这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震惊与关注。

在这场自然灾害中,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至3号机组遭受了严重损害,直接导致了堆芯熔毁的极端严重后果,对核电站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堆芯熔毁是核反应堆中最严重的故障之一,而这也意味着反应堆里面的核燃料在失去冷却后熔化,就会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如果放射性物质被完全释放出来后,不仅会严重污染核电站的内部环境,还会对附近的地区环境,甚至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2021年4月13日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而这次事故在最后也被定性为七级事故,和历史上著名的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一样,是相同的最高危险等级标签。

为了控制事态发展并减少放射性物质的进一步释放,东电公司和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紧急应对措施,包括向反应堆注入冷却水、建造防护罩、处理核污染水等。



但是问题来了,尽管冷却水成功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持续释放,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冷却水被污染成为了核污染水。

被污染的冷却水同样也需要处理,在最开始的时候,东电公司还算稍微有点良心,选择用大型的存储罐来装这些核污水。



截至去年八月,核电站内部已经累积了超过130万吨的核污染水,这些污染水的总量还在以每日约140吨的惊人速度持续增长,为核电站及周边环境的长期安全埋下了深重的隐患。

日本为何这么着急排放核污水?

因为这些核污水每天增加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储存量已经达到了饱和,给日本的核废料处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空间利用已经达到了极限,即使是将储水罐的容量提升到140万吨也仅仅只能维持到2023年春季前后,东电表示,这只是杯水车薪。

更为严峻的是,东电警告称,一旦发生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现有的储水罐系统存在极高的泄漏风险。

毕竟在福岛地区历史上就曾遭受过强烈的地震和海啸,他们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最后的解决方法竟然是将核污水排放到海洋中。



日本政府内部和东电公司还表示他们并不是直接将核污水排放在到海里,而是将核污水进行过滤、净化和稀释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话说的是挺好听,但是事情办得却是引起人神共愤,因为就算经过严格的处理,氚等难以完全清除的核素仍会残留。



这一决策看似是解决核污水问题的“捷径”,实则是以最低的成本将风险转嫁给了全球。

从去年开始,日本就已经开始了往海洋里面排放核污水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开始忙着各自的事情,似乎已经忘记了日本的这个无耻行径。



今年7月16日,日本就已经完成了第七轮核污染水排放,在国际上日本在美国和菲律宾面前不停刷存在感,背地里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愣是一刻都没有停歇。

6月28日起,第七轮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正式实施,仅仅在约半个月的时间跨度内,就向海洋释放了高达7846吨的核污染水,这一庞大的数字不仅令人震惊,更预示着海洋生态环境可能面临的长期且深远的负面影响。



湖南日报2024-07-16 19:06——日本第七轮核污染水排海结束,共排放7846吨核污染水

从日本政府宣布核污水排海计划以来,国际社会的反对声音此起彼伏,多个国家以及众多环保组织和科学家纷纷表示担忧和反对。

核污水中携带的放射性物质,无疑成为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杀手,它们将长期侵蚀着这片蔚蓝领域的平衡与和谐。



然而尽管国际反对声音强烈,但日本政府却似乎充耳不闻,执意推进排海计划,甚至还表示经过他们处理的核污染水是安全的。

能不能别睁眼说瞎话,要是安全的为什么还要执意排到海里面,放射性物质里面氚是最难去除的。



而且处理核污水的方法并非只有排海一种,有专家就曾提出关于处理核污水方式除了直接排海,还有注入地层、蒸汽排放、电解释放、固化填埋等四种方案。

这四个方案中,随便挑出来一个都比直接排海所带来的伤害要强上千倍万倍,但是这个“小兔崽子”最后选择了最无耻的方案。



而排入海洋方案在这几个里面是成本最低的,根据官方给出的消息和数据来看,直接排入海洋可能需要花费的费用大约在17亿至34亿日元之间,折合成人民币约为1.02亿至2.03亿元。



将核污染水固态化并埋入地底的处理方式是这几个里面最昂贵的,成本甚至可以达到排放入海的几十倍。



广州日报2023-08-22 12:00——一文读懂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始末

虽然价格高,但是胜在安全,而日本政府却偏偏选择了成本最低但危害最大的排海方案,这无疑是对全球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的不负责任。

造成的影响

在全球目光聚焦于核污水排海计划的当下,公众最为深切的忧虑聚焦于两大核心议题:一是海洋环境的未来命运,二是海鲜食品的安全性。



日本排放核污染水道海洋里面,那么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日本,特别是福岛周围的海域。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就曾指出,福岛沿岸海域的洋流强度堪称全球之最,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使得核污染物质的扩散速度异常迅速。



从排放的那一刻起,放射性物质如同无形的阴影,迅速在太平洋上蔓延,57天的时间就能几乎覆盖了太平洋的大半疆域。

未来十年,核污染的阴影将不再局限于特定区域,而是以一种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方式席卷全球各大海域。



尽管日本表明自己处理过核污水,但是放射性物质里面的氚元素可不是那么好去除的,当核污染水被排放到海洋里面时,氚会被海藻吸收。

海藻作为食物链的底层,在吸收了放射性物质氚后,这些被污染的海藻成为了鱼虾的食物,就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样,最终会登上人类的餐桌。



环太平洋海域,是全球渔业版图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然而,一旦这片海域遭受核污染的侵袭,那将给依赖这些海域资源的渔业产业及消费者健康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威胁。

不过安全感爆棚的是,中国完全站在了国家和人民角度出发,在日本办出这样混蛋事情之后,便立刻制定出了应对措施,全面禁止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所有水产品。



反正咱们家里的水域多的是,而且中国的养殖业也十分的发达,想吃海鲜也是随随便便,这是中国给人民的最大保障。



结语

日本核污水排放计划不仅是一场环境危机,更是一场人类健康危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

面对这一跨越国界、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难题,国际社会须携手并进,强化彼此间的合作与对话机制。



同时,日本政府也应认真倾听国际社会的声音和关切,停止一意孤行的排海计划,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


jjybzxw 2024-07-22 10:33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问题源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地震和海啸,导致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形成了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中的最高级别7级核事故。为了冷却堆芯,东电公司持续向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注水,加上地下水和雨水不断汇入,核电站内已储存约130万吨核污染水,且以每天140吨的速度增加。

  由于储存空间有限,东电公司宣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已无更多空地用于大量建设储水罐。此外,一旦发生大地震,大量核污染水存在泄漏风险。因此,东电公司决定对核污染水进行过滤、净化、稀释处理后排放入海。然而,这一决策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争议和反对。日本环保组织指出,核电站附近有大量因核泄漏而闲置的土地,可以向核电站外拓展用地增设储水罐,但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以需要大量时间沟通协调、需要更大工作量为由拒绝这一方案。

  在处理核污染水的多种方案中,将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是成本最低的方案。据估计,这一方案需要17亿至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2亿至2.03亿元。而最昂贵的办法是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成本是排放入海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自2023年8月正式向海中排放核污染水以来,日本已进行多次排海。截至2024年7月16日,日本已完成第七轮核污染水排放,共排放了7846吨核污染水。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拟分7次排出5.46万吨核污染水。核污染水的排放可能持续长达30到50年。

  对于生活在福岛当地的居民来说,缓缓入海的污水重新揭开了他们十多年前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事故的伤疤。福岛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对此表示了担忧和反对,但他们的声音似乎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总的来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问题不仅是一场环境危机,更是一场人类健康危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面对这一跨越国界、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难题,国际社会须携手并进,强化彼此间的合作与对话机制。同时,日本政府也应认真倾听国际社会的声音和关切,停止一意孤行的排海计划,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



查看完整版本: [-- 乱了!乱了!7846吨毒水入海!日本灾难升级,国际社会紧急关注 [2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