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吴冠中的人物画,太少见了![35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吴冠中的人物画,太少见了![3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jybzxw 2024-07-24 07:09


吴冠中


吴冠中《夫人朱碧琴画像》


吴冠中《夫人朱碧琴画像》

朱碧琴女士1925年生于湖南郴州,毕业于重庆女子师范学院。1942年与吴冠中相识。1946年与即将赴法国留学的吴冠中结婚。婚后育有吴可雨等三个儿子。1950年吴冠中从法国回国后,朱碧琴来到北京,先后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工作。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退休。 人民网北京10月27日电 据百雅轩艺术机构官网报道,2011年10月23日上午5时,吴冠中先生的夫人朱碧琴女士去世,享年86岁。 风雨飘摇的黄山绝顶,吴冠中在画画。而她的妻子就站在后面,默默地为他举着伞……多年后,她患上老年痴呆症,总怕煤气没关好,去厨房来来回回地开关煤气。而吴冠中就跟在她身后,她开了,他就关,从不嫌烦……其实爱情不在花前月下,而是在风雨同舟时、柴米油盐间!(我不知道这张照片到底感动了多少人?)。


抗英老人——达瓦顿珠 油彩布面 1961年作


《藏民青年》 油画 36×28cm 1960


洗衣 1959


《洗衣歌》 30×30cm 木板油画


北京百货大楼 1958


补网 1958


插秧 1959


海南岛 1961


然鸟区人民代表大会一角 1961


吴冠中然鸟区小学校 1961


扫雪图 1956


吴冠中 1960年 垦荒


吴冠中 1961年作 迎接普选


吴冠中 高山让路 1961


牲口 1957


碾 子

《碾子》 1980年作   北方的村头、巷尾,随处可见到这样的碾子,风吹雨打,碾子总是那个老模样。但它落后了,逐渐失去使用价值,只有老人们总怀念它的业绩,温情脉脉。此外,还有画家爱它,但画家并非爱所有的碾子,往往只钟爱某种环境条件中的碾子。   这个碾子定居于京郊十渡的一个小山村里,依傍着一户人家的山墙。宽大粗厚的碾盘外形呈弧状,与房顶之人字形抱合。这一抱,占领了整个画面——整个宇宙,自成一统。碾砣是圆的,窗是方的,她俩靠得近,一问一答过光阴,彼此个儿大小相仿,但一圆一方,性格迥异。碾盘与山墙体大,碾砣与窗体小,大小之间存有父子、母女的协调比例。山墙偏方形,窗更方,窗格里更多小方块。碾砣上的木头架之“方”似乎有心对“方”呼应,而山墙上石块团团之状似乎有心对“圆”呼应,方与圆的呼应交错了画面的上半部与下半部。  这幅画并未经过乱点鸳鸯的搬家组合,我只是发现,发现了这寻常百姓家的本质的美:方与圆的默契。两个最简单的因素却构成隽永的画图,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唱出了老乡们喜爱的“小放牛”。 作画前,我只费力将碾砣推到了画面中的位置,便于她与窗户低语。 题画:体重,千载被利用。今闲憩,弃置旧墙一侧,谁管世道今昔。幸与小窗相伴,方与圆,两情欢。   1980年 《文心画眼》 吴冠中


《拉萨人家》1961


门前 1960


吴冠中 1961年作 雪顿节


吴冠中 拉萨的节日


吴冠中 两个藏民 镜心 水彩纸本


吴冠中-大昭寺-46×61


五台山佛光寺唐塑 1954


札木便桥(1961年作)


《补天》 油画 麻布 1992年作 60x73cm

补天(一)   学艺生涯,前半辈子基本在油画人体中讨生活,因西方自希腊罗马以来,造型艺术对象以人体为主,因而在各时代的人体作品中体现人们审美观的变迁。一场“文化大革命”,艺术中的美神成了妖孽,我所有的人体作品,无论油画及速写,包括作品的照片,统统烧毁,苟全性命于乱世,谈不上艺术了。   90年代,痛定思痛,时时怀念消失尽的人体作品,半世情缘,永付东流了。终于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室,雇模特儿重画了一个月人体,像学生上课或我教课一般,天天不迟到,我的研究生钟蜀珩也陪着一同画。巴黎时代的旧观点,苏弗尔皮教授的教导似乎又在女体之前苏醒过来,但这些教室内学来的观念却融入了数十年风景创作的感受,是风景人体了,我在人体中看到的是山脉对峙,江河奔流,是大自然生命之流畅了。多年前,给在苏州写生太湖石的学生讲课时,我曾以人体的构成启示石头的生命,石头也启示了我人体的自然性灵。   画过一批人体后,忽一日,想起了女娲,女娲该是裸体的,裸体的女娲要补天,她用什么物质补天呢,她只有一个赤裸裸的身躯,于是她以她的身体补天。张开双臂,披垂了浓郁的黑发。张开的双臂与披垂的黑发构成了大大的十字架,她是耶稣。   1992年 补天(二) 为阐释人类之始,西方创造了“诺亚方舟”的神话,东方雕塑了补天的伟人女娲。  我亦曾画过女娲,一个裸女的背影,张开双臂作托天状。太具象了,大象无形,一个人像能补得了天吗,这是谎言,或者说只是美丽的童话。  一种朦胧的感觉,一种顶天立地的愿望,在黑暗的沉沦中的不屈……我在黑、白、灰的原始宇宙中彷徨,想独力支撑这无边、无方向的天宇。画成,感到是我自己在指挥苍穹,我补天,我是女娲。   2000年 吴冠中 《文心画眼》


千年构思出文苑(古韵新腔系列) 54×73cm

油画·麻布 1996 新加坡美术馆藏


吴冠中 1994年作 送子观音

送子图 布面油画 1994年作这是吴冠中画于1994年的绝无仅有的一幅精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受时势的影响,吴冠中的创作从他原本看重的人物转向了风景,原因正如他自己在一些回忆性文字中所说的,他在教学中介绍西方现代绘画,宣讲个人艺术观点,不合时宜,受到批评,画人物又被批判为“丑化工农兵”,所以在他的传世作品中,人物作品罕见而珍贵,而人物作品的取材也以早期的藏民和晚期的人体为主。此幅作品以东王公和送子娘娘为题,在油画中融入中国意境和民族审美精神,又在画面上十分融洽地反映出来,在吴冠中的作品中也堪称是绝无仅有之孤品了。吴冠中有一个著名的“风筝不断线”理论,他的创作从不脱离生活,人物风景均重视写生。此幅作品虽是塑造想象中的神祗,但依然离不开画家的日常视觉经验和生活经历,人物形象借鉴了民间艺术,显得亲切朴实,仿佛邻家翁婆。作为吴冠中75岁时的作品,此作透露了许多晚期风格转变的特征──形象洗炼概括,用笔朴拙大气,色彩浓郁厚实,以色块对比形成的丰富的意象,更加重视形式的节奏、韵律和美感。


吴冠中 楚国兄妹-42×32-布面油画-1990

《楚国兄妹》1990年作

有孩子不知道丹麦在何处,告诉他,就在安徒生家里,孩子就明白了。楚国在哪里?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上。极目楚天舒,毛 泽 东悠游在楚水,整个楚天只是他的卫队。滚滚东逝水,逝去的江山、兵戈都展列到眼前,今天的臣民便立足之地也难觅了。我来到荆州,进了楚国,寻找楚国父老。那具未腐之尸,是真真楚人了,赤裸着,他的肉与我们的肉并无差异。我到博物馆的收藏柜中找形形式式的木俑。着色木俑,你自己去构建楚国小人世界吧。全无肥胖的女俑,楚国好细腰的说法大抵不错的,我找到一个秃头高身材的男子,衣饰多变而不俗,与人亲善,如果问他点儿什么,他会告诉你新鲜事。我惊喜发现了躲在人后的年轻美貌姑娘,长发披肩,是今日时装,可惜双臂断失,成了东方维纳斯,我思索许久,这双断臂还真不好填补。美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可折而不能修补。所谓缺陷美,留给人们一个鲜活的灵性,缺了点什么也无妨,切勿画蛇添足。

我捕捉了三个楚人生龙活虎的风貌,与他们交谈,在黄沙漠漠楚国的疆土上,夕阳西下。他们太真实了,我的感受紧紧依偎其神态。画成,命名楚国兄妹。

2006年 《文心画眼》


吴冠中 夜宴越千年


《夜舞》1994


《印度妇女》1987


《印尼风情》1995

世界艺术精选


jjybzxw 2024-07-24 07:10
  吴冠中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的作品融合了中西绘画的技法和精神,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吴冠中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其中包括油画、水墨画等,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还表达了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吴冠中的夫人朱碧琴女士是他的重要支持者和伴侣,她在吴冠中的艺术生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朱碧琴女士在吴冠中赴法国留学期间与他结婚,并在北京支持他的工作。吴冠中和朱碧琴的爱情故事被广泛传颂,他们的相互扶持和深厚感情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美好回忆。

  吴冠中的作品不仅包括风景画和人物画,还包括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例如,《抗英老人——达瓦顿珠》、《藏民青年》、《洗衣》、《北京百货大楼》、《补网》、《插秧》、《海南岛》、《然鸟区人民代表大会一角》、《吴冠中然鸟区小学校》、《扫雪图》、《垦荒》、《迎接普选》、《高山让路》、《牲口》、《碾子》等作品,都展示了吴冠中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吴冠中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他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吴冠中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精神将继续激励和影响未来的艺术家和观众。



查看完整版本: [-- 吴冠中的人物画,太少见了![3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