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4-08-24 23:16 |
以神秘著称的湘西,最早的概念并不仅限于现在的湖南地界,而是包含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所合围的一块区域。 其境内居住着土家、苗、回、瑶、侗、白等三十余个少数民族,有“蛮地”之称,属“三苗”范围。 在这片自然风光秀丽独特的地方,一直有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三大古迷,那就是赶尸、蛊毒、落洞女子。
相较于蛊毒和落洞女子的有迹可循,赶尸术则是存在极为遥远。 而因其涉及鬼神死亡范畴,所以越发的神秘,当然相应地也会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后来, 有人费尽周折找到了号称是湘西的最后一位赶尸匠。 经过他和徒弟现场示范赶尸的过程,才彻底揭开百年赶尸之谜,让人们对上百年来越传越神的赶尸之谜有了一个基本了解。
遥远而神秘地传说 赶尸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部落和南方蚩尤部落争锋的年代。 那时候蚩尤部落极为强悍,与黄帝部落开战并占据了上风,一直打到黄河边。 这时黄帝部落得到了炎帝部落的支持,最终在二比一的情况下,蚩尤部落战败。
别看蚩尤在很多文学作品里被描述为顶级大反派,极为地凶残和暴虐。 然而事实上,作为苗族的族长,蚩尤对自己的子民十分关爱。 因为不忍心这些战死的兄弟埋骨他乡,于是就让精通法术的军师施展神通,将这些战死的兄弟带回家乡。
作为族长和部落首领,就像每次战斗一样,这一次蚩尤依然是站在最前面,高举着“符节”带领着大家前进。 只不过这次不是出征,而是走上回家的路。 而军师则默念咒语, 在他沟通了天地之力并大喊一声“起”后,尸体奇迹般地纷纷站了起来, 依然像往常出猎一样,跟在他们的族长身后,向南方的家乡走去。
黄帝显然不想就此放过这个敌对的部落,他派出大批部队追击蚩尤。 为阻断追兵,蚩尤和军师联起手来,施展法术“五更大雾”将敌人困住,他们才得以从容地撤退并返回家乡。 从那时起,这项赶尸法术开始流传下来,而能够施法赶尸的人则被称“老司”。
随之而来的是对巫术的记载,认为“ 巫 ” 实则是“雾”字转化而来,巫术最初就应该是“雾术”。 但是这个“雾”字笔画过于繁杂,而“巫”字则相对简单,而且更有寓意。 按照苗家人的解释:巫字上面一横代表天或者雾,下边一横则表示地,而中间的那一竖象征着蚩尤拿着的“符节”。
竖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字,代表蚩尤和老司,意思是需要两个人联合起来才能施展巫术。 后来“五更大雾”法术失传,苗人将赶尸术进行了改造。 在使用祖传“神符”的基础上,再加上炼丹砂法术,最终传到后世的就是“辰州辰砂神符法术”,简称“辰州符”。
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演变,赶尸术又融入了“造畜术”的内容。 主要精髓就是通过法术,赋予尸体具有猪、羊、牛、马等动物行走的功能,以便在路上驱赶行走。 这也是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过渡,是人们对于尸体的认知发生变化的结果。
据传苗家最出名的法术名叫祝由术,着眼于对人的魂魄的操控,历来是以对付鬼魂而著称,极为诡异莫名,特别是对尸体的处理上有着独到的地方。 这个术法流派逐步传承下来,最后在湘西这个神秘的地方,就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技术:赶尸。 而且针对赶尸这门技艺,他们还研究配置了一套完整的法器,主要有“招魂幡”、“摄魂铃”、“引魂锣”、“赶尸鞭”等。 当然,神符更是不可缺少的。
老司要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关的法术后,出徒的他们才能够动用这些独门法器来进行赶尸操作。 他们通过念咒、使用神砂,进行镇魂锁魄、激活尸身等一系列步骤。 全部完成后,老司就会拿起赶尸鞭,朝空中大力一甩,喝一声“畜生,起!”尸身便应声而起。
然后,几个老司各有职责,打下手的老司敲响手中的引魂锣,尸身便会迈着僵硬的步子,跟着敲锣老司朝前走去。 然而这种法术可不是谁都可以学会的,而且这些都只是属于口口相传,迄今没有任何一个真实具体的案例记载。 只不过在湘西的大地上,总会流传着赶尸的传说。
其场景常常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在某条偏僻的小路上,一队黑袍在一个发出微弱光亮灯笼的引领下,晃晃悠悠地向着走着。 偶尔有一下锣声敲响,沿途的人们都紧闭院门、屋门,绝不会有人好奇地出来探看,直至这队黑袍走远。 当然,据说还有一种简易版的赶尸术。 赶尸匠将亡者的尸身进行肢解,取头颅和四肢,用药物作防腐处理后,中间部位用稻草来代替,一并带到目的地下葬。
这种所谓赶尸术,只是外表故作神秘,而且还要装扮出极为诡异的外形,昼伏夜出,使人信以为真。 另外, 江湖传言,道家的茅山派也掌握着一套驱尸、灭尸的法术 ,只不过他们更是倾向于灭尸,因而在赶尸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名声。 而且据传茅山道士也不会身罩黑袍故作神秘,但是他们依然有一些类似于摄魂铃、打尸棍一类的法器,并且更是经常性的使用符箓、咒语来驱尸、镇尸。
隐秘传承的赶尸匠 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赶尸逐步由道家或苗家门派掌握的一门法术,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行业,由此赶尸匠应用而生。 因为是与尸体打交道, 赶尸匠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有超过一般人的大心脏,也就是胆子要大。 在有可能无月无星的黑夜里,面对着一具具尸体,普通人的心理阴影面积可想而知。 那是具有极高的恐怖指数的,因而必须足够大的胆量,方可从事这个职业。
这个职业的第二个要求,就是身体素质要足够好。 因为上法赶尸需要高深的道行,不是谁都能够胜任的。 可以说在人们能够理解的范畴里,绝大多数的赶尸匠都是去背着尸体或者是部分肢体行走。 这一走就可能是几天十几天,而且是昼伏夜行,长途跋涉,这就需要赶尸匠有着极强的体力才能胜任。
还有一个可有可无的条件,那就是长得尽量丑陋和凶恶一些。 这样就会让人害怕或者是不愿靠近,避免出现回头率 ,这与赶尸匠需要避人的行业规范更加贴近一些。 满足了以上条件的人,可以说再有师傅收留和传授,就有了成为赶尸匠的可能。
当然,这种师徒传承,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 学徒的家长要先立下字据,甚至还要有一个简单的仪式,然后师傅才会传授知识。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赶尸匠,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技能。 这主要就是赶尸匠从师傅那里学习的赶尸功法,据说共有36种功法。
诸如“还魂功”、“站立功”“行走功”、“转弯功”、“过桥功”“下坡功”、“哑狗功”等等。 顾名思义,这是让尸体能够行走的各个动作的拆解,以及路上遇到一些情况的应对方法而已。 等到徒弟学会了诸般功法,其实应该是跟着师傅去赶尸实习后,就可以承接业务了。
赶尸匠的装束相当的奇特,无论何时,他们都是一袭青衫,青帽草鞋,有的背着包袱,有的背着背篓,里面放置着符、丹砂等物件。 他们虽然是赶尸匠,然而对外却从不愿意直呼“赶尸”,却习惯性地使用“走脚”的说法, 内行人请他们时,就会说“请你去走脚”。 当然,赶尸匠还有一些忌讳,那就是三赶三不赶。
三赶指的是被砍头的、受绞刑的、站笼而死的可以赶。 三不赶则是指病死的、投河上吊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不赶。 这就涉及到他们所信奉的魂魄理论,魂魄能够召回的才能赶,否则不能赶。
由一门技术演化为一项艺术 赶尸术虽然流传久远,但是普通大众毕竟没有看到过,而惟一有记载的是解放初期,两位解放军战士在检查时发现有两人在赶尸。 最终证实,那两个人是受雇于死者的家属,师徒两人轮流背着那具尸体赶路。 为掩人耳目,他们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赶尸匠驱赶着尸体走路的假像。
实际上是师徒二人,每天晚上有一人背着尸体赶路,外人就以为是那具尸体在走动。 只不过是背着尸体的人和尸体一起,用宽大的黑袍罩着,上面又戴着草帽,才无人发觉是活人装扮僵尸走路而已。 因而 迄今为止,还无人真正知道上法赶尸术的具体操作精髓。
后来有好奇者经过四处寻找,终于在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有了重大收获。 那里有一个芷江巫傩绝技表演艺术团,其团长名叫田铁武,据说是“中国最后一个赶尸匠”。 据田铁武所述,他的赶尸术系祖传,至少可以上溯到他的祖父,田铁武的师父就是自己的大伯。
他先是讲述了自己祖父和大伯在抗日战争时期,将一群在湖北打鬼子战死的乡亲,用赶尸术带回家乡的故事。 虽然故事很悲壮,其中也充满了神秘,但是人们更希望看到田铁武展现出赶尸术的绝活。 于是在深夜,田铁武带着徒弟,演示了赶尸的具体过程。
这次的主要道具,就是符纸、黑袍、斗笠、漆成黑色的竹竿、稻草人。 他和徒弟先将两枝竹竿从稻草人的两个胳膊下面穿过,用绳子将稻草人固定到竹竿上,再用黑袍罩住稻草人,最后把斗笠扣在稻草人的头上。 然后他和徒弟一前一后把稻草人给抬起来,就这样晃晃悠悠地走了一圈。
在漆黑的夜色里,确实有了一种赶尸般的神秘感。 当然, 如果赶尸只是如同田铁武所讲所展示的那样,那这只能算是一种技术活了。 如果下中两法是背尸体,那么田铁武所展示的,只能算是抬尸体。 这也就打破了赶尸术的神秘感,但与传说中的上法赶尸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当然如何哪种赶尸术,其中都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难点,那就是如何保证尸体不腐烂。 据田铁武所言,他们有一种神秘的草药,可以涂抹在尸体上,保证尸体不腐烂。 据说镇魂魄的丹砂,也有防腐的功效。 另外一点,就是赶尸的时间多在秋冬季,因为天气和温度寒冷的原因,尸体腐烂的速度也会比较慢。
头上戴着“湘西最后一位赶尸匠”的头衔,田铁武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他本人以及芷江巫傩绝技表演艺术团也因此名声大振。 借此契机, 田铁武把赶尸这件本应是秘而不宣的秘技,进行了艺术加工并搬上了舞台 ,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当然,这只是变成了巫傩绝技之一,而且很多细节性的东西都被去掉了,只是成为一种观赏性的娱乐活动。
当一些漂亮的苗家女孩穿着黑袍或者是白服,展示着轻盈的舞姿。 再加上男孩子头戴斗笠、身穿黑袍,敲着锣,挑着灯笼,摇摇晃晃地走在布置成漆黑夜色的舞台上时,效果极佳。 坐在湘西的大地上观看这类表演,外来的人们立时就会想起听说过的关于赶尸的各类传说和故事,进而甚至会联想到蛊毒的神秘、落洞女子的纯情。
湘西独有的三大古迷以及许多的酬傩神祭祀活动,是楚文化与蛮文化杂合演变的结果,最终铸就出独特的古楚巫风。 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一,形成了独具风采的楚巫文化。 而田铁武等人将赶尸术改造成为一种表演形式,进而成为巫傩文化的一种,也算是楚巫文化的一个小小延伸。 文/蓝风烛尘
参考文献: [1]刘大鹏,湘西“赶尸”的科学“密码”,奇闻怪事,2010(01); [2]梁谞,解密湘西赶尸,神州民俗,2014(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