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09-07 08:58 |
 在各地都在挤挤挨挨的时候, 我们在空无一人的马路,掠过了山阴路。 从市区出发,十几分钟, 就能抵达山野和世界上最大的客家围屋群落。 盛夏好阳光啊。 几乎没有见过比这座小城更安静、更遗世独立的地方。 江西龙南。 在狭长的江西地图上的最南端。 离广深只有一个半小时高铁的距离,却像一个清冷的客家梦境。
 我们穿过暑假拥挤的车流抵达这里。 发现这个千年客家古城,宁静到让人意外。 客家人似乎是在这座小城遗落了一座城池。 300多座客家围屋,大大小小,数不胜数。
 世界上最大的围屋关西围,我们去了。 暴晒的午后,在围屋里看到学堂,看到如东方罗马的小花洲,感叹时过境迁。 客家酒堡和双子围,也去了。 老人家围坐在院子里聊天,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雨后的彩虹,也看到了当年客家人围屋而居的生活日常。 也可能是长久的奔波,让他们更热爱向心而居,互帮互助。 一口客家的酒啊,喝不完乡愁。
 有人继续在围屋里生活,有人离开这里,去往更大的世界。 也有人如我们一样,专程奔赴而来。
 01 走过三百多座客家豪宅 最开始,龙南吸引我的, 是这里 山野密林之间,梦幻般的东方城堡。 东方城堡,指的就是客家围屋。 屋子和屋子,手拉手,臂膀搭着臂膀。
 客家人 ,命运如其名。 当年,中原汉人南迁,到了新环境定居,当地登记户籍,外来客户便记为客籍、客户、客家,通称“客家人”。 客家围屋 ,同样有着相似的深意。 在陌生环境中的客家人们,同宗家族依靠血缘聚集,修建围屋,凝聚族人,抱团而居。 所以,每一座围屋,背后都是客家人跌宕起伏的家族记忆。 在客家文化中地位极其重要,是如今很多游子即便远行也惦记着的魂牵梦萦 。 世界围屋看赣南,赣南围屋看龙南。 龙南是典型的的纯客家县, 而往前追溯,龙南建县的历史可以从南唐算起,是一座浩荡千年的客家古邑。 大大小小各类 客家围屋376座,占赣南现存客家围屋的70%以上。 这座只有21万人口的安静小城,一直以来都被称为世界围屋之都。 街头巷尾,现在还能看到2023年,世界客家恳亲大会的痕迹。
 8000万客家人,300多座客家豪宅, 就这样在江西的南大门,寻到了家族记忆。 可这个地方,太太太太低调了。 寥寥无几的行人,我们的到来,倒是有点像闯入了别人的梦境和乡愁里。 中国人古朴的家族情结,在各大围屋里,仰头看天空时,达成了共情。 我们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抵达,阳光透亮得耀眼。 高铁站几乎没有人,在人从众的暑假是一股完美的清流。 刚刚抵达站台,透过栏杆,就能看到对面成片的栗园围。
 八卦阵布局,有私塾,有良田。 虽然是这里大多用来演出,仍感叹,不愧是,围屋之城。 然而,这个围屋只是个开始。 作为了解客家文化的起点, 可以在这里先感受“天下客家”的生生不息, 属于这座安静小城的隐藏款图景才慢慢延展开来。 大多数时候,围屋都在山林。
 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围屋的关西围,则真真儿是散落在民间的皇宫。 离市区二十分钟,一半的时间都在蜿蜒山路。 两边郁郁葱葱,一个弯转过去,这个巨大的东方城堡,就站在了眼前。 关西围 ,占地面积7426平方米,建于嘉庆和道光年间。 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工艺最精良的客家方形民居。 有多大呢。 举个例子。 我们从门口走到围屋真正的门口,大致需要十分钟的时间。 围屋四处客家看“徐”字,这是富商徐均家的宅子。 一路上, 先抵达的西昌围是老宅,后面磅礴巨大的关西新围,才是这座东方城堡的开始。
 关西新围,花了二十九年才建成。 共有二百八十二间房,仅是烧制建围屋所用的砖瓦就花了十九年的时间。 若是上帝视角,可以看见整体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国字。 外面看起来是高耸而坚固的城墙,而当我们步入其中,更多的玄机在内里。
 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如迷宫一般的房屋,不过是第一层美。 精巧的采光、防风,甚至登峰造极的防御功能,才是关西新围最让人惊艳的景观。
 炮楼有瞭望 孔和射击孔,围屋前都有水塘,门顶有水漏,屋内有粮仓,还有用米粉砖砌成假墙,作为储备粮。 客家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迄今为止,依然有两户居民在此居住。
 游客们来来往往,老人们依旧不疾不徐地编着竹子,有人叫卖着绿豆绿豆汤。 走出断壁残垣里的小花洲书房,恍如隔世。 若是再走得更远一些, 杨村的燕翼围,也是奇观。
 14米高的城墙,四层楼。 是吉尼斯纪录里最高的客家围屋。 顺治年动工,康熙时完工。 多年过去后,有人仍然居住,有人另起新居。
 人们前来参观,院子里仍然放着自家酿的酒,香味弥漫。 再行驶八分钟,是乌石围; 明代王阳明所建的一座风雨桥也在附近,名为“太平桥”,品字形,几百年来屹立不倒。
 三百多座围屋,走不完,完全走不完。 但随着行走过半,也渐渐明白了这座小城桃花源般心境的由来。 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 管它外面风声雨声炮火声,在这围屋内,有漫长而温暖的日与夜, 有天井里永远温柔的微光,和酒香。 02 驶过清冷透亮的客家梦境
 更大的惊喜,还来自一场暴雨。 从关西新围回来,去往客家酒堡和双子围的路上,暴雨忽至。 我们在熹美术馆旁边避雨。
 奇妙的是,这座现代美术馆旁边, 十米之外就是青草水潭,和有着150年历史的客家酒堡。
 新的现代的艺术的融入,和雨后出现的彩虹一般。 让人觉得惊喜,且充满韵味。
 客家酒堡,又名渔仔潭围。 究其缘由,是因经围屋的濂江河在此形成了一口深潭, 潭中鱼虾成群,于是人们称这里为渔子潭。
 有个老爷爷居住在里面,常年酿酒。 他的小院子,时而开放,时而关闭。 不巧的是,我们去的当天,老爷子出门了,我们错失了畅饮的好机会。
 祠堂里苔藓森森,一窝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幼鸟在里面学习飞翔。 叔叔伯伯们还在拉家常,我问我们可以参观吗? 他们笑着回答,多走几圈啊,围屋拍照很好看。


 还是可惜,没买到酒。 可非常幸运,走出酒堡,就看见对面双子围天空的彩虹。
 以大乐之野为首的知名民宿们,在双子围里建了一个网红民宿区。 咖啡、书店、杂货店和融合餐厅纷纷入驻, 和诸多生活方式一起,用另一种光点亮了这片僻静的山林。
 雨后,阳光又渐渐丰沛起来。 本地居民和游客三三两两。
 酒堡后面的桥,洒下光影。 在这里真的很出片,雨后的光线也是颇为难得。
 一家名为“客家小院”的民宿,在渔仔潭围的另一面,低调开放。 主理人在古朴的院子里打造了一片小天地, 我也觉得若能窝居于此,也是一大幸事。
 酒堡门口有一句话,不可贪。 是面对酒香,不可贪杯,亦是当我们走出围屋,面对外面世界的诱惑时。 不可贪图转瞬即逝的狂欢。
 03 感受围屋内外的浓浓人情 围屋内有人情,围屋外有热情。 作为江西最南部的小城,这里的口味既是客家和江西的集大成,也是别树一帜的独特之美。 网上盛传的小吃不一定好吃,但路边阿姨推荐的一定有好味道。 龙南的特产,最有名的是凤眼珍珠和捶鱼。
 可惜我们有点不太适应,但幸而有豆腐,好吃到锤脚板心。 里仁镇有一家叫做“豆一碗”的老店,是豆食爱好者的天堂。 门口有大榕树,盛夏午后,静谧非常。 我们下午三点去,院子里只有我们,太好,可以自顾自大快朵颐。 过水溜 鲜香,豆花爽滑,春卷别具一格。


 作为豆制品星人,我们又要了一盘过水溜豆腐,老板说你们吃不完啦,也依然笑眯眯地给我们端了上来。 吃饭中途,来了一位带相机的老者,大体是问路,和老板聊了几句,竟也忘了离开,相谈甚欢了起来。 水好,豆腐就好。 人心足,这生活就舒坦。 进入老城区,马路由宽变窄,烟火气扑面而来。 夕阳托起晚霞,登上有“小长城”之称的古城墙,也有了几分江南水乡的余韵悠长。
 晚上,我们去到二十多年的老店“大众美食”。
 二十几年,从一家小门面开到如今的多家联排,这里的菜几乎可以盲点。 不推荐了,大家按口味来。



 老板娘非常亲切,手脚麻利,量大到吃不完。 辣是辣了点,虽说龙南是纯客家县,可终究,是江西啊。 客家的温柔,迎头撞上江西的劲辣。 就是龙南。 也正好像极了这围屋。 对外如坚硬的高墙,对内是血脉相连彼此守望。
 ——— 最后,想说下我们住的酒店。 从阳台看下去。 视野里就是一个巨大的围屋。
 一株大树从天井里蓬勃而出,直指天空。 旁边的爬山藤,爬满了钴黄色的墙。 或许, 客家人把梦锁在了这里,等世人解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