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4-10 11:22 |
味精“冤案”又要重演?鸡精还没得意几年,现在又来了个松鲜鲜 味精“冤案”始末 事件起源 1968 年,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出现所谓“中餐馆综合征”的报告,称吃中餐容易头疼、心跳加速,罪魁祸首是味精。此后,“味精致癌、伤脑”等谣言和偏见漫天飞舞,尽管科学家们研究后几乎找不到该综合征的真凭实据,世界卫生组织也把味精列为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但味精有害的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撕下。 背后原因 一方面,存在冷战时期西方对东亚食物的偏见投射;另一方面,也有商业同行之间竞争的暗流。实际上,味精最大的风险在于其本身所含的钠量,很多人日常盐摄入就已超标,味精与盐叠加会使钠摄入问题更值得警惕。 鸡精的崛起 产品本质 鸡精借着味精含冤背锅的机会迅速崛起,成功塑造了升级版味精的形象。然而,打开配料表会发现,99%的鸡精本质上还是味精和盐,再加上微量的核苷酸、鸡肉提取物,味道更鲜,但实质主要成分还是谷氨酸钠。有些鸡精标榜加了鸡肉熬汤,可实际上有的产品里真正的鸡肉提取物占比还不到 1%,并且平均来看,鸡精的钠含量比味精更高。 市场推广 厂商愿意砸钱做营销,从明星代言到网络宣传,成功打造出“味精不行,鸡精上档次”的观念,让消费者更愿意购买鸡精。 松鲜鲜的攻势 产品特点 松鲜鲜作为新的增鲜调料,本身没有添加谷氨酸钠以及鸡肉粉,相关企业主要宣传其健康理念。它声称来自菌菇精华,主打自然鲜、零添加、减盐等概念。例如松茸菌本身肉白肥嫩,具备独特的香气,是很多高端菜肴增鲜的重要菌类,若制作成调味料,既能增鲜又更健康。 市场表现 2018 年第一款松茸鲜蔬粉推出市场,在疫情期间,人们对食品安全极为重视,开始关注食品配料表,尤其是对香精和添加剂的重视。松鲜鲜吃到了健康消费的第一波红利,之后销量不断增加。随着电商直播平台的兴起,松鲜鲜已经成为热门调料之一,其健康的理念也被更多消费者熟悉,对鸡精市场造成了冲击。 理性看待调味品迭代 消费者心理 一场场调味品迭代,背后映射的是消费者对健康和天然的渴望,同时也折射出信息不对称的巨大空间。消费者往往会受到广告宣传和大众恐慌的影响,例如当初相信味精致癌、伤脑等谣言,如今又可能被松鲜鲜的天然、健康宣传所吸引。 关注重点 钠含量是选择调味品时绕不开的重点,多数人日常钠摄入过量,不管是味精、鸡精还是松鲜鲜,都可能让人钠超标。所以消费者在选择调味品时,应回归理性,不要被焦虑支配,仔细查看产品的营养成分表,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和饮食需求做出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