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徐悲鸿的油画作品,你看过多少?[61P] --]

武当休闲山庄 -> 娱乐影评 -> 徐悲鸿的油画作品,你看过多少?[61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4-15 15:08


自画像 布面油画 95.5cm×68.5cm1931
徐悲鸿(1895年6月18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屺亭桥镇人。中国著名画家,艺术巨匠,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活动家。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是将西方现实主义绘画观念和方法引入中国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也是影响20世纪中国画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自画像 油画 23cm×17cm 1924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进入现代之时,徐悲鸿无疑是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扭转中国画抄袭、模仿、缺乏生活气息的萎靡颓风而大声疾呼,他学贯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由于他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术教育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徐悲鸿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徐悲鸿油画创作的鼎盛时期是其留法期间和归国之初。1925年起创作日趋成熟,有油画《箫声》、《蜜月》、《抚猫人家》等相继完成。回国后,1933年完成巨幅油画《徯我后》,1940年创作油画《喜马拉雅山的晨雾》等。
在他的油画语言体系中,除了当时折衷主义学院派导师的影响,还吸收了西方古典画家丢勒、库尔贝、提香、门采尔等人的因素,因此他的油画作品既有欧洲古典油画严谨的人体结构,也有一些印象派对光、色的研究成果。不过,徐悲鸿贬斥印象主义、野兽主义某些画家的绘画,称雷诺阿、塞尚、马蒂斯的作品为“无耻之作”。他的作品体现宁静、含蓄、优美的东方意境,与西方油画的强烈、丰实是有明显区别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东方特有的优雅风韵,也流露出中国人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心世界。

老人像 布面油画 34cm×25cm 1924 中国美术馆藏
徐悲鸿的写实主义风格,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相近,这也是他在建国前后倍受重用的原因之一,当然张大千的出走、蒋碧微投怀张道藩,也促使徐悲鸿选择留在大陆,并当之无愧的成为首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徐悲鸿夫人像 布面油画 67cm×54cm 1947 中国美术馆藏

箫声 布面油画 80cm×39cm 1926 徐悲鸿纪念馆藏

孙多慈像 布面油画 197cm×132cm 1936 中国美术馆藏

张瑨肖像 布面油画 56cm×69cm 1928 中国美术馆藏

抚猫人像 布面油画 65cm×53.5cm 1924 徐悲鸿纪念馆藏

田横五百士 布面油画 198cm×355cm 1928-1930 徐悲鸿纪念馆藏

傒我后 布面油彩 230cm×318cm 1930-1933

蜜月 油画布本 93cm×118cm 1925 徐悲鸿纪念馆藏

鸡鸣寺道中 油画布本 66cm×77cm 1943

银杏树 油画布本 101cm×88cm 1943

玉簪花 66cm×48cm 1943

喜马拉雅山之林 布面油画 92cm×59cm 1940

喜马拉雅山 油画纸本 57cm×68cm 1940

喜马拉雅山全景 1940

印度风景 布面油画 27cm×35cm 1940

印度国际大厦一角 布面油画 30cm×38cm 1940

印度牛 油画板本 66cm×68cm 1939

夜 油画布本 35cm×47cm 1935

彩霞 油27.5cm×40.5cm1935

黄山秋色布面油画70cm×83cm1935

焦山鸟鸣纸板油画52cm×61cm1934

桂林风景油画布本56cm×74cm1934

风景油画

三孔桥油画布本48cm×69cm

曲阜孔庙太和元气坊

奴隶与狮1924

月夜

伯阳、丽丽(后改名徐静斐)油画布本68cm×46cm

读 油画布本85cm×66cm

母女图 布面油画93cm×74.5cm1939

奇兵英雄 油画布本63cm×88cm

李长林像布面油画59cm×43cm1950

战斗英雄肖像布面油画63cm×87cm1950

1950

放下你的鞭子

诸老图

蒋碧薇

九方皋布面油画1931

珍妮小姐1939

少妇像1941

孙慧君像

陈散原像1930

女肖像油画布本73cm×53cm1920

黄震之像粉画纸本163cm×49cm早期

徐达章先生像布面油画75cm×54.5cm1928

肖像布面油画149cm×89cm1940.5cm×33cm1922

任伯年像油画布本51cm×39cm1927

泰戈尔像油画布本60cm×48cm1939

老人坐像1922

老妇

自画像 布面油画 61.5cm×45.5cm 1934

自画像 布面油画 67.5cm×46.5cm 1931

jjybzxw 2025-04-15 16:31
徐悲鸿的艺术成就与贡献

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其艺术成就与贡献是多方面且深远的。以下是对徐悲鸿艺术成就与贡献的详细阐述:

一、艺术成就

1. 绘画技艺的精湛:
   - 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的作品体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他的油画作品既有欧洲古典油画严谨的人体结构,也融合了印象派对光、色的研究成果,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 在中国画方面,徐悲鸿将西方写实技巧融入传统中国画,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他的作品既保留了东方意境的宁静、含蓄、优美,又流露出中国人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心世界。

2. 作品题材的广泛:
   - 徐悲鸿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人物、风景、静物等多个领域。他的人物画形象生动,富有情感;风景画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 无论是巨幅油画《徯我后》,还是细腻入微的《自画像》,都体现了徐悲鸿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 艺术理论的贡献:
   - 徐悲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有着深刻艺术见解的理论家。他提出了“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艺术主张,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艺术贡献

1. 推动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发展:
   - 徐悲鸿是将西方现实主义绘画观念和方法引入中国的先驱者之一。他通过艺术创作和教育实践,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发展,使中国绘画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精髓。

2. 培养艺术人才:
   - 作为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在美术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为中国美术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提升中国艺术的国际地位:
   - 徐悲鸿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认可,还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展览中展出,并获得了高度评价。他的艺术成就提升了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使中国艺术更加受到世界的关注和尊重。

4.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 徐悲鸿的艺术实践和教育活动,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绘画技艺,将其融入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这种文化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国绘画的内涵,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综上所述,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其艺术成就与贡献是多方面且深远的。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艺术人才,提升了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姜谷粉丝 2025-04-15 17:20
徐悲鸿油画代表作解析
《田横五百士》
创作背景
此画创作于1930年,当时中国政局动荡。徐悲鸿意在通过田横的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

作品内容与风格
画面展现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景,人物形象生动,姿态各异。采用了西方古典主义的造型手法,严谨而准确地描绘人物的形态和表情,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艺术价值与影响
为中国历史画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影响了中国的历史画创作。它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

《徯我后》
创作背景
此画的题材描写夏桀暴虐,商汤带兵讨伐暴君,受苦的百姓盼望大军来解救他们的场景,反映了画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关怀。

作品内容与风格
属于油画作品,画面中农村苦旱,一群男女老少在田里仰天而望,期待着甘霖,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同时在光线和造型上遵循了徐悲鸿一贯的作画主张,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

艺术价值与影响
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愚公移山》
创作背景
创作于1940年,取材于《列子·汤问》篇中的寓言,意在表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

作品内容与风格
在构图和笔墨色彩技法上,利用了中国画线描的表现力,又融汇了素描的造型准确,以前无古人的独创形式表现了主题。画面中人物众多,动作各异,生动地展现了愚公带领众人移山的场景。

艺术价值与影响
被视为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也是中国国画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珍妮小姐画像》
创作背景
暂未检索到具体创作背景信息。

作品内容与风格
融合了西方油画的写生和中华传统水墨的渲染、白描技法,中西结合,是传统肖像画创作的创新之作,具有艺术特色和感染力。

艺术价值与影响
是徐悲鸿的十大名画之一,体现了徐悲鸿在肖像画创作上的独特探索和创新。

《奴隶与狮》
创作背景
创作于1924年,当时徐悲鸿29岁,已在西欧留学五载,是其油画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取材于自古罗马传说与《伊索寓言》中奴隶与狮的故事。

作品内容与风格
在这幅作品中,徐悲鸿使印象主义的光与色的表现与古典主义严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情感。

艺术价值与影响
展现了徐悲鸿在油画创作上的成熟技艺和独特风格,对于研究他早期的油画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完整版本: [-- 徐悲鸿的油画作品,你看过多少?[61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