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位女教师,花20年将“莫奈花园”搬到中国,让人羡慕..[54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一位女教师,花20年将“莫奈花园”搬到中国,让人羡慕..[54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4-25 00:02


这座中国的“莫奈花园 ”
四季有花,日日有景
“一百句关于花的文案,都不及花本身浪漫。”
看到张小平的“莫奈花园”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便是这句话。






在这个坐落在安徽合肥 400㎡的花园里,繁花盛开,草木葳蕤,外界的浮躁喧嚣悄无声息褪去,只觉内心清明而澄澈
张小平的“莫奈花园”,很多人或许并不陌生。
它曾经被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私家花园之一,还登上了日本畅销园艺杂志:
《Garden&Garden》


一个普普通通的化学老师,用了20年的时间,将一片荒地打造成了“仙境”,也用自己的故事,向我们展示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NO.1 | 一个化学老师的花园梦
张小平出生在中药世家,爷爷、奶奶、外婆、妈妈都是不折不扣的“花痴”。
或许受家庭氛围影响,张小平从小就对花花草草有种特别的感情。
一株草的生长,一朵花的绽放,总能令她心生欢喜。
年轻时下放到农村的那段日子,别人觉得辛苦疲惫,她却在繁重的劳动中自得其乐。


种小麦、种玉米、种山芋......
每天踩着泥巴,忙得不可开交,她却开心得不得了。
后来,到了学校教书,但她心里对于花草的热爱却一如既往 : 她在家门前的水泥槽里种了一株叫伊丽莎白的粉色月季,最开始只是个月季花头,
悉心培养,8年时间,开花无数,总能引来师生围观。


1992年,张小平的丈夫得到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张小平也随之去往德国。
国外很多人即使房子不大,也会打造一个小小的花园,将四季拥入生活中,这样子的花园深深打动了她。
“我酷爱花,在德国时候,拥有一个私家花园的梦想,被重新唤醒。”
在德国的6年时间里,一有空闲,张小平就会到处参观园林和私家花园,上园艺课,还去当地的植物学院打工。
抓紧一切机会为心中的“花园梦”添砖加瓦。




NO.2 | 用20年造一个梦
回国后,张小平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
最开始的房子,有一个40㎡的屋顶花园,已经不算小,但一两年的时间就被张小平摆满了四五百盆花。
“我想要个更大的花园。”
在和丈夫商量后,2002年,两人做了一个重要决定,用大半积蓄买下了合肥市郊的一栋房子。
房子远离市区,周边全是连绵的荒地和农田,少有人来,但张小平一眼相中了它那400㎡大的园子。
虽然眼前还是一片荒地,但在张小平的脑海里仿佛已经浮现出了它繁花盛开的场景。


房子买下后,主屋还没开始装潢,张小平已经开始着手改造花园。
整个花园的设计,完全由张小平一人完成。
大到整座花园的区域划分,小到每个角落种什么植物,每种植物如何浇水,如何施肥,都是由她亲自把握。




美丽的花园总令人艳羡,然而美丽的背后却是常人看不见的辛苦。
一年四季,她穿得最多的不是裙子,而是工装。
围墙上8米长的蔷薇,每次修剪都是大工程,
一个长梯,一把新剪,皮衣,皮裤,皮手套,皮帽子。爬梯子,上墙,站在刺丛中。小心翼翼,不急不忙。一根根剪干净,去细留粗,再理顺,固定。
若不小心,心急,分心,就会被扎,被刺,被带刺的枝条拉伤。
单是修剪,就要干上3天。


拔草、施肥、通风、梳枝梳叶,换盆......
每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劳动,遇上酷暑暴雨寒冬,更是要费尽心神,然而在和花草泥土打交道的过程中,张小平的内心却是充实而满足。




花是娇弱却又懂得感恩的存在,你对它十倍好,它还你百倍的美丽。
而张小平流过的每一滴汗都成就了那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NO.3 | 她将“莫奈花园”搬到中国
张小平的花园被她命名为“莫奈花园”。
丈夫酷爱艺术,张小平酷爱园艺。
艺术十园艺=莫奈花园,两人也在用这座绚烂的花园向大师致敬。

而这座中国的“莫奈花园 ”,四季有花,日日有景,也恰如莫奈的颜料盘打翻在此地。




整个花园分为南园和北园。
北花园是一个独立的月季园,中间是一大块儿草坪,可小憩可赏景;南园有一个阳光房,冬天可以直接从客厅进入阳光房,聊天看花。
张小平的花园设计,一切围绕“美”和“宜人”两个词设计的,园内四季都有亮点,精心选配的各种植物会在不同的时间,或娇艳欲滴、或花蕾满枝、或绿草如茵,争相尽显各自的美丽。
在她的花园里,四季都有花可赏。
“我抵挡不住花的诱惑”。
/春/




/夏/




/秋/




/冬/




亦可赏四海之花。
她的花种可能来自任何地方,山中、路边、植物园......自己或者亲朋好友出门旅行,也会带回来各种花种,她则按照花期和花型,让它们在花园里安家。




当年那株种在家门口水泥槽里,叫做伊丽莎白的粉色月季,也被她搬到了花园中。
出国前,东西还没收拾好,她想的便是把伊丽莎白的去处;回国后,有了屋顶花园,她又第一时间驱车将花接回来。
再后来,有了莫奈花园,伊丽莎白也第一时间入住,期间或许因为折腾,这株月季一度面临衰亡,在张小平的小心照顾下,才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年近40的伊丽莎白和年轻的瑞典女王
在莫奈花园里自成一景


包括花园里的很多装饰,陶器、陶房子、陶锁、陶钥匙,也都是张小平自己弄好样子,请窑工帮烧,出门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她也会捡回来自己改造。
不名贵,却独一无二,趣味横生。




NO.4 | 给每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现代人总是很急,不管干什么看什么,都追求效率,想迫不及待看到成果,就连养花也希望立刻看到花开。
在张小平的花园里,一次播种,可能两年后,三年后,甚至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等到第一朵花开
但张小平从来不着急。
从土地里生发出美丽的生命,值得这样久的期盼。


为了这株澳洲兰豆的花开,张小平等了4年。


花市上被扔到角落里的一棵蟹爪兰小苗,张小平花了10元带回家,换了盆,施了肥,偶尔浇点水,一年后的某个早上,突然便带给她一份惊艳和惊喜。




2003年种下的不足小指粗的四照花,到了2017年,满树繁花。






一棵白木香,一棵法国蔷薇,十多年下来,霸占了15米的围墙,远远望去,自成一景。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每一朵花都有属于它绽放的时候。
花不着急,人也不着急。
NO.5 | 以草木之心生活
张小平的莫奈花园在网上火了之后,很多人羡慕她花园的景,羡慕她拥有一个绝美的花园。
然而更让我羡慕的,是她始终以“草木之心”在生活。
一花一木,它们在自己的节奏里成长,有没有被关注,被欣赏,都从不挂怀,以“草木之心”生活,便是行于纷扰的万丈红尘,却能不被外界所扰,不浮不急,不慌不燥,以单纯的目光观世界


“花园生活已经成为了我的日常生活,每天感受着花园的变化,享受着园丁的工作,收获着花痴的惊喜,可以足不出户在花园里度过每一天。”
一粒种子的发芽,一朵花的绽放;
一阵风,一场雨;
一只鸣叫的昆虫,一只栖息的小鸟
清晨的阳光,落日的余晖......
对张小平来说,都能带来莫大的欢喜。
在燕鸻划破熹微晓空的鸣声中醒来,在铃虫幽幽夜吟中睡去。没有疲劳感,没有厌倦感,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值得期待。






培土浇水,感知生命的起起落落,对于人生的起伏也就多了几分释然。




很多人在今天过得不开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过度忙碌,过度看重结果,于是丧失了对美,对自然,对生活的感知能力,活得就像坚硬的水泥地一样。
但人生是需要一些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的。
如毕淑敏所说:“你必得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言外之意,就是你要真正地学会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同样,张小平也希望让人知道,其实花园不在于大小,一个小露台,或者一部分阳台都可以,甚至是家中一个小小角落。
只要用心,要喜欢花,要热爱自然,要能投入进去,就会拥有自己的漂亮花园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匆忙疾驰的都市生活中,慢下来给自己的生活制造一些愉快的时刻;愿每个人身体和精神都健康,把平凡普通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闪闪发光。

姜谷粉丝 2025-04-25 00:19
一位女教师的园艺梦想:将“莫奈花园”搬到中国
这位女教师名叫张小平,她花费了20年的时间,将一个荒地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私家花园,被人们称为“莫奈花园”。这个花园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占地400平方米,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卉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园艺爱好者的关注。

花园的起源与成长
张小平从小就对花花草草有着特别的感情,这种热爱可能受到了家庭氛围的影响,她的家人都是热爱植物的人。在年轻时下放到农村的那段日子,她并没有感到辛苦疲惫,反而在繁重的劳动中找到了乐趣。她种植小麦、玉米、山芋等作物,每天踩着泥巴,忙得不亦乐乎。

莫奈花园的诞生
1992年,张小平的丈夫有机会出国留学,她也随之前往德国。在德国,她被当地人们即使在小房子里也会打造一个小花园的生活方式深深打动,这重新唤醒了她拥有一个私家花园的梦想。回国后,她在合肥郊区买下了一栋房子,虽然当时那里还是一片荒地,但她心中已经有了花园的蓝图。从2002年开始,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亲自设计和建造了这个花园。

花园的特点与管理
张小平的莫奈花园分为南园和北园,北花园是一个独立的月季园,南园有一个阳光房。整个花园的设计围绕着“美”和“宜人”两个词展开,确保四季都有亮点。无论是修剪植物、拔草、施肥还是换盆,张小平都亲力亲为。她的辛勤付出使得这个花园成为了现实,被誉为“中国最美私家花园之一”,甚至登上了日本的畅销园艺杂志《Garden&Garden》。

花园的意义与影响
张小平的莫奈花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景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她通过这个花园展示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让人们看到了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她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让他们明白了用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会有所回报。

结语
张小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事物。她的莫奈花园不仅是她个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园艺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欣赏和学习。

jjybzxw 2025-04-25 08:45
  这篇关于张小平和她的“莫奈花园”的故事,真是让人深感温馨和鼓舞呢!

  花园的浪漫与梦想

  首先,这座被命名为“莫奈花园”的私家花园,无疑是一个充满浪漫和梦幻的地方。四季有花,日日有景,正如文章中所说,“一百句关于花的文案,都不及花本身浪漫。”张小平用20年的时间,将一片荒地打造成了如今的仙境,这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她的花园梦,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即使身处喧嚣都市,也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和美好。

  坚持与热爱的力量

  张小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和热爱是成就一切梦想的基石。从年轻时的农村生活,到后来的出国留学,再到回国后的花园打造,她始终保持着对花草的热爱和执着。这种热爱不仅让她在花园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也让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无论追求什么梦想,都要保持热爱和坚持,才能最终收获成功和幸福。

  生活的艺术与哲学

  张小平的花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生活艺术和哲学的地方。她以“草木之心”生活,不被外界所扰,不浮不急,不慌不燥。这种生活态度让我们反思,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是否已经丧失了对美、对自然、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张小平的花园生活提醒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去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光。

  花园的启示与意义

  张小平的“莫奈花园”不仅给她自己带来了幸福和满足,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意义。它告诉我们,花园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打造和呵护。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阳台或角落,只要我们用心去爱护和装扮,也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片绿洲。同时,花园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它让我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结语

  总之,张小平和她的“莫奈花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感悟。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坚持和热爱的力量,也让我们学会了以更加平和、宁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和美好,愿我们的生活都能像张小平的花园一样,四季有花、日日有景、充满浪漫和温馨。



查看完整版本: [-- 一位女教师,花20年将“莫奈花园”搬到中国,让人羡慕..[54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