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康熙准备处死大儿子,额娘惠妃知道后,跑来对康熙说:请你处死他[8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康熙准备处死大儿子,额娘惠妃知道后,跑来对康熙说:请你处死他[8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4-26 16:50

1708年,康熙准备处死大儿子胤褆,他的额娘惠妃知道后,却跑来对康熙说:“胤褆从小对我不孝,请你处死他……”

胤褆的母亲惠妃是包衣奴才出身,她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名叫索尔和。但是自幼貌美的她,凭借出众的颜值成为了康熙的格格。
入宫不久便得到了康熙的宠爱,那拉氏肚子也非常争气,不久后为康熙生下了三皇子承庆,那拉氏也从格格晋升到了小福晋,可是三皇子活到2岁的时候便夭折了,这让惠妃很是伤心,没多久惠妃再次怀孕,那就是康熙第五个儿子胤褆。

康熙的前五个儿子中,那拉氏就贡献了两个,可见其当时还是非常的受宠。因为前面四个皇子都相继夭折,所以胤褆就成了皇长子,惠妃因为善解人意温柔体贴,深受康熙看中,不久后被晋升为惠妃。
后来惠妃还在康熙皇帝的安排下,抚养了由成妃戴佳氏所生的七阿哥胤祐以及良妃卫氏所生的八阿哥胤禩,加上胤褆皇长子的身份,在古代皇子中嫡子和长子都很尊贵,胤褆自己也很争气,所以惠妃逐渐成为四妃之首,赐代为执行统御后宫的职能。
在主理以及协助署理后宫事务期间,惠妃那拉氏不仅将各项工作处置的井井有条,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嫡母孝惠章皇后以及康熙本人的赞赏。

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惠妃那拉氏同康熙皇帝的其他后妃,保持了非常和善友好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对其他妃子进行欺压。尤其是与皇四子胤禛的生母乌雅氏关系很是和睦,这也为后来惠妃得以善终打下了基础。
这时候儿子胤褆也很争气,先后三次跟随康熙出征巡视,表现进退有度对于朝政也有自己的见解,康熙对胤褆也是极为看重与宠爱,康熙亲封他为直郡王,这是康熙众多儿子中第一位封王的皇子。
康熙对他的看中,让胤褆逐渐有了夺嫡的野心,后来康熙下旨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这让胤褆的野心进一步扩大,因为古代皇位有立嫡立长的说大,如今嫡子已经没了希望,他这个皇长子可不就飘了。

胤褆便向康熙进言“除掉废太子”,康熙对胤褆很是失望,因为康熙极为看重亲情,后来皇五子胤祉告发胤褆使用魇术想要害死废太子,康熙很是生气,怒斥胤褆为“乱臣贼子”。
胤祉还积极协助太子,悔过自新,将所有的罪过全部归结于大阿哥的“魇镇”之上,而康熙看到不再受到“魇镇”影响的胤礽逐渐恢复了正常,于是将所有的怒火倾注在了大阿哥胤褆身上。
“允提,你这狼心狗肺的东西!你既不懂得君臣大义,又不念及父子亲情,简直是乱臣贼子,天理难容,国法难容!”

惠妃听说了此事差点被吓晕过去,她五内俱焚一时间乱了分寸面,不知该如何营救儿子胤褆冷静下来后,惠妃想到了以毒攻毒,毕竟康熙自幼是很疼爱胤褆的,她断定康熙不会真的处死胤褆。
于是她跑到康熙面前说“胤褆这孩子从小就对我不孝,如今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请皇上处死他”康熙原本以为惠妃是来替胤褆求情的,没想到惠妃居然说出这话,原本一心想要处死胤褆的康熙,又转念想起来胤褆的好,心中一软便决定将原本对胤褆的处死改成削爵圈禁。

至此,胤褆开始他长达26年的圈禁岁月,对于犯下如此十恶不赦罪过的胤褆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之后惠妃又转头支持、鼓励自己的养子胤禩参与“九子夺嫡”,只可惜最后雍正在九子夺嫡中杀出重围。
雍正继位后,惠妃被皇八子胤禩接到廉亲王府赡养;胤禩对养母惠妃很是孝顺,惠妃也算是过了几年天伦之乐的日子。后来胤禩死在了狱中,惠妃只能再次回到寿康宫中安度晚年。
因为之前和雍正的母亲那拉氏关系很好,所以惠妃在宫里的生活也非常不错,五年后,惠妃因病离世。

姜谷粉丝 2025-04-26 17:19
关于康熙欲处死长子胤禔(即胤褆)时,其生母惠妃反向求死的记载,综合历史背景和搜索结果,可梳理出以下关键信息:

一、事件背景与起因
胤禔的野心膨胀
胤禔作为康熙实际意义上的皇长子(前四子夭折),因文武双全且多次随康熙出征受封直郡王,逐渐产生夺嫡野心。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胤禔认为嫡子失势后自己作为长子有望上位,甚至向康熙提议“诛杀废太子”,引发康熙震怒。

巫蛊事件与康熙的决断
皇三子胤祉告发胤禔用“魇术”诅咒废太子,此举触犯康熙对亲情和伦理的底线。康熙怒斥其为“乱臣贼子”,下令处死。

二、惠妃的策略与康熙的态度转变
惠妃的“以退为进”
惠妃得知康熙欲处死胤禔后,并未直接求情,而是反向恳请康熙处决儿子,称其“从小不孝”且“大逆不道”。此举实为利用康熙重亲情的心理,以“反话”激发康熙对胤禔的怜悯。

康熙的最终裁决
康熙原以为惠妃会求饶,反被其态度触动,最终将死刑改为削爵圈禁。胤禔被幽禁于府邸长达26年,直至雍正十二年去世。

三、惠妃的智慧与后续结局
后宫生存之道
惠妃出身包衣(低阶官员之女),但凭借温柔贤淑、协理后宫得当晋升为四妃之首。她与雍正生母乌雅氏交好,且抚养过八阿哥胤禩,这些关系为其晚年善终奠定基础。

胤禩夺嫡的幕后支持
胤禔失势后,惠妃转而支持养子胤禩参与“九子夺嫡”,但最终雍正胜出。雍正登基后,惠妃被胤禩接至府中赡养,得以安享晚年。

四、历史评价与争议
胤禔的悲剧性:其夺嫡失败既是权欲膨胀的后果,也反映了康熙对皇权继承的敏感与矛盾。
惠妃的政治智慧:她以退为进的策略既保全儿子性命,又避免牵连自身,展现后宫女性在皇权夹缝中的生存策略。
总结:惠妃的“求死”实为精明的心理博弈,既利用康熙对亲情的重视,又避免直接触怒皇权,最终成功将胤禔从死刑边缘拉回。这一事件也侧面揭示了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残酷性与后宫政治的复杂性。

jjybzxw 2025-04-26 19:22
  根据上文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惠妃那拉氏在康熙朝后宫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她不仅深受康熙皇帝的宠爱,而且与其他妃子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特别是与皇四子胤禛的生母乌雅氏关系和睦。这些因素都为惠妃在宫中的地位和后来的善终打下了基础。

  惠妃那拉氏在处理后宫事务上表现出色,得到了康熙皇帝和孝惠章皇后的赞赏。她的儿子胤褆也得到了康熙的宠爱和看重,被封为直郡王,成为康熙众多儿子中第一位封王的皇子。然而,胤褆后来因为夺嫡的野心和使用魇术害废太子的行为,触怒了康熙皇帝。

  在胤褆面临被处死的危机时,惠妃那拉氏采取了以毒攻毒的策略,向康熙皇帝表示胤褆从小对她不孝,请求处死胤褆。这一举动反而让康熙皇帝想起了胤褆的好处,最终决定将处死改为削爵圈禁。胤褆被圈禁26年后去世。

  惠妃那拉氏后来支持养子胤禩参与九子夺嫡,但最终雍正胜出。雍正继位后,惠妃被胤禩接到廉亲王府赡养,过了几年天伦之乐的日子。胤禩死后,惠妃回到寿康宫安度晚年。由于之前与雍正母亲关系良好,惠妃在宫中的生活也相当不错。五年后,惠妃因病离世。

  总的来说,惠妃那拉氏在康熙朝后宫中是一个颇具影响力和手腕的人物。她不仅深受皇帝宠爱,而且善于处理后宫事务,与其他妃子保持良好关系。在儿子胤褆面临危机时,她机智地采取以毒攻毒的策略,成功保住了胤褆的性命。虽然胤禩最终未能夺嫡成功,但惠妃晚年的生活相对安稳,也算是善终。



查看完整版本: [-- 康熙准备处死大儿子,额娘惠妃知道后,跑来对康熙说:请你处死他[8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