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6-01 00:00 |
我的钱币收集册里有一枚面值二角的龙凤小银币,直径23毫米,乍看之下毫不起眼,却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世,还与鲁迅先生有直接的关系。 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鲁迅前往北京,任教育部教育司佥事兼科长一职。同年五月,受政府指派,他与同事钱稻孙、许寿棠三人,主持民国国徽设计。那是中国的第一枚国徽,图案由日、月、星辰、火、龙、群山、华虫、宗彝、藻、粉米、黼、黻十二种吉祥物组成,被称为“十二章图”,象征着国运昌隆。在审查过程中,由于这些内容是历代帝王及官员服饰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帝王为满章,皇太子、亲王俱九章,大小官员按职位高低可饰以七章、五章等),带有封建等级色彩,且设计过于复杂,未被采用。 不过,这个设计精美的图案还是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青睐。1923年,天津造币厂用这个图案试铸壹圆银币,称为龙凤币或十二章国徽币。版模深峻,铸造工艺精良。可惜,因诸多原因未能正式发行,只有极少的样币流出。1926年,直隶总督褚玉璞下令天津造币厂再次采用这一图案,铸造一角、二角辅币,流通于北京、天津地区。 我收藏的这枚二角小银币,正面外圈上方铸有“中华民国十五年”,下方是“每五枚当一圆”字样,中间有两个圆点纹饰相隔。内圈由细密的圆珠组成,两根弯曲交叉的嘉禾纹中间标有贰角币值。背面是十二章图,上方左凤(华虫)右龙,头顶一轮太阳,凤冠戴星,口中衔藻;龙角置月,龙身燃焰,龙凤各持酒具(宗彝)互敬。中间斧形(黼)内各有五个小圆珠代表粉米;下为弓形(黻)及结缕成篆文的群山。饱满清晰,纹饰精美。 我很喜欢这枚小银币,却一直对它的真假心存疑虑。在微型电子秤上,它的重量只有4.4克,比标准重量5.4克轻了1克。后多方查阅资料,才找到答案。原来,龙凤辅币发行后,流通顺畅。不久,却出现了币值下跌的情况。原因是时局动荡,当局贪图厚利,降低含银成色。两年后,龙凤小银币被迫停铸。另外,除了官方铸造,民间也有少量仿模私铸,这种银币的重量、成色、版模因而良莠不齐。 这枚龙凤小银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铸造,虽然重量不足,但因发行时间短,流通区域小,遗存数量少,并使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徽的样稿,仍然是不可多得的藏品。
|
|